過去的郵局:寄信、寄包裹,、匯款,、訂報紙、買郵票,。
如今的郵局:跨越時空通信,,在明信片上“寄聲音”,集章蓋戳,、拍照打卡,、推出聯名款,跨界賣咖啡……
在位于北京煙袋斜街的大清郵政信柜,,正在讀高三的楊一帆給未來的自己寫了一封信,,收件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區(qū)雙清路30號清華大學”,,時間選在一年后寄出,“清華大學一直是我的目標,,我希望一年后在那里收到自己寫的信,。”
信件不僅可以跨越時空,,來北京旅游的元滿在逛街時發(fā)現,,中軸線主題文創(chuàng)店還可以“寄聲音”。她在郵局的機器上上傳了一張自己與好朋友的照片,,很快便DIY出了一張專屬明信片,,掃描明信片上的二維碼,錄下自己想對朋友說的話,,蓋上日戳,,投進郵筒。
90后張雅琦每周都會帶著她的集章本去掃街,,主題郵局是她去得最多的地方,,“因為那里總能蓋到最具特色、最有創(chuàng)意的印章”,。
郵局越“斜杠”,,年輕人越“上頭”。
在快節(jié)奏時代寄一封儀式感滿滿的有聲信件
大清郵政信柜營業(yè)員陳文強介紹,,“寫給未來的信”是目前店里最火爆的服務項目,,寫上地址、收件人與具體收件時間,,便可以等待信件寄出,,與未來的自己“對話”。當然除了寄給自己,,也可以寄給家人,、朋友。
大學生于萊在安徽黃山黟縣旅行時,,也發(fā)現一家有著類似業(yè)務的西遞郵局,。她在郵局里將自己這趟旅程中的所見所想寫成一封信寄出:“想象一下,在3年后的平常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我可能都不記得的信,,拆開信仿佛回到了3年前的旅行,多有趣呀,!”
想象著不久之后,,朋友會收到自己的“有聲明信片”,元滿說:“我的好朋友獨自在英國留學,,很孤獨,,我想把我的聲音郵寄過去陪著她,。雖然我們也經常會在社交軟件上聊天,但是我想用這種方式表達我對她的思念,,也是對我們友誼的重視,。”
杭州某科技公司創(chuàng)始人胡夢普十分喜歡“郵寄聲音”的概念,,為此他與中國郵政杭州分公司合作開發(fā)“聲音小郵局”,。“我生長在‘從前車馬慢’的年代,,見證過那個時代信件傳遞的重量,。如今,普通信件沒有失去意義,,郵政一直在與我們探索一種新的可能性,,為傳統的明信片、信件更新迭代,,重新喚起用戶對郵政,、郵文化的興趣,‘聲音小郵局’便應運而生,?!?
不僅在郵局,“聲音小郵局”被廣泛應用到了多種場景中,。近兩年,,“聲音小郵局”與高校合作開展開學季活動,為學生增添更多開學儀式感,?!皩τ趧傠x開家的大學生來說,在開學季定制一封明信片,,錄入自己的聲音,,親手貼上郵票,蓋上郵戳,,投入郵筒,給家里報個平安,,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也在傳遞不同的情感,。”胡夢普說,。
主題郵局讓旅游變“旅郵”
張雅琦的父母都是郵局的工作人員,,小時候她經常待在郵局里等爸媽下班,那時便很喜歡看郵局工作人員蓋郵戳,。長大后她也一直延續(xù)著這個愛好,,周末常常跟朋友一起外出集章打卡,。
她翻開集章本向記者介紹:“這已經是我用的第五個集章本了。這是我上周去中國工藝美術館主題郵局蓋的印章,。那里的印章大多以藏品為原型,,這是館藏的四大鎮(zhèn)館之寶翡翠山子岱岳奇觀、翡翠插屏四海騰歡,、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花籃群芳攬勝……”
每次在不同的主題郵局打卡集章,張雅琦總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分享印章,。“聽一起蓋章的朋友說,,年初新開的中軸線主題文創(chuàng)店,,可以蓋到中軸線13處建筑,我就趁著周末趕緊來啦,!”
在中軸線主題文創(chuàng)店,,在張雅琦旁邊蓋章的是一個小朋友,她的媽媽張靜告訴記者,,“了解北京中軸線”是孩子的一門必修課程,,趁著周末帶孩子來中軸線主題文創(chuàng)店,發(fā)現這里有中軸線的印章和文創(chuàng)產品,,孩子非常喜歡,,一邊蓋章一邊聽店員介紹中軸線沿線建筑的歷史與文化。
除了中軸線主題文創(chuàng)店,,北京甚至全國各地的主題郵局都是張靜帶孩子經常去的打卡點,。不僅是張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變旅游為“旅郵”,。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郵局也在尋求轉型。全國有四五萬個郵政網點,,這么多網點如何能夠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更好為用戶服務?
北京郵政市場部副總經理張雙新說:“北京共有700多個郵政網點,。我們根據郵局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將其中一批網點轉型成為主題郵局。保留基本的郵政服務功能,,提供特色服務,,吸引更多用戶,特別是年輕的客群,?!?
張雙新表示,,如今北京的主題郵局已經形成一種“區(qū)域優(yōu)勢”,從前門新國潮主題郵局-國家博物館主題郵局-故宮博物院主題郵局,,可以串成一條旅游路線,,“我們也在繼續(xù)探索主題郵局與文旅結合的路徑?!?
游客走進主題郵局可以有哪些收獲,?中軸線主理人任小北告訴記者,最直觀的,,就是能夠買到主題郵局的特色文創(chuàng)產品或郵政產品,。任小北說:“在我們店里,有關中軸線的文創(chuàng)產品是最有特色,、最齊全的,。”
其次,,游客可以在主題郵局進行互動體驗,,集章蓋戳、打卡拍照,。很多主題郵局內部的設計布局都充滿了小巧思,,比如新國潮主題郵局門口的復古郵車,中國工藝美術館主題郵局門口以館藏文物為原型的特色郵筒……一些郵局里還有各類打印機,、印刷機,,可以讓游客動手參與郵政環(huán)節(jié)。
另外,,一些主題郵局還會不定期舉辦特色活動,。比如,位于中國考古博物館的蘭臺主題郵局在春節(jié)期間的“尋龍記”活動,,讓游客尋找文物上的龍,,為此還專門制作了專題紀念戳及相關文創(chuàng)產品,為市民和游客帶來別樣的新春祝福,。
在聯名款中探索年輕人心中的“郵文化”
從初中起,,李肖云便迷上了小說《盜墓筆記》,成為一名“稻米”(《盜墓筆記》粉絲昵稱,,盜迷諧音“稻米”——記者注),。在網上刷到“聲音小郵局”與《盜墓筆記》的聯名款明信片后,他沒有絲毫猶豫便立刻下單,。
“我的明信片帶我打卡了6座城市,集齊了杭州-吳邪紀念戳,,長白山-張起靈紀念戳,,北京-霍秀秀紀念戳,,廣西-王月半紀念戳,成都-解雨臣紀念戳,,青海-黑眼鏡紀念戳,,穿越了5671公里最終來到了我手里?!彼麑⒚餍牌窒淼缴缃幻襟w時,,評論區(qū)收獲一眾年輕人的追捧。
胡夢普介紹,,聯名款對“聲音小郵局”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盜墓筆記》的粉絲群體都很年輕,,與“聲音小郵局”的主推客群高度重合,,“他們愿意為喜歡的東西付出時間、精力,、金錢,,希望通過郵政的活動為自己的熱愛增添一份儀式感?!?
但聯名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我們最初沒有搞清楚年輕人真正的心理需求,,為了提高效率,,直接將紀念戳油印了上去,第一批收到的‘稻米’非常不滿意,。大家現在很反感批量復制的產品,,更喜歡真實的手工感,,更希望每一個紀念戳都是郵政工作人員真正加蓋在上面的,。” 胡夢普說,,“80后90后除了愿意為聯名款埋單外,也希望通過參加這樣的活動找回小時候的感覺,,跨越山海蓋滿郵戳的明信片,,代表了他們對過往生活方式的懷念。”于是,,“聲音小郵局”回收了已發(fā)出的明信片,,針對需求做出改進,。
有了此次經驗,,在后續(xù)活動中,,“聲音小郵局”便會準備兩種明信片,,一種是印刷的郵票,,一種是需要手貼的郵票,用戶可以根據喜好自行選擇,。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楊一帆、于萊,、元滿、李肖云為化名)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