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開學后我是不是沒有朋友了,,居家期間同學之間交流很少”“我現(xiàn)在變胖了,還戴著口罩,,同學還會認識我嗎”“線上學習可能效果不好,,我擔心開學之后跟不上了”……新學期即將到來,上海市德育特級教師,、上海市甘泉外國語中學心理咨詢師付麗旻這幾天頻繁接到不少來自學生們的咨詢和求助,。
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居家學習和暑假后,,中小學生闊別校園已有小半年。面對即將到來的線下集體生活,,部分學生或會產生比過往更明顯的“開學綜合征”,。對此,滬上不少心理教師為學生和家長開出“心靈處方”:開學初,,要接納自己的不穩(wěn)定情緒,,家長記得留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和理解。此外,,家長也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恰到好處的“儀式感”,,傳遞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信心。
今年開學準備中,,“心理錦囊”必不可少
秋季新學期開學,,已進入倒計時。對不少中小學生來說,,這個開學季有些特別,,由于經歷較長時間的居家學習和悠長暑假,無論是學習方式,,還是與同伴和老師的交往方式都產生了較大變化,。所以,除了做好常規(guī)的迎開學準備工作,,一個適用的“心理錦囊”也必不可少,。
“最近幾天,建議家長要加強觀察,,如果孩子對新學期表示抗拒,、有點不想上學,開學前后出現(xiàn)睡眠不好,、消化不良等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短暫的厭學傾向,這些都是‘開學綜合征’的具體表現(xiàn),?!备尔悤F說,孩子在家若表現(xiàn)出一些“反?!毙袨?,大都屬于“應激反應”,家長不必太過焦慮,,建議一方面要關注孩子開學初期的情緒變化,,另一方面要及時創(chuàng)設機會引導孩子傾訴壓力,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尋求老師的合作,。
松江區(qū)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教師章誠也表示,,經歷較長時間的居家學習后,,相信不少學生已習慣“讀屏學習”的方式,,對線下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可能存在一些“社恐”心態(tài),,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尤其是,,部分學生對線上學習效果不夠自信,,他們會擔憂開學后學習成績下滑,繼而出現(xiàn)更明顯的焦慮情緒,。
付麗旻提醒,,對于升入新學段的學生家長而言,開學前的這個階段更為關鍵,,也更考驗為人父母的智慧和耐心,,“千萬不要沒完沒了地叮囑,遇到一些問題馬上批評指正,、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她的建議是,,家長不妨留給孩子更多自我調整的空間,,接納孩子們在這個階段的情緒表達,再適當鼓勵,。讓孩子明確地感受到來自家長的支持,,這對于增加孩子的自信非常重要。
讓孩子從心里接納新學期的到來,,傳遞更多安全感
恰到好處的“儀式感”,,也可以激發(fā)孩子對開學場景的憧憬和向往。開一個家庭會議,,陪伴孩子采購文具用品,,聊一聊對新學期的期待……上海市江寧學校心理教師齊越表示,抓住開學前的這段時間,,親子家庭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儀式感的行為,。讓孩子從心里接納新學期的到來,這才是傳遞安全感和信心的最佳方式,。
齊越舉例說,,家庭會議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還能幫助家長和孩子友好溝通,。比如,,家庭會議可以邀請孩子來主持,父母多傾聽,;此外,,在家庭會議舉行時,,可以為每個家庭成員頒發(fā)“獎牌”,感謝每一位成員對于整個家庭的付出和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之心,。
付麗旻也為父母支招:拿到新學期的教材后,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文具店購買心儀的包書紙,、一起包書等,。“當這一切準備妥當的時候,,孩子們的內心對開學便有了實實在在的期待和充實感,。”
培養(yǎng)良好生活自理能力,,是開學后良好狀態(tài)的保障
不少家長和老師發(fā)現(xiàn),,居家學習期間,不少家長和祖輩都對孩子的生活“包辦代替”,,導致孩子已養(yǎng)成的生活好習慣和自理能力“倒退”了,。對此,上海市實驗學校工會主席,、中學德育高級教師范莉建議,,家長們不妨利用假期最后的日子,幫助孩子尤其是小學,、幼兒園學段低齡學生養(yǎng)成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讓孩子學會系鞋帶,、使用筷子,、主動喝水、根據自己的感受來增減衣物等,。不少教師反映,,校園里的傷害事故居首位的就是意外跌倒,而在引起摔跤的各種原因中,,因為沒有系好鞋帶引發(fā)的占絕大多數,,后果可大可小。
“這些建議雖然瑣碎,,也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狈独蛘f,,從近半年的居家生活“切換”到開學集體生活,給學生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從依賴父母,、受保護的角色,,逐漸過渡到獨立自主的自我服務,。因而,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開學后保持良好身體狀態(tài)和情緒狀態(tài)的重要保障,。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