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啟動—— 行走城市鄉(xiāng)野,記錄中國脈動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海外版鄭 娜2022-06-0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在肇慶傳統(tǒng)美食“裹蒸”里,來自加拿大的青年教師尋找到了撫慰人心的“中國味道”,;身處青島當?shù)厣鐓^(qū),,來自巴基斯坦的“理工男”感受到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從武漢評書老藝

在肇慶傳統(tǒng)美食“裹蒸”里,,來自加拿大的青年教師尋找到了撫慰人心的“中國味道”,;身處青島當?shù)厣鐓^(qū),,來自巴基斯坦的“理工男”感受到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從武漢評書老藝人身上,,來自菲律賓的博士“學霸”看到了古老中國延續(xù)千年的文化基因;穿梭于重慶大足“巨型稻”田間,,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女孩走入了中國人的“禾下乘涼夢”……

5月初,,隨著2022“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在湖北、山東,、重慶,、廣東等地啟動,近40位外國青年導演攜手中國高校學生,,就非遺傳承,、生態(tài)保護、鄉(xiāng)村振興,、科技創(chuàng)新,、城市發(fā)展等熱點議題拍攝紀錄片,以外國青年的視角,,講述他們眼中不一樣的中國故事,。

多元題材,新鮮視角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以下簡稱“看中國”)是由北京師范大學會林文化基金贊助,、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主辦的一項跨文化交流項目,,創(chuàng)辦于2011年。截至2021年,,共有來自五大洲的804位外國青年,,以及來自37所中國高校的1400多位中國學生參加,共創(chuàng)作了包括20多個語種在內(nèi)的779部紀錄片,,斬獲142項國際性獎項,。

2022“看中國”的年度主題為“風華·風尚·風光”,旨在通過外國青年親身體驗和影像創(chuàng)作,,探索中國人的風華,、中國社會的風尚和中國廣袤的自然風光。目前,,已有來自華中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南大學,、肇慶學院,、暨南大學等高校的近40位在華外國青年,在多地展開拍攝,。

在湖北,,來自韓國,、菲律賓、老撾,、孟加拉國等國家的10名國際學生赴武漢大街小巷,,尋訪東湖,體驗“過早”,,欣賞評書,,感受楚劇,登上黃鶴樓,,走近出租車司機與外賣員……將“流動”的武漢記錄在影像之中,。

在山東,來自巴基斯坦,、蘇丹,、津巴布韋、伊朗等國家的8位外國青年,,選取“膠州花饃”“青島啤酒”“青山漁村”“時尚青島”“社區(qū)生活”等主題,,記錄自己眼中鮮活的青島。

在重慶,,來自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牙買加,、剛果(布)等國家的12位外國青年,,走進美麗“地球村”、大數(shù)據(jù)產(chǎn)業(yè)園,、安居古城,,走近守護金佛山的科研人員、陰條嶺守山人,、鄉(xiāng)助山野·閱讀計劃,,觀察不同角度的重慶。

在廣東,,來自波蘭,、加拿大、厄瓜多爾,、博茨瓦納、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9位外國青年,,將鏡頭聚焦羚羊峽“守峽人”,、“裹蒸”傳承人、鄉(xiāng)村教育者,、端硯制作者等,,展現(xiàn)廣東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深入體驗,獨特觀察

紀錄片的拍攝,,讓外國青年看見了不一樣的中國,。

廣東肇慶學院的加拿大籍青年教師包小可雖然在中國生活多年,對中國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如果沒有參加這次拍攝,,他很難有機會獲得如此深入的體驗。

為了拍攝傳統(tǒng)美食“裹蒸”,,包小可與項目組成員從肇慶硯洲島的稻田啟程,,前往當?shù)毓袍E包公樓、草鞋街,、下瑤村,,了解“裹蒸”背后源遠流長的稻作文化和民間信仰,探訪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純手工包制裹蒸的老夫婦,、傳統(tǒng)手工裹蒸家庭作坊的年輕傳承人,,由此誕生了《稻路》這部紀錄片。

“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還有人堅持慢慢地做一件事,,傳承一門食物的制作手藝,很了不起,?!簟瘋鞒斜澈笞兊氖莻鞒腥耍蛔兊氖乔楦?,是對家的味道的詮釋,,是家庭親情的延續(xù),更是中國人對于家的眷戀和重視,?!卑】烧f。

華中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guān)系學院的老撾籍本科生祝名,,在拍攝《東湖,,不止東湖》之前,對武漢東湖的印象僅僅是一處美麗的景點,。等到他真正走進東湖,,才發(fā)現(xiàn)東湖背后的生態(tài)建設(shè)、人文底蘊也有著大文章,。

在祝名看來,,東湖看起來平淡,但是真正走進其中,和在里面行色匆匆或者徐徐漫步的人聊天時,,會有不一樣的新發(fā)現(xiàn):“我現(xiàn)在知道了東湖哪個地方是動植物保護區(qū),,東湖對于武漢和武漢人有著什么樣的意義。東湖承載著武漢,,包容著武漢人,,這是它的重要價值?!?

來自西南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剛果(布)籍留學生謝天一,,關(guān)注的是中國農(nóng)村的變化。他走進重慶大渡口區(qū)跳磴鎮(zhèn)南海村,,看到當?shù)卮迕窭么鍍?nèi)閑置土地開辦“地球村”農(nóng)家樂,,解決村民就業(yè),并探索用新媒體平臺做農(nóng)村電商主播,。經(jīng)過6天的拍攝,,他對中國新農(nóng)村、新農(nóng)人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南?!厍虼濉陌l(fā)展是中國鄉(xiāng)村振興的一個縮影?!敝x天一說,,“希望我們的紀錄片《小村大愛》能夠真實講述這里的故事,讓更多人特別是不了解中國農(nóng)村情況的外國人,,通過紀錄片了解中國鄉(xiāng)村的發(fā)展,。”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向云駒表示,,“看中國”為世界提供了認識中國的新視角,,向世界展現(xiàn)了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據(jù)介紹,隨著湖北,、山東,、重慶、廣東四地的拍攝陸續(xù)收官,,“看中國”隨后還將在浙江,、遼寧、四川,、北京四地開展,。屆時,主辦方將在國內(nèi)外開展“影響世界的中國元素——稻米”項目,、“外國青年眼中的中國十年”全球展播,、中外青年文明對話論壇等活動,展映和傳播今年的拍攝成果,,將外國青年在中國實地了解到的新時代中國面貌,,呈現(xiàn)給世界。

收獲友誼,,促進交流

“看中國”不僅讓世界看到一個美麗,、開放、充滿活力的中國,,也為參與其中的中外青年帶來了學習,、交流的機會。

每次拍攝前,,所有參與者都要接受影像創(chuàng)作培訓,,學習如何用風格多樣的鏡頭語言創(chuàng)作出更為打動人心的作品。為他們上課的有國內(nèi)一流的專家學者,,也有國外的知名紀錄片制作人士,。

“拿攝像機出去拍攝對我來說是一次挑戰(zhàn)?!眮碜酝翈炻固沟牧魧W生莉莉說,。她原本對影像拍攝并不熟練,通過學習和實踐,,她逐漸掌握了拍攝和剪輯等技巧,,解鎖了運用影像創(chuàng)作講故事的技能。

在短則六七天,、長則半個多月的拍攝中,,外國青年與中國學生通過“外方導演+中方制片+中方跟拍”的模式,相互幫助,,共同探討,,圓滿完成拍攝任務(wù),收獲了珍貴的友誼,。

前往重慶南川金佛山拍攝野生動植物保護的也門籍學生艾布迪,,在與中方制片人、西南大學學生管韻和王林騰的合作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出了默契,,而且互相激發(fā)出思想的火花。拍攝結(jié)束后,,他們在生活中也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生覃育婧此次跟拍了外國青年的四組紀錄片,在記錄影像的同時,她與各位導演制片從陌生到相識相知,,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雖然有辛苦,,有疲憊,但更多的是對未知的渴望,,是和大家一起去探索,、嘗試和突破自我的過程?!彼诖ㄟ^紀錄片,,將文化開放與文化自信并存的中外文化交流之美,真實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對于中外青年在“看中國”里全方位合作,,近距離感知真實中國的行為,外方指導教師,、印度國立設(shè)計學院阿倫古普塔教授給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贊揚了中外學生們在活動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團結(jié)、勇敢和創(chuàng)新精神,。

“促進中外青年之間的跨文化交流與合作是我們始終堅持在做的事情,。11年來,‘看中國’不僅有力推動了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而且詮釋了文化交流的價值,,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溝通、理解,、尊重與包容,。”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看中國”項目創(chuàng)始人,、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說。她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中外青年參與到這個項目中,,為文明交流互鑒、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

(編輯:月兒)


2022“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啟動—— 行走城市鄉(xiāng)野,,記錄中國脈動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quán)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shù)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