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沒做,一覺醒來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銀行卡被洗劫一空,。日前,,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銀行卡盜刷案件。不法分子是如何無聲無息地把錢轉走的,?又該如何防范,?
沒進行任何操作 收到短信后銀行卡被轉走5萬元
2019年7月4日凌晨3點多,海南省三亞市宋女士的手機上突然收到了幾條短信驗證碼,。不一會兒,,手機又接到短信,顯示她的銀行卡被刷走了5萬元,。
錢被轉走前,,宋女士根本沒有進行任何操作。于是,,她趕緊到附近的三亞市公安局三亞灣派出所報案,。
接到報案后,民警展開調查,,發(fā)現(xiàn)宋女士的錢從廣東惠州一家銀行的自動取款機上被取走,。于是,警方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將其抓獲,,宋女士的5萬元被全部追回,。
15元舊手機改造成“嗅探”設備 輕松攔截手機短信
雖然錢被追回來了,,但警方有個疑問一直無法破解,宋女士沒有進行任何操作,,那么不法分子是如何盜刷宋女士的銀行卡呢,?
警方成立專案組對此案進行深挖,經(jīng)過連日奮戰(zhàn),,這個作案人員涉及海南,、四川、山東,、廣東等地,,成員有著嚴密分工、單線聯(lián)系的特大網(wǎng)絡盜刷團伙終于現(xiàn)形,。2019年7月,,專案組民警在湖南婁底抓獲了這個團伙的上家陳某華。
據(jù)犯罪嫌疑人供述,,他們在三亞有一個同伙,,在宋女士居住地附近,嗅取了宋女士的動態(tài)支付驗證碼,。然后他將動態(tài)驗證碼發(fā)給洗錢通道,,于是便將宋女士的錢給取出來了。
犯罪嫌疑人交代嗅取受害人動態(tài)驗證碼的機器廉價易得,。
犯罪嫌疑人 顧某某:改造摩托羅拉118的手機,把它變成一個接收天線,,再配合特定的U盤系統(tǒng),,打開電腦就可以模仿基站信號,攔截,、嗅取探測周圍手機短信,。一個手機15元,相當于一個簡單的拼接過程,。
為什么如此簡單的設備,,卻能截獲大量的手機短信呢?據(jù)中國政法大學網(wǎng)絡法學研究院副院長王立梅介紹,,這與受害人手機的網(wǎng)絡信號有關,。雖然我們早已進入4G時代,但信號不好時,,手機還是會切換到2G網(wǎng)絡,。另外,一些犯罪嫌疑人會利用信號干擾設備,,將一定范圍的手機信號降為2G,。
中國政法大學網(wǎng)絡法學研究院副院長 王立梅:在2G的狀態(tài)下,,加密技術相對來講比較簡單,比較容易破獲,,嗅探技術在中間截獲數(shù)據(jù)包,,然后解開就可以了。
手機號碼加動態(tài)驗證碼登錄存在安全隱患
要想將受害人銀行卡上的錢轉走,,犯罪嫌疑人必須同時獲得該用戶的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和動態(tài)驗證碼,。那么犯罪嫌疑人又是怎么獲得用戶完整的銀行卡號呢?
犯罪嫌疑人 顧某某:可以通過充值,,我隨便點一個充值方式,,看付款方式,可以看見你所有的卡,。
確定作案對象后,,犯罪嫌疑人會利用受害人的手機號碼加動態(tài)驗證碼,使用免密支付的方式將受害人的錢轉移出去,。
犯罪嫌疑人 顧某某:你在一些App上實名注冊信息,,很多時候是圖方便,忘記密碼的時候可以通過短信驗證碼登錄,。這同時也方便了犯罪分子盜取你的個人信息,,通過驗證碼登錄,方便了你,,也方便了我,。
記者隨后在手機上,選擇了多個常用的App進行測試,,這些App一般都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登錄:用戶名+密碼,,手機號+動態(tài)驗證碼。
當用戶忘記密碼的時候,,可以通過手機號發(fā)送驗證碼的方式找回密碼,。這一切對用戶來說似乎很方便,也很安全,??墒遣环ǚ肿忧∏±眠@種登錄方式,選擇在夜深人靜,、人們防范意識比較低的時候,,在自己的手機或電腦上輸入用戶的手機號,再用截獲的動態(tài)驗證碼登錄用戶的App,,達到盜竊用戶資金的目的,。
中國政法大學網(wǎng)絡法學研究院副院長 王立梅:手機加驗證碼的方式本身是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驗證碼是有可能被截獲的。第二個就是預留的手機號碼,,這個號碼實際上它泄露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兩個加在一起,作為唯一的驗證方式是有一定漏洞的,,盡可能應該是再有其他的驗證方法予以補充,。
公安機關提醒,普通用戶應加強個人防范,。當突然收到不明驗證碼,,發(fā)現(xiàn)銀行卡被盜刷不要驚慌,及時報警,,凍結銀行卡可以避免損失,。
網(wǎng)友評論

(編輯:鳴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