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西館入口復現了貝聿銘于本館設計的經典的片石假山,。 鐘升 攝
中新網蘇州9月25日電 (記者 鐘升)25日,,新建成的蘇州博物館西館首次對外開放,,進行觀眾壓力測試。整個西館將于9月29日開始試運行,。
市民參觀展品。 鐘升 攝
2006年,,由著名華裔建筑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本館建成開放,。建成后,館內天天游人如織,,參觀人數在亞太地區(qū)的博物館中位列前20名,。15年過去,館內設施已漸漸不能滿足游客接待的需求,。
市民參觀展品,。 鐘升 攝
蘇州博物館黨總支書記、常務副館長謝曉婷介紹,,蘇州博物館本館地處蘇州東北街的歷史文化街區(qū)內,,館區(qū)包含了國保單位忠王府,并與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隔墻相望,。因此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不能破壞古城區(qū)的歷史文化風貌,,設計理念要求不高大、不突出,,中而新,、蘇而新。
種種條件的限制下,,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本館雖成為了建筑史上的一個經典,,但在空間上卻略顯局促。因此,,從古城區(qū)來到高新區(qū)的西館在設計時將更大的空間讓渡給館方,,有更大的場館進行展覽策劃和教育活動。另據了解,,未來蘇州博物館西館的近旁還將建成歌劇院和工業(yè)展覽館,,共同構成獅山文化廣場。
有近五百年歷史的文藤的分株被栽種在西館中,。 鐘升 攝
謝曉婷表示,,今后蘇州博物館的兩個館區(qū)在定位將各有側重:本館關注江南文化的體驗與展示;西館設有國際合作館,,將會是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展示與體驗中心,。一如蘇州傳統(tǒng)的雙面繡,古與今、東與西的展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蘇州博物館西館外景。 鐘升 攝
此外,,西館作為國內首家博物館學校,,會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的觀眾開發(fā)一系列教育課程,。并打造好國內第一家專題兒童博物館,。
在西館一個展廳的入口,有著一個特殊的展品:一株枝干虬曲的紫藤,。近五百年前,,明代才子文徵明在今天的蘇州博物館本館栽下了被后世稱為“文藤”的紫藤。建設西館時,,蘇州博物館一并移植了文藤的分株,,期望在蘇州傳統(tǒng)文化這棵老樹上,綻放出充滿生機的新芽,。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