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三穴位緩解眼干眼澀(中醫(yī)養(yǎng)生)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曹 方2023-05-1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很多人被眼干,、眼澀癥狀困擾,。天天與手機,、電腦,、電視機形影不離,,長時間用眼過度,,容易導致這些癥狀頻頻發(fā)生,。雖然滴眼藥水能短期緩解癥狀,,但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饵S帝

很多人被眼干、眼澀癥狀困擾,。天天與手機,、電腦、電視機形影不離,,長時間用眼過度,,容易導致這些癥狀頻頻發(fā)生。雖然滴眼藥水能短期緩解癥狀,,但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黃帝內經(jīng)》曰“久視傷血”,體現(xiàn)出眼睛與血的密切關系,。長時間用眼,,不僅使眼部血液運行不暢,導致氣滯血瘀,,也會消耗氣血,,影響氣血對眼睛的濡養(yǎng),,出現(xiàn)干澀。風為百病之長,、六淫之首,,易與他邪相合為病,眼干,、眼澀等癥狀,,無不與風邪有關。因此,,治療眼干,、眼澀,要針對以上病因,,施以祛風散邪,、養(yǎng)血填精之法。腧穴調理是緩解眼干,、眼澀癥狀的有效方法,。

風池穴  足少陽膽經(jīng)腧穴,在項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按揉風池穴,,可促進頭面部氣血流通,,有效緩解眼干、眼澀,。

曲池穴  手陽明大腸經(jīng)合穴,,在肘外側,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曲池穴是表里雙清的腧穴,,可疏散外感風熱,適用于陽明內積熱邪所致的眼干,、眼澀,、眼痛等頭面目疾患。

太溪穴  足少陰腎經(jīng)原穴,,在踝后內側,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太溪穴名意指腎經(jīng)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按揉太溪穴,可調補腎經(jīng)氣血,,有助于緩解眼干,、眼澀等癥狀,。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9日 19 版)
(編輯:映雪)

按摩三穴位緩解眼干眼澀(中醫(yī)養(yǎng)生)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