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蘇雙麗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王燁捷)記者從上海市靜安區(qū)檢察院獲悉,,該院近期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對一名涉嫌騙取家長“名校占坑費”的嫌疑人徐某提起公訴。
近期,,正是中小學報名季。每到此時,,總有家長懷著對名校教育資源的期望,,不惜投入重金,希望能夠為孩子鋪就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此時,,也正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長名校心理設計騙局的“檔口”。
2023年10月25日,,公安機關接到程女士報案,,稱其于2018年初被樓內(nèi)鄰居徐某以可以幫助女兒升入心儀初中為名,,騙取人民幣15萬元,。2021年其發(fā)現(xiàn)被騙后一直催討錢款未果,不得已報案,。
2018年被騙,,卻到2023年10月底才報案,程女士維權還有戲嗎,?
程女士和徐某住同一幢樓,,兩人的孩子又恰巧在同一所小學就讀,,兩人在2016年接送孩子上下學途中相識,一來二去逐漸熟絡,。2017年,,當時程女士的女兒還在讀小學二年級,但她已經(jīng)開始為女兒的未來升學路徑規(guī)劃,,她特別希望女兒能夠進入家附近的,、非對口的知名初中。在和徐某聊天時,,她表達了這一愿望,。徐某順勢說自己一直從事教具生意,和教育局某領導很熟,,如果程女士女兒想進這個中學,,他有辦法,但要花錢。
急于為女兒謀劃未來的程女士信以為真,,便趕緊讓徐某去問問,,沒多久徐某便告知“此事能辦”,但要10萬元“打點費”,。出于對鄰居兼同學家長的信任,,程女士很快給徐某轉了10萬元,后徐某又說要打點學校老師,,又讓對方分兩筆轉賬共計5萬元,。到2018年初,程女士共向徐某轉賬15萬元,。
從2018年到2021年的3年多時間里,,程女士一直不停地催促徐某辦理女兒入學事宜,徐某剛開始要了孩子的簡歷,,隨后便開始各種“打太極”,,時而用“早安”“晚安”等敷衍了事的話語搪塞程女士的詢問,時而編造“事情正在辦”“你的心情我理解,,我來處理”等來安撫她的焦慮,,甚至還用“對方正在辦,再等幾天”等借口來繼續(xù)拖延時間,。
程女士的孩子從二年級升入了五年級,,但入學的事情卻始終沒有任何進展,。直到2021年9月,程女士女兒通過正常報名渠道入學對口的初中,,她開始意識到自己被徐某欺騙了,。她開始了長達2年的討錢之路,徐某陸續(xù)歸還2.3萬元后就不再還款,。2023年10月,,程女士報案。
兩天后,,徐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到案后,其供述自己根本不認識教育局領導,,也沒有辦法幫程女士辦理入學事宜,,收到的錢款都被他用于償還個人債務及生意周轉。至于當初提出的10萬和5萬元的金額要求,,則是他根據(jù)與程女士的交流,,判斷出的她能夠接受的數(shù)目,。截至案發(fā),徐某已經(jīng)無力償還這筆款項,。
該案辦案檢察官提醒,,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錢款,,數(shù)額巨大的,行為可以構成詐騙罪,,“程女士雖然是受害者,,令人同情,但其請托他人辦理入學的初衷和手段,,違背了公平原則,,最終不得不承受因此帶來的后果”。
檢察官提醒,,不法分子常常利用家長們對孩子未來的擔憂,,特別是那種“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急切心理,精心編織各種騙局,。他們或是虛張聲勢,,號稱自己擁有特殊關系,能夠解決孩子的入名校就學問題,,或是謊稱有內(nèi)部名額,、秘密通道等,讓家長們誤以為通過支付一筆所謂的“運作費”,,就能確保孩子順利入名校就學。然而,,一旦家長們支付了這筆費用,,這些騙子往往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或是讓家長們血本無歸,。
“面對招生信息,,家長們務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承諾,,不要盲目陷入可入名校的騙局,,以免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睓z察官說,。
(編輯:鳴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