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機制在該省8個設區(qū)市32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落地運行,,基層工作人員和企業(yè),、群眾可直接在平臺上辦理民政等3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37個具體業(yè)務,,簡化辦事流程,,切實為基層減輕負擔。
隨著基層治理精細化程度不斷提高,,基層工作涉及面也越來越廣,。然而,面對基層治理新形勢,、新要求,,有的地區(qū)由于工作方式簡單粗放,出現了文件多,、會議多,、材料報表多等現象,造成基層負擔過重,。
近年來,,中央始終高度重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將其作為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關心關愛基層的重要舉措,。很多地方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推進“數字政務”“數字生產”“數字治理”等,,以數字技術提高基層治理實效,,破解“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問題,,受到廣大基層干部群眾歡迎,。
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基層減負成效明顯,大大提高了行政工作效能和為群眾辦事的效率,,減少了紙質文件流轉,,也降低了行政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技術也具有兩面性,,如果使用不當,也會造成工作應用軟件開發(fā)過多過濫,、數據重復申報,、過度“留痕”等新的“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以數字化技術為基層減負,首先要搭建規(guī)范統一的數據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各地應深入推進大數據建設,,建立基礎數據全面和標準統一的基層治理平臺,進一步優(yōu)化在線政務資源,。同時,,依托“一站式”綜合平臺設計開發(fā),打破部門間的數據壁壘,,推動數據共享和業(yè)務協同,,實現從“分頭填報”到“統一渠道”,從“找基層要數據”轉變?yōu)椤霸谙到y取數據”,,簡化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率。
以數字化技術為基層減負,,應明確應用程序使用規(guī)范,,優(yōu)化精簡報送內容,讓基層數據“畫像”更加精準,。各地應對網絡數據填報進行臺賬化管理,,進一步優(yōu)化和精簡填報內容和數量,集中清理沒有依據的報表,、整合內容重復的報表,。同時,加大基層“一表通”推廣力度,,實行“多表合一,、一表申報”,通過一次錄入,、動態(tài)更新,、多方復用,解決基層數據共享難,、重復錄,、多頭報等問題。比如,,安徽蕪湖對全市70個部門報表統一管理,,圍繞人、房,、地等核心要素數據,,歸集560余萬條政務數據,歸集617份歷史報表數據,,將各類報表歷史數據整合,,形成專題數據庫,實現自動填充代替人工填報,,類似經驗值得借鑒,。
以數字化技術為基層減負,還應注重建立健全長效監(jiān)督機制,?;鶎庸ぷ鳌吧暇W”“上線”后,各地應善用大數據思維,,積極構建監(jiān)督模型,,通過“過篩”職能部門網絡業(yè)務系統數據,厘清不同層級,、部門,、崗位之間的職責邊界,明確基層該干什么事,、能辦什么事,、應擔什么責,推動監(jiān)督融入基層治理,。此外,,還可以將網絡掛牌整治回頭看、防止形式主義反彈等融入日常工作,,做到常抓不懈,,確保為基層減負能夠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蔣 波)
實習編輯: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