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歷:守護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地球精靈”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網(wǎng)謝洋 江暢 王鵬宇2024-09-2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在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中山大學,、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學術團隊定期進行實地觀察研究,,為當?shù)亓謽I(yè)部門,、警方保護東黑冠長臂猿提供理論基礎,。當

在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中山大學,、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學術團隊定期進行實地觀察研究,為當?shù)亓謽I(yè)部門,、警方保護東黑冠長臂猿提供理論基礎,。當?shù)厍嗄昝窬妥o林員還組建巡護隊定期開展聯(lián)合巡邏,對亂砍濫伐,、非法盜獵,、妨害國(邊)境管理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打擊整治,助力東黑冠長臂猿種群數(shù)量持續(xù)恢復,。

位于中越邊境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靖西市壬莊鄉(xiāng)的山林深處,,居住著一群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地球精靈”,,它們是在樹叢間搖擺穿行的東黑冠長臂猿。

東黑冠長臂猿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列為全球極度瀕危物種,,是全世界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動物之一,,全球范圍內(nèi)僅分布于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相鄰的越南長臂猿保護區(qū)。

為了守護這群“地球精靈”,,不僅有科研人員定期來保護區(qū)觀測研究,,當?shù)氐那嗄昝窬妥o林員還組建了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巡護隊定期開展聯(lián)合巡邏。9月11日10時,,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隨巡護隊前往保護區(qū),,體驗日常巡視工作。

受臺風“摩羯”影響,,壬莊鄉(xiāng)出現(xiàn)大面積的水澇,,車隊在連續(xù)駛過兩處積水路段后,前方一大片積水形成的水塘讓領隊不得不掉轉車頭,,繞行前往,。一行人來到邦亮村后,又被積水擋住了去路,。在當?shù)卮迕竦闹敢?,巡護隊隊員翻圍欄、過鴨舍,、走圍墻,,終于進入巡邏區(qū)域。

炎熱的天氣,、陡峭的山坡、毒蛇出沒的密林,,都是巡護隊隊員要面對的挑戰(zhàn),。大山里的天氣說變就變,遠處的天空突然飄來一大片烏云,,豆大的雨點頃刻間落了下來,。隊員們趕緊跑到凸出的巖石下避雨,還有的隊員摘下路旁的野芋頭葉頂在頭上做傘,。10多分鐘后,,雨過天晴,隊員們繼續(xù)趕路,,終于在12時成功抵達775號界碑,。

“為了保護東黑冠長臂猿,我們每天都要巡視,。除了人工巡視外,,我們還從去年起引入了紅外相機,、無人機等先進的設備。經(jīng)過這些年的保護,,東黑冠長臂猿的種群數(shù)量在緩慢上升,。”巡護隊成員,、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邦亮管理站站長梁剛說,。

風急天高猿嘯哀

梁剛在這片土地上已經(jīng)工作了21年,他見證了保護區(qū)從零開始一步步建立的過程,?!耙郧斑@里的山上光禿禿的,別說森林,,樹都沒有幾棵,,林業(yè)員進山巡邏還要走爛泥路、住山洞?,F(xiàn)在山上長滿了綠樹,,時不時能見到猴子,進山巡邏有了專門的石板路,,駐守點也蓋上了鐵板房,。”梁剛說,。

除了日常巡視外,,梁剛還要協(xié)助全國各地來的科研人員進山,對東黑冠長臂猿進行實地觀察研究,。今年8月,,梁剛就接待了一批從廣西師范大學來的科研人員,帶隊的是廣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研究東黑冠長臂猿長達15年的馬長勇,。

“東黑冠長臂猿目前是世界上最瀕危的一種長臂猿。它們重7-8千克,,體長45-64厘米,,成年雄性身披黑毛,頭頂有短而直立的冠狀簇毛,,形似黑冠,;成年雌性的毛色以鮮艷黃棕色為主,頭頂有黑褐色冠斑,?!瘪R長勇帶著一群研究生進山,一邊教他們?nèi)绾卧谏嚼锷?,如何使用觀測設備,、記錄觀測數(shù)據(jù),,一邊給他們普及東黑冠長臂猿的知識,“近現(xiàn)代以來,,可以說人類才是東黑冠長臂猿最大的天敵,。”

今年4月,,中越聯(lián)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全球只有11群74只東黑冠長臂猿,我國境內(nèi)有5群36只,。74只,,對于一個種群來說,幾乎在滅絕邊緣,。事實上,,20世紀50年代到本世紀初,在這幾十年里,,人類沒有發(fā)現(xiàn)一只東黑冠長臂猿,,國際上曾一度認為這個物種已經(jīng)滅絕。

東黑冠長臂猿以一個家庭為一群,,每群的領地達150-300公頃,,對活動范圍要求高的同時,還比較“挑食”,,尤其愛吃南酸棗等果類,。而此前人類大量捕獵,獵殺東黑冠長臂猿做野味,、藥材,,讓東黑冠長臂猿的數(shù)量直線下降。另外,,當?shù)鼐用襁€大量砍伐樹木,、燒木為炭,讓當?shù)氐纳直淮竺娣e破壞,,也直接縮小了東黑冠長臂猿的棲息地范圍。

受人類活動的沖擊,,東黑冠長臂猿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銷聲匿跡,。直到2006年,我國重新發(fā)現(xiàn)了東黑冠長臂猿的行蹤,,一度在國際上引起轟動,。

“中國發(fā)現(xiàn)東黑冠長臂猿后,快速籌辦,,在2009年成立了自治區(qū)級保護區(qū),,2013年又升級為國家級保護區(qū),。”梁剛說,,中國的跨境國家級動物保護區(qū)數(shù)量稀少,,比如位于長白山的東北虎保護區(qū)和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野生象保護區(qū),而橫跨中越的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其中成立,、升級都很迅速的一個,。

東黑冠長臂猿被發(fā)現(xiàn)后,面臨著一個問題:此前關于這個物種的學術研究基本是空白,,它們吃什么,、喝什么,活動規(guī)律怎樣,,社會結構如何,,都沒有資料可查,要怎樣才能科學地保護這個珍稀的物種,?

于是,,學術界當起了先鋒。中山大學,、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大理大學等高校的學術團隊相繼前往東黑冠長臂猿的棲息地,,開始了對東黑冠長臂猿的學術研究,。

一聲猿向山中聞

“啪!”

馬長勇發(fā)現(xiàn)腳脖子有些癢,,低頭一看,,一只旱螞蟥正趴在上面,吸得飽脹如球,。馬長勇面無表情,,用風油精點在旱螞蟥身上,旱螞蟥受刺激脫落后,,他繼續(xù)若無其事地蹲守在相機旁,。

這是2009年,22歲的他第一次到山里觀察長臂猿,,進山已經(jīng)好幾天,,每天背著一個20斤的背包走幾萬步,還沒有發(fā)現(xiàn)東黑冠長臂猿,,他不免心中焦躁,。

“嗷——歐歐歐——”忽然一聲悅耳的長嘯在對面的山林響起,直沖云霄,,隨后另一個聲音加入,,不斷地打著節(jié)奏,,應和這綿延不絕的長嘯。此起彼伏之下,,猶如鐘鼓齊鳴,、琴瑟相和。

透過相機的長焦鏡頭,,可以看到幾只頭上毛發(fā)黑黑的,、臂長過身的金色猿猴正在樹冠里啼叫,猶如歌唱,。這一幕的出現(xiàn),,讓苦等幾天的馬長勇幾乎流下熱淚。

沒有自來水,,沒有電,,住在山洞和簡陋的營地,被子潮濕都是霉味,??罩惺嵌H藙⊥吹纳轿米樱瑯渖鲜桥でS的旱螞蟥,,草叢里隱藏著銀環(huán)蛇,、竹葉青等毒物,山坡上遍布著鋒利堅硬的亂石,。每天在山里蹲守,、跟蹤東黑冠長臂猿,記錄數(shù)據(jù),,長達十幾個小時,;每個月重復這樣的日子20次;每個周期進山18個月……

學者們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接力完成對東黑冠長臂猿的初步研究,,了解了東黑冠長臂猿的習性,。這些研究成果又成為當?shù)亓謽I(yè)部門、警方保護長臂猿的理論基礎,。

“專家教會我們應該怎樣去保護東黑冠長臂猿,。”梁剛說,,在學者們的指導下,,保護區(qū)開始了持續(xù)十余年的棲息地恢復行動,大量種植東黑冠長臂猿愛吃的果樹,、禁止當?shù)卮迕駚y砍濫伐,讓森林恢復,,給東黑冠長臂猿提供活動場所和食物來源,。

但保護工作并非一帆風順,,當?shù)卮迕袷来诖朔拍粒瑒澐直Wo區(qū)后,,被禁止入內(nèi)放牧的村民還是會剪開鐵絲網(wǎng),,趕牛羊進去啃食草和樹苗?!按迕裾J為這是他們祖祖輩輩的土地,,不讓他們放牧是斷了他們生計?!绷簞傉f,。

為了不讓“保護動物”變成“傷害人類”,當?shù)卣诹私馇闆r后,,主動向村民發(fā)放各類占地補貼,,如今,村民能領取每畝每年共計20元的補貼,?!懊撾x了靠山吃山的生存模式,村民的收入得到保障之后,,我們向村民宣傳保護東黑冠長臂猿的知識,,告訴他們不要進山砍柴、注意森林防火等,,效果會更好,。”梁剛說,。

在馬長勇看來,,這些年的宣傳頗有成效。他曾經(jīng)聘用過一個村民當助理,,進山后這個村民拍了很多視頻,,回去后發(fā)到短視頻平臺,用驕傲的語氣向大家介紹這里有全世界獨此一家的保護動物東黑冠長臂猿,。甚至曾經(jīng)當?shù)赜忻睦汐C戶,,后來也加入了保護東黑冠長臂猿的隊伍。這都讓馬長勇深受觸動,。

除了林業(yè)部門和學者們?yōu)楸Wo東黑冠長臂猿奉獻青春外,,當?shù)孛窬布尤氲奖Wo東黑冠長臂猿的隊伍中。

“邊境情形復雜,,違法行為并不孤立,。要保護東黑冠長臂猿,還要將偷渡、走私等一同嚴厲打擊,?!卑偕吘彻芾碇ш犎汕f邊境派出所教導員梁海平說。

2022年,,廣西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百色邊境管理支隊與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聯(lián)合組建了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巡護隊,,在保護區(qū)及周邊村屯開展聯(lián)合巡邏、邊境基礎設施維護,、法律法規(guī)宣傳等工作,,對亂砍濫伐、非法盜獵,、妨害國(邊)境管理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打擊整治,,擔負起保護生態(tài)和穩(wěn)邊固邊的雙重使命。

隨著社會各界合力一處,,保護區(qū)的生態(tài)越來越好,,近年來路邊時常能見到果子貍、豹貓,、白鷺等野生動物,,有時候還有獼猴從山上下來在田野里出沒。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保護區(qū)內(nèi)的東黑冠長臂猿已由原來的3群19只發(fā)展到5群36只,。

“最早觀測到的3群都是越南那里過來的,而近來發(fā)現(xiàn)的兩群是我們中國本土繁衍出來的,,這很了不起,,說明我們的棲息地恢復工作沒有白費?!瘪R長勇說,,如今他帶研究生進山時,聽到的猿啼聲比以往更加頻繁,。

兩岸猿聲啼不住

“無窮無盡的路,,無窮無盡的上坡、下坡,,無窮無盡的臺階一級又一級,,感受不到雙腿,雙腿卻自己一步一步走著,。也不知過了多久,,臺階到了盡頭,雙腿走上斜坡,,踩在了青苔上,,唰一下,,身體摔了下來……”

這是百色邊境管理支隊壬莊邊境派出所民警、27歲的回族青年黃霆皓在2022年第一次走完保護區(qū)80公里長的巡邏路線后,,當晚做的夢,。

黃霆皓是昆明人,習慣了每晚逛街吃夜宵的城市生活,,通過國考來到百色邊境管理支隊壬莊邊境派出所,成為一名基層民警,。壬莊鄉(xiāng)沒有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晚上9點街上已經(jīng)漆黑一片。黃霆皓有時也會感到困惑,,自己在這里的生活又苦又累又枯燥,,到底為了什么。

“目前東黑冠長臂猿保護工作中,,最大的困難是留不住年輕人,,沒有新鮮血液?!瘪R長勇說,,學者們培訓了一批又一批在保護區(qū)工作的年輕人,但大多數(shù)都吃不了苦,,沒幾年就離開了,。

要恢復東黑冠長臂猿的種群數(shù)量,需要數(shù)十年甚至數(shù)百年的長期努力,。種下樹苗后,,樹木生長需要十幾年,樹木成林后,,東黑冠長臂猿發(fā)現(xiàn)這里,、定居這里又需要十幾年,而棲息地飽和后,,擴大森林面積,、給它們提供更廣闊的家園還需要幾十年。

邊境條件艱苦,、收入低,,除非有很大的熱情,否則年輕人很難在這里堅持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投入到東黑冠長臂猿的保護工作中,。

“我也想過離開這里,回到大城市,?!秉S霆皓坦言,,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原本能穿四五年的鞋子七八個月就磨壞一雙,,山里沒有信號,,進山10天左右除了下雨沒法洗澡,巡邏路程還特別長,,“有一次我們巡護隊聯(lián)合巡邏,,帶了一只耐力好的土狗,結果出來的時候,,半道就累趴病倒了,,只能由人抱著出山”。

但在這些困難中,,黃霆皓漸漸找到了自己留在這里的意義,。

“邊境人民的平安都在我們手上,我們警察一放松,,違法犯罪就會反彈,,不僅東黑冠長臂猿的領地會受到威脅,走私,、偷渡,、販毒等犯罪行為都會隨之蔓延?!秉S霆皓說,,自己留在這里,責任感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他從犯罪分子手中救出一只只野生動物,以及巡邏時看到山里的各種珍稀動植物在自己的保護下茁壯生長,,就感覺自己的選擇是有意義的,。

“我已經(jīng)不再迫切地想要回去,現(xiàn)在的生活我樂在其中,?!秉S霆皓說。

雖然目前從事東黑冠長臂猿保護工作的年輕人總數(shù)依然不多,,但其趨勢正在變好,。目前保護區(qū)的東黑冠長臂猿“老師”已經(jīng)“教”出了3位博士,博士們帶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這里“上課”,。浙江,、香港等地的一些公益組織也注意到這里,開始與保護區(qū)聯(lián)系,。另外,,相關部門還資助了一些學習林業(yè),、動物保護等方向的大學生,以期他們畢業(yè)后能來到這里,。

“保護東黑冠長臂猿并不是只保護這一個物種,,保護好這個‘旗艦物種’,保護區(qū)內(nèi)的其他生物也會受益,?!瘪R長勇說,保護“長臂猿”還有其獨特的文化意義,,中國古詩中有許許多多關于“猿”的詩句,,如白居易的“赤嶺猿聲催白首,黃茅瘴色換朱顏”,,孟浩然的“天寒雁度堪垂淚,日落猿啼欲斷腸”,,其中“猿啼”“猿聲”等基本上都是指長臂猿,,可以說,長臂猿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此外,,猿的鳴叫聲不僅僅是音樂性強,還有特別的結構和規(guī)律,,具有語言功能,。通過研究‘兩岸啼不住的猿聲’,還能從中窺見人類的語言和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讓我們能更深刻地認識自己和世界,。”馬長勇說,。

(編輯:映雪)


記者親歷:守護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地球精靈”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