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駿馬”
馬駿,獲“駿馬獎”,!
這或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來自寧夏西吉的作家馬駿,筆名柳客行,,憑借散文集《青白石階》成為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最年輕獲獎者。
因患病從小就無法行走的他,,與父親都是第一次乘坐飛機,。他們用了整整一天時間,從寧夏西吉來到廣西南寧,??粗R駿坐著輪椅登上頒獎臺,,他的父親感嘆,“向前邁了一大步,?!?
在頒獎典禮上播放的視頻里,墻上映照出的馬駿影子從輪椅上站了起來,,大步往前走去,。“拍出了我的內心世界,?!瘪R駿說,“這世間真善美的種子長成的糧食,,讓坐在輪椅上的孩子慢慢長大……這個孩子,,愿意用一生時間去播種真善美,還有愛,?!?
臺上燈光璀璨,輪椅上的青年自信微笑,。11月16日晚,,由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中國文學盛典·駿馬獎之夜”在南寧市舉辦,。頒獎典禮上的這一幕,深深感動了在場觀眾,。
文學的足音,,激蕩八桂大地。文學盛典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新穎樣式和破圈傳播打造讀者廣泛參與的“文學節(jié)日”,,展現新時代民族文學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美好圖景。
自1981年創(chuàng)辦起,,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已評選13屆,,共計759部(篇)作品、49位譯者獲獎,,在繁榮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作出巨大貢獻,。此次共有25部作品和5位譯者獲獎,包含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翻譯等6項,,作品內容涵蓋脫貧攻堅、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科技創(chuàng)新等題材,,兼具“國之大者”“民之小事”,彰顯多元特色與一體意識,。
“獎項就像鬧鐘,,提醒你要繼續(xù)寫下去?!瘪R伯庸獲獎的《大醫(yī)》以上海華山醫(yī)院為題材,,他坦言,寫完一部長篇小說,,就像是完成一次馬拉松長跑,,“長跑是考驗自我的身體極限,而寫作則是在探索我們的心智邊疆”,。
“豐富多彩的民族生活景象,,絢爛多姿的民族時代氣象,博大崇高的民族精神形象得以呈現,?!睋卧u委的中國作協創(chuàng)聯部主任彭學明認為,本屆“駿馬獎”展現了以文學的樣式講好民族故事和中國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碩成果。
一條河流
大河蜿蜒流過塔里木盆地,,孕育出沙漠綠洲的盎然生機,,也滋養(yǎng)著阿舍筆下的《阿娜河畔》。
“‘阿娜’是維吾爾語‘母親’的意思,,我在查閱一本民間故事集時發(fā)現,,阿娜河正是塔里木河的古稱?!蹦且豢?,阿舍突然感覺自己同故鄉(xiāng)、同歷史建立起了情感聯結,。
《阿娜河畔》寫的是邊疆建設的創(chuàng)業(yè)史,,具有清晰的生活質地和強健的心靈強度。阿舍自小在塔里木河邊的農場長大,,創(chuàng)作前用了五六年時間準備,,通過閱讀和采訪,積累了大量農業(yè),、水利,、教育等方面的資料,,“在生活的現場‘扎下根’、從各個細小的縫隙‘切進去’,,實實在在做生活的學生,,做人民的學生?!?
這部作品入選了中國作協“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攀登是寫作者的永恒姿態(tài),?!卑⑸嵴f,她在創(chuàng)作時“開始下意識地將視角從自我的個人記憶,,轉向故鄉(xiāng)更為遼闊的生活與歷史,,著重關注土地、人,、時代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對集體記憶和個人記憶的交融來書寫歷史,力圖達成一種細微與宏大兼而有之的敘事,。
“這個過程中,,中華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更加自然地融入筆下,?!卑⑸嵴f。
百川同源,,共向滄海,。此次獲獎作品中,多部作品與河流有關,,塔里木河,、漓江、鴨綠江……精彩紛呈的文學如江河行地,,共同滋養(yǎng)著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一本書與一個村莊
“世界那么大,唯獨是你,,讓我魂牽夢縈,,堅守心底唯一的字:村?!背筷爻趼?,臺盤村在雞鳴中醒來,。作家姚瑤心底的“村”,從貴州大山深處苗寨的一場籃球賽中走來,。
2022年夏天,,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盤村因籃球賽火爆“出圈”。因為工作單位對口幫扶臺盤鄉(xiāng),,姚瑤曾多次來到這里,。駐村第一書記、致富能手,、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者,、鄉(xiāng)村解說員……他無數次零距離接觸臺盤村的人與事,挖掘著“村BA”火爆“出圈”的文化密碼,。
他獲獎的報告文學《“村BA”: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窗口》,,書寫了臺盤村老百姓歷經脫貧攻堅后的新變化,展現了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美好畫卷,。
“臺盤村的‘小’承載著這個時代的‘大’,。”頒獎典禮上,,姚瑤身著民族服飾,,袖口的侗繡格外精致。他表示,,作為經歷者,、在場者,必須以更加主動的姿態(tài)和更加宏大的歷史視野,,深扎火熱現場,,“在富有時代特色的現實中,去尋找隱藏在村莊深處的光芒,,向全世界講述中國鄉(xiāng)村蓬勃發(fā)展的美好故事”。
鄉(xiāng)土是永遠的題材寶藏和靈感源泉,。作家只有扎根生活,、潛心創(chuàng)作,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才能持續(xù)迸發(fā),。對此,,獲獎作家代表深有感觸。
“生命中最親切的土地,,或者搖籃,。”作家凡一平回到魂牽夢繞的廣西上嶺村后,,《上嶺戀人》的故事如井噴般涌入腦海,,“故鄉(xiāng)賜予我靈感,,我也通過文學反哺家鄉(xiāng)”;
“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兩個相距遙遠的地方,,就這樣通過文學‘心心相印’?!弊g者艾布來自西北,,他翻譯的是第十二屆“駿馬獎”小說《駐村筆記》,故事發(fā)生地在廣西,,“通過文學,,我們更加緊密地擁抱在一起”;
…………
多年來,,“駿馬獎”不斷發(fā)掘作家作品,,“新時代山鄉(xiāng)巨變創(chuàng)作計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氣象萬千,“人民閱卷行動”等活動跨界傳播,,文學凝聚人心,、激發(fā)情感、傳遞價值的功能愈加彰顯,。
正如此次盛典的主題:金色的駿馬從光影層疊的長河中躍出,,在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fā)展的新征程上,“人民大地 文學無疆”,?!?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8日 08 版)
(編輯: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