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法院首次采信微信記錄審案 電子信息作證��(jù)

  來源:澎��佚名2016-10-0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近��,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興慶區(qū)人民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審理了一起案��,在寧夏首次采信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jù)駁回被告��(guān)于訴訟時效的抗辯主張,��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興慶區(qū)人民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審理了一起案��,在寧夏首次采信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jù)駁回被告��(guān)于訴訟時效的抗辯主張��

王某和路某系朋友��(guān)��,��2012��1��20��12��30分許,路某駕駛王某所有的小轎車發(fā)生交通事��,。后��(jīng)公安交警部門處理,��(rèn)定路某承��(dān)事故全部��(zé)任��2016年王某起訴路某要求其賠償車輛損失8萬余��,��

審理��,路某抗辯稱交通事故發(fā)生在2012��,王某2016年才主張��(quán)��,本案早已��(jīng)超過訴訟時效,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針對路某的抗辯,王某��(dāng)庭出示了雙方的微信聊天記��,路某��(rèn)為無法確定微信聊天對方是其本��,對此不予��(rèn)可。法官當(dāng)庭讓王某給微信聊天記錄中的對方發(fā)送消��,確認(rèn)聊天記錄中的雙方就是王某和路��,二人系微信通訊好友,。聊天記錄顯��,事發(fā)后王某就本案損害賠償多次向路某主張權(quán)��,最終法院認(rèn)定本案未超過訴訟時效,并判決路某承��(dān)賠償��(zé)��,��

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明��,通過電子郵件、網(wǎng)上聊天記��,、微��,、手��(jī)短信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zhì)中的信息可以作為證據(jù)。所以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證��(jù)使用,。但是其作為證據(jù)的效力如何確��,涉及到對證據(jù)真實��,、合法性和��(guān)��(lián)性的��(rèn)定。首先要確認(rèn)微信聊天記錄使用人就是案件當(dāng)事人,。其��,要確保聊天記錄的完整性和真實��,不能被篡��,電子��(shù)��(jù)��(yīng)保存在終端載體中,。最��,獲取微信聊天記錄的途徑和手段要合法��   

 

免責(zé)聲明��

1,、本��(wǎng)��(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版��(quán)均屬315記者攝影家��(wǎng)所��,,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商��,,在��(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wǎng)",違者本��(wǎng)將依法追究責(zé)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zhuǎn)��,,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xué)��(xí)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xué)文化研究院藝��(shù)��(xué)研究,、宗教學(xué)研究,、教育學(xué)研究、文��(xué)研究,、新聞學(xué)與傳播學(xué)研究,、考古��(xué)研究的研究員研究��(xué)��(xí),,并不代表本��(wǎng)贊同其觀��(diǎn)和對其真實性負(fù)��(zé),��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nèi)��,、版��(quán)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