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高情商的孔子是與時俱進的

  來源:華東在線趙長生2018-09-1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聚圣賢之地而蹈古風,,依泰山之峻而頌昌隆”,,今年8月8日開播的《國學小名士》第二季中,,走出了一位身穿藍色西裝、氣質(zhì)溫文爾雅的中年男子,。他正是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

“聚圣賢之地而蹈古風,依泰山之峻而頌昌隆”,,今年8月8日開播的《國學小名士》第二季中,,走出了一位身穿藍色西裝,、氣質(zhì)溫文爾雅的中年男子,。

 他正是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

專訪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高情商的孔子是與時俱進的

 至圣孔子基金會會長,、山東大學名譽教授,、曲阜師范大學國學院名譽院長,孔子研究院永久榮譽院長,,世界孔子后裔聯(lián)誼總會名譽會長……孔垂長先生的頭銜非常多,,如今,他有了一個新身份——《國學小名士》特邀出題官,。

 致力于弘揚儒家文化的他,,鮮少出現(xiàn)在電視熒屏。這次為什么會在電視節(jié)目擔任分量吃重的出題官,?他怎么看待孔子以及當今的文化傳承,?近日,孔垂長先生接受了齊魯網(wǎng)記者的獨家專訪,。


電視綜藝首秀:看到熱情四溢的小名士,,“疲勞就一掃而光”

多年前在澳大利亞就讀商學院時,孔垂長也許可以想到有一日會接任奉祀孔子的傳承,,然而走上電視舞臺,,擔任出題嘉賓,則出乎他的意料,。

上場前,,孔垂長會做充分的準備:戴上眼鏡,查閱資料,,把每一個漢字的普通話讀音反復確認,,與團隊、導演組核對并通讀每一道題目,。他說,,要避免任何疏漏,給廣大熒屏前的孩子傳達最準確的文化信息,。

 記者:您為什么在山東衛(wèi)視的《國學小名士》獻上綜藝首秀,?

孔垂長先生:傳承和弘揚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既是我作為孔子嫡長孫的家族使命,,也是我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文化擔當,。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更是文化的希望,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山東衛(wèi)視精心打造了《國學小名士》這檔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國學節(jié)目,,對普及傳統(tǒng)文化知識、增強大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文化自信,,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我和山東電視臺有著愉快的合作經(jīng)歷,,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國學小名士》第二季邀請我作為出題官,,我就欣然接受了,,并且會傾力而為,希望能不負眾望,。

記者:聽說一期節(jié)目的錄制,,有時長達7個小時,最晚一次錄到半夜兩點,。這個過程不輕松吧,?

孔垂長先生:我是第一次進棚錄制這么長時間的節(jié)目,真的不知道錄電視節(jié)目這么辛苦,,不光是臺前的主持人,、選手、我自己還有三位老師,,幕后的團隊更辛苦,。他們比我們更早到、更晚回去,,期間還要張羅所有的事情,。

還有那些十幾歲的孩子們,雖然錄到晚上都很累,,但一回答起問題來,,個個都是精神抖擻,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不會因為壓力影響到狀態(tài),,表現(xiàn)了對國學的熱情,也充滿了文化自信,,看到這群熱情四溢的孩子們,,讓我的疲勞也是一掃而光,什么辛苦都能克服了,。

記者:您能不能給我們透露點節(jié)目的精彩內(nèi)幕,?

孔垂長先生:讓我驚喜的是,,無論是“七星團”還是“百人團”,小名士們都有著深厚的國學涵養(yǎng),,如果沒有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多年的學習積累,,是很難達到這種水平的。從這里,,我真正看到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再度輝煌的希望,。

這些小名士中,讓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有兩個,,一位是挑戰(zhàn)“百人飛花令”的賀莉然,,她對詩詞的熟悉程度真讓人驚嘆,,以一己之力獨戰(zhàn)百人而不落下風,;還有一位是張益銘,好像大部分選手都怕遇到他,,他不僅歷史知識非常豐富,,而且比賽時手快、腦子快,、語速快,,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傊?,我覺得《國學小名士》第二季亮點很多,對熱愛國學的青少年來說,,是難得的國學盛宴,。

談孔子:“假如他老人家生活在當代,也會深得學子們追捧”

節(jié)目開播后,,孔垂長口中的賀莉然,,憑借“5分鐘127句帶花詩詞”沖上熱搜,刷屏網(wǎng)絡,,并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日報,、文匯報等海內(nèi)外媒體的關注。

在節(jié)目組發(fā)布的視頻中,,孔垂長跟自己的兒子——孔子第80代嫡長孫孔佑仁聯(lián)袂朗誦論語,,也在網(wǎng)絡得到了網(wǎng)友們的好評。

在孔垂長的眼中,,國學,、孔子從來就不是刻板的,。

記者:在您的印象里孔老夫子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孔垂長先生:老夫子可能是人們對先祖孔子甚至是我們這些孔氏后代的先天印象,。其實,,我們要準確還原兩千五百年前孔子的真實形象不僅很難,而且也沒有必要,。

我們只需要知道孔子不僅是儒家文化的締造者,,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些優(yōu)秀品質(zhì),,比如仁德,、寬厚、智慧,、可親等等,,都可以說是孔子的形象,也都可以從儒家經(jīng)典中找到依據(jù),。

臺北孔廟的4D劇場常年播放一部動漫片《孔廟奇遇》,,講述孔子化作一位智慧、友善,、幽默的老人,,諄諄善誘地給小學生講解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等儒家文化,,這也代表了當代的人們對孔子形象的向往。

如果孔子只是一副刻板的學究形象,,沒有親和性的教學方式,,也很難得到眾多門徒的擁戴。我也相信,,高情商的孔子也是與時俱進的,,假如他老人家生活在當代,也會深得學子們追捧的,。

記者:從觀眾反饋看,,很多人被您在節(jié)目里的表現(xiàn)圈粉了,甚至用“暖萌”來形容,?

孔垂長先生:很多人沒看到我之前,,第一印象可能覺得這一定是個年紀比較大的老先生,不了解我的人,,把我也想象為老態(tài)龍鐘,。

我舉個例子,,是一個很好玩的事。幾年前曾經(jīng)有人邀請我去參加一個活動,,他們負責人聽說我要去,,特意打電話給我們這邊的對接人,說當?shù)氐目讖R是一個古跡,,沒有推輪椅的坡道,。我們這邊的人就告訴他說沒關系,不需要,。后來我到了孔廟他們才松了一口氣,,發(fā)現(xiàn)原來我這么年輕。

談文化傳承:“學以致用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作為一檔文化節(jié)目,,《國學小名士》被廣泛認為是“文化類節(jié)目標本”,。孔垂長對節(jié)目的“360度星空舞美”也很認可,,“烘托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北斗星辰,,也呼應了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星空中的應有地位”,。

專訪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高情商的孔子是與時俱進的

具體到孔垂長出的題,形式上更加豐富:有“一人戰(zhàn)百人”的飛花令,,也有湖北房縣農(nóng)民傳唱《詩經(jīng)》,,有一些題型引入了電子競技,還有胡夏,、陳鍵鋒等藝人錄制的視頻題……節(jié)目推廣曲《你好,!諸葛亮》,則直接將19個古文經(jīng)典唱成了上千萬次播放的“中國風神曲”,。

孔垂長認為,,這樣的形式,并不突兀,,甚至可以說契合了孔子的教育方向,。

記者:《國學小名士》用了多樣化的綜藝形式來弘揚傳統(tǒng)文化,您如何評價,?

孔垂長先生:先祖孔子被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對中華文化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其最重要的貢獻是在教育方面,。孔子開創(chuàng)了平民教育的先河,,培育英才,,大家熟知的是門徒三千,,賢者七十二,其中佼佼者又當屬孔門四科十哲,,就是德行科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科的宰我、子貢,,政事科的冉有,、子路,文學科的子游,、子夏,。

從其中我們可以看到,言語科是孔子教育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僅次于德行科,,而宰我、子貢在當時的年代也是以能言善辯,、縱橫外交而成就斐然,,這說明孔子很注重對學生的語言和辯才的培養(yǎng)?!秶鴮W小名士》的賽制也很注重選手的語言表達和個人發(fā)揮,,從這方面看,契合了先祖孔子的教育方向,。

我們在21世紀的今天,,讓這些青少年,參與這樣一個有點綜藝色彩,,又有競爭性質(zhì)的節(jié)目,,對孩子們是很好的啟發(fā),能讓他們在競賽的過程中提起對國學的興趣,,這是一個現(xiàn)代表現(xiàn)的方式,。

記者:您認為怎么更好地讓年輕孩子們學國學、愛國學,、用國學呢,?

孔垂長先生:學以致用,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我覺得青少年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通過課堂學習掌握知識是必要的,但通過體驗式的方式效果更好,也更容易激發(fā)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

因此,我們委托臺灣大學在傳統(tǒng)成人禮和釋菜禮基礎上,,融入時代元素,,改進為新成人禮或畢業(yè)禮、入學禮或敬師禮,。為了使這些新的禮典既符合儒禮古義又體現(xiàn)時代精神,,臺大中文系組成了由禮學權威、專業(yè)老師和青年學生聯(lián)合組成的課題組,,歷經(jīng)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現(xiàn)在已有本地一些名校希望引入。

我們也將由至圣孔子基金會在大陸通過建立“禮樂傳承基地”“禮樂進校園”等形式進行公益推廣,,讓青少年在互動中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體驗中增強文化自信,從而達成文化傳承和人格養(yǎng)成的目的,。

記者:您認為什么樣的孩子,,可以稱得上“小名士”?

孔垂長先生:簡單地講,要成為“士”,,就要具備儒家的情懷和儒學的知識,;而要成為“名士”,這個名,,不能是自封的或炒作出來的,,而應該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或者成為品德高尚,、知識淵博的知識型人才,或者是知行合一,、經(jīng)世致用的實干家,。對于成長中的孩子們,當然不能以這么高的標準來衡量,,但應該作為他們自己的人生目標,。

專訪結束了。記者最大的感觸是:或許每個時代,,都會有具時代感的創(chuàng)新文化表達方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它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應該有所有華夏兒女的共同參與,。

無獨有偶,《國學小名士》評委酈波也曾在第一季節(jié)目研討會上表示,“如果孔子活到今天的話,,他也會來參加《國學小名士》,,因為他做的是大眾教育”。

(編輯:劉墨)


專訪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高情商的孔子是與時俱進的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