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文學與文化》編輯部 李廣欣馮捷音楊碩正王亞萍
一、在南開校友中,,楊維永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
他的特殊表現(xiàn)在1979年7月在他們社旗縣城郊初中,、高中母校復習參加大考上線落第后轉(zhuǎn)入文學創(chuàng)作,而文學創(chuàng)作和考大學又相得益彰的相伴他至今,。他于1986年9月16日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函授部)學習畢業(yè),。
1987年9月至10月先后在《南陽日報》和河南省文聯(lián)《文藝百家報》發(fā)表兩篇小說處女作,1989年8月30日在鄭州市職工大學舉辦的南開大學九屆函授中文《秘書》大專班畢業(yè)典禮上作了典型發(fā)言,,題目: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南開函授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和寫作水平,,(此發(fā)言材料又在重慶《自學報》1990年5月26日4版全文予以發(fā)表,,)1989年11月獲國家哲社優(yōu)秀科成果三等獎,2001年10月出版《楊維永短編小說集(一)》南開大學成人教育學院為該書寫了“跋”,。
2004年10月17日他回南開大學母校,,參加了“百年南開暨南開大學建校75周年”校慶活動。2006年(復29期)南開校友通訊》在南開英才欄目刊登了題為“光榮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南大學子的創(chuàng)作成績,。2008年下期(復33冊)南開校通訊在“南開情懷欄目,,以南開函授助我跨入文學圣殿”為題,又進一步報道了創(chuàng)作成果,,2013年6月27日南開校友網(wǎng)刊發(fā)“校友楊維永短篇小說論集(二)發(fā)行暨作品研討會在河南博愛《作家報》舉行的年會上作為分會召開,,對其創(chuàng)作情況進行了深度報道,2013年12月8日任南開大學河南校友會理事,,2019年10月17日,,應邀到天津參加百年南開校慶活動。
他還間歇的參加研究生考試,,對考試從沒停息過,。他的信條是學到窮時自有神,,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何論小說乎,!他說:他的創(chuàng)作得益于考試,,在考試的“長征”路上,他自學并考及格了對文學創(chuàng)作極為重要的大學和研究生課程,,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又使他的文學課考試成績不斷提高,,在研究生考試中《文學評論寫作》等課程都考得了較好的成績,他寫作并發(fā)表了諸如《批判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佳作——宣傳部長》(發(fā)表于2010年5期《作品與爭鳴》),、《天堂即地獄》評周大新短篇小說佳作《宣德年間的一些希望》,,評段荃法的作品,評竇躍生的小說等多篇膾炙人口的評論文章,,周大新稱贊他說,,楊維永的小說評論寫得較好,咱南陽可是缺少評論家呀,,你何不從事評論寫作,。故而,他也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草根型兼學者型的作家和評論家了,?!靶≌f家有三種,第一種小說是模仿世界,,第二種是解釋世界,,第三種是創(chuàng)造世界,楊維永現(xiàn)在的創(chuàng)作水平可算是第三種偏下,。
二,、開放熱情的文壇怪杰
二月河在給《楊維永短篇小說集》(2001年10月出版發(fā)行)寫的序言中有這樣一句話:“再看這人的言行舉止表情,覺得他的脾性有點怪,?!边@句話描述的很中肯。楊維永1959年出生于社旗縣城郊公社的一個窮苦家庭,,自謂:“長相丑陋,、性格愚笨”,今年已經(jīng)60多歲了,,說話聲音卻極其洪亮,,字句抑揚頓挫,自信充滿,,底氣十足。近1米8的個子,,走起路來也是十分的鏗鏘有力,。說話時眉飛色舞,,不說話時,眉頭皺起,,略有所思,。頭發(fā)稀疏,但好像永遠都干凈整潔,。倘若這樣一個人和你只是打個照面過去,,也就罷了,若是他拉住你和你聊兩句,,也許你也會像二月河那樣感覺到他的城府可以,,便直呼其怪了。
當然這種怪并非那種摸不透的脾性,,而是他的開放熱情,,神采飛揚,讓你搞不懂他哪來那么多熱情,,哪來那么多精氣神,,雖然是60多歲的“老頭”,但怎么看都像40來歲的青年人,。
“在南陽作家群中,,楊維永是喬典運鄉(xiāng)土小說的繼續(xù)者,他1991年5月在淅川荊紫關參加《南陽日報》文學副刊筆會時,,曾和喬典運切磋過小說創(chuàng)作技藝,;2008年8月北京《今日文藝報》第二版又作了較翔報道,2012年2期《莽原》又同發(fā)他倆的《滿票》和《油坊挽歌》兩篇南陽鄉(xiāng)土短篇小說佳作,,5月8日河南作家網(wǎng),, 5月21日《新華書目報》、6期《中國文學》等媒體先后刊載了,,對這兩篇作品的比較評論文章,。
楊維永家里的房子仍是很老很老的青磚瓦房,這哪像一個當官的作家呀,!你說怪不怪,。
院子里,種的幾叢竹子,,長得十分茂盛,,屋里兩間房子充盈文學書籍,完全是一個文化人的品位,。大概有“居一日不可無竹,,活一日不可無書”的趣向吧。
三、那個時代里青年男女失去了絢麗色彩的愛情
從楊維永這34年來所發(fā)表的作品里,,我們看到了作者對小人物不幸命運的深刻同情,。這些人物的感情脈絡大都沒有出路,這就是一個時代的局限,,普通人在時代大變動中連自己的情感也把握不住,。
短篇小說《一袋棉花》(原載于寧夏作協(xié)主辦的《九州》文學季刊2004年12月冬季刊和內(nèi)蒙古文聯(lián)主辦的《草原》文學月刊2006年5期,2006年7期《小說月報》和《小說選刊》全國報刊小說選目選入),,女主人公秀云和男主人公劉勝,,在如今農(nóng)村這物質(zhì)還比較貧乏的年代里,用一袋棉花來表達男女之間的情愛(暗含秀云為兒子娶媳缺欠銀錢的辛酸),,作品把秀云的波辣和劉勝的木訥性格刻畫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鑒賞后韻味無窮,,這也許是楊維永小說的一個獨特的審美視角:秀云到劉勝家的院墻外在吆喝著:“誰打豆腐,。黃豆換豆腐,一斤豆換一斤半豆腐……”劉勝就順手拿起案板桌上的紅塑料水瓢,,走到門后垛著的黃豆布袋跟前解開布袋口,,瓦了半瓢剛打下來的黃豆,端著來到了秀云的豆腐車前,?!阍铺鹆祟^,兩眼含情脈脈,,暗送秋波似地對劉勝說:“勝哥呀,,您院里有廁所沒有,我想跟你到院里廁所里方便一下哩?”…… 秀云走到院內(nèi)后,,站定環(huán)視了一下院里的環(huán)境,,然后小聲說:“勝哥,今晚你甭閂門,?!薄梗诘蒙焓植灰娢逯浮瓌僬谖堇锏囊巫由献措娨?,他聽見門響,,扭臉看見秀云進屋就慌忙站了起來,倆人坐下寒暄片刻后就關燈進了里屋……劉勝和秀云歡樂完畢,,……他怯怯地對秀云說“秀云哪,,這……這下子,我,,我欠你的可,,可太多太多了……秀云眨了眨兩只狡黠聰慧的眼睛,,扭臉向那幾布袋剛摘下的棉花斜視了一眼,然后抿嘴甜甜地笑著說(其實笑里含著哭):“勝哥呀,,我,,我跟你好,,我可是情愿的呀!你,,你真要是不好意思了,那,,那我就順便捎走袋棉花算了,,你看咋樣?”
短篇小說《采訪紀實》(原則2005年12月北京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十月·新作家》和2008年12月北京《大地文藝》),作品中的主人公狗剩與翠花初試云雨前:像“大型工程開工前的奠基儀式”的描繪,,給整篇小說蒙上了一層“荒誕味”,,頗有西方小說黑色幽默的寫作技巧,作者逼真詳實的把生產(chǎn)隊時期農(nóng)村大齡男女青年的愛情境況活靈活現(xiàn)的再現(xiàn)給了讀者,,結(jié)尾使縣委宣傳部記者十分尷尬,,這篇采訪稿,只能作小說素材,,不能當新聞通訊發(fā)表,,社會的嚴酷現(xiàn)實和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維艱的生存狀態(tài),讓作者啟動了終極關懷的心扉,。作品挖掘之深洞悉之透,,實令讀者唏噓再三?!妒隆分骶幫跽架?,2005年8月17日,在讀了《采訪紀實》稿后,,給楊維永的回信說:“作品構(gòu)思較為奇巧,,老故事寫出了新意,擬發(fā)《十月·新作家》年底刊”,。
短篇小說《玲的婚事》(原載于北京大學《青年作家》2008年1期和銀川作協(xié)主辦的《文藝天地》2007年1期及江蘇《江海文藝》2007年1期),,作品描寫了一對農(nóng)村年輕人的青春愛情故事:玲初中畢業(yè)那年已經(jīng)十八歲了……回鄉(xiāng)后就加入了農(nóng)業(yè)的大生產(chǎn)勞動中……玲和黑蛋家是鄰居,吃飯常在一個飯場,,天陰下雨時常在一起玩耍,,無拘無束和協(xié)融洽……畢業(yè)后的那個冬季的一天晚上,社員們都在村東二深地挖農(nóng)業(yè)學大寨溝,,每人分了一節(jié)土方任務……黑蛋哥比玲大七八歲,,早已是成年人了,自然健壯力大,,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他看玲干不完分下的土方,,就對玲產(chǎn)生了憐憫同情的心理,主動將挨著玲的溝挖多了好遠好遠……后來由于黑蛋家是地主成份,,被玲的媽驅(qū)趕到湖北當了流竄犯,,玲在婚姻的道路上無法走下去,最后成為愛情的犧牲品,,終生沒有成婚,。由此可想而知,這倆位農(nóng)村青年男女的愛情是不會成為眷屬的,,作品揭示了那個時期農(nóng)村時有發(fā)生的青年愛情悲劇的真諦,,讓人看后心靈震顫,痛惜不已,,哀婉長嘆!
短篇小說《蘭和昌的故事》(原載于北京大學《青年作家》2008年12月出版的《短篇小說卷》和2009年7期《草原》,、2009年9期《小說月報》、《小說選刊》全國報刊小說選目選入)蘭和昌他們倆和路遙《人生》里的人物一樣,,愛情在人生的天平上沒有多少分量,,世俗的黑暗吞噬了他們的感情。2002年4月5日《人民文學》副主編李敬澤在看了《蘭和昌的故事》后這樣評價說,,作品立意較好,,時代性較強,可發(fā)副刊,。還有短篇小說《婚孽》(原載于2007年8月出版的《大地文藝》創(chuàng)刊號,,和2009年5期《中國文學》);兩篇作品的內(nèi)容是那樣的相似,,在愛情悲劇這一點上,,作品反映是那樣的強烈。惟像《蘭蘭和二狗》(原載于2004年銀川作協(xié)主辦的《九州》文學季刊夏季刊)那樣,,蘭蘭把二狗對自家的深情厚誼,,再一次暗暗的一層二層的疊好,蘊在心底,,然后化作默默的酬謝行動納了一雙漢文鞋底,,做成鞋后,趁著滂沱大雨的夜晚給二狗哥送到了牛屋里,,它投射出了一絲人間溫情和愛的暖意,,綻露出了這對青年終成眷屬的愛情曙光。1992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助理編輯魏新民在把搞子推薦給編輯汪兆騫后,,曾寫信這樣評價說:“讀過《蘭蘭和二狗》這篇小說,我覺得寫得不錯,,寫出了農(nóng)村青年男女摯愛的感情心路,,人物形象刻畫不錯,,我已經(jīng)向我社出版的《當代》編輯推薦去了,如果承蒙汪編輯等厚愛的話,,我將極力促成發(fā)表事宜,。
四、落后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在現(xiàn)代的農(nóng)業(yè)集體大生產(chǎn)中,,聚集出人們生活的尷尬處境:
短篇小說《合藏》又名《情結(jié)墳》(原載于2009年8期《飛天》和2009年《安徽文學》春夏卷),作品描寫了人與牛的感情經(jīng)歷,,這種經(jīng)歷寫出了一種真實的感情:描繪出一副人與牛和諧相處的純仆的大真大愛摯愛畫卷,,農(nóng)村責任制那時候,,生產(chǎn)隊把牛都作了價,,各戶抓鬮承包牲口,隊長看大黃犍牛已老,,更有社員們怕抓住黃犍牛的鬮倒了霉……晚上五爺一夜沒能入睡,,眼前不時地幻化出早年黃犍牛救他命的情景……五爺是生產(chǎn)隊時期的老牛把,那年春天,,五爺拉沙去河灘,,回來的時候,鐵腳車行走在河床中間,,突然山洪暴發(fā),,五爺被困在水中,上游陡發(fā)的山洪似黃魔一般呼嘯而來,,五爺頓時感到有被洪水淹死的滅頂兆頭,,就在這一籌莫展、千鈞一發(fā)的生死關頭,,只見大黃犍牛頭一昂,、尾巴一擰猛地掙斷脖子里的仰繩,哞哞叫著折回車邊站定,,用眼睛撲閃撲閃的直射五爺幾下,,五爺意會后旋即抬起左腳,跨在了大黃犍牛的背上,,雙手摟緊黃犍牛的脖脛,,大黃犍牛飛也似地趟著齊腰深的水奔到了岸上……五爺早早的就起了床,他先找到隊長……把黃犍牛牽走……五爺就偷偷摸摸的薅些嫩豌豆秧,、青麥苗,、黃豆秧,掰些嫩包谷棒之類的偏食讓黃牛吃……風風雨雨中,,五爺和黃犍牛又相依為命了十七八載,。這年秋天,,黃犍牛再也支撐不住,就先五爺一步壽終正寢了……五爺還特意到集上,,讓壽棺店為黃犍牛定制了一口特大號棺材,。棺材拉回后,五爺把黃犍牛入了殮……第二年春天,,萬物復蘇,,百花欲放的時節(jié),五爺和黃犍牛合藏的墳頭上竟長出了一棵樹苗和一株藤芽,,樹藤青枝綠葉,,窈窕好看。月余后,,兩棵樹藤緊緊的擁抱纏繞在一起,,繾綣不分,相依為命,。人們覺得奇怪,,看不出哪是樹哪是藤,這摯愛的人牛合墳情結(jié),,比人間什么高雅都珍貴,,它超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那虛構(gòu)的愛情故事,真可與董永和仙女的神仙情感相媲美,,這就是作者楊維永塑造出的超人間愛情人物形象,,可圈可點,活靈活現(xiàn),,躍然紙上,。
中篇小說《風波》(原載北京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十月·新作家》2006年12月刊),作品演繹的“戲中戲”,,跟蹤追“跡”的一番折騰,,以“這芝麻小活”了結(jié)后,風波驟起,,發(fā)展到兒哭妻鬧,,最終幸有嚴打懲賊告結(jié);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波三折,回味無窮,,讓讀者酷似看到了一幅市井居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圖”,。
中篇小說《村鬼》(原載于2009年12期北京《大地文藝》和2006年5期北京《現(xiàn)代小說》)作品通過對中國農(nóng)村三中全會前后“兩重天”的描寫,勾勒出了主人公劉堂黃和王志富二人油房生意興衰,、人生旅程起伏的歷史畫卷,,講述他們那坎坷不平的一生,,和他們風光過、發(fā)達過,,最終當歸于平淡,,方品到真福?!秱髌婀适隆冯s志社社長兼主編,,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焦景周2004年11月9日在給楊維永同志的信中這樣評價說:“關于《村鬼》這篇小說,我認真讀了一遍(一般情況下我不看初審稿的)感覺他的文學功力尚好,,是寫小說的料,,也能夠?qū)懗龊玫男≌f來,特推薦純文學雜志發(fā)表”,。
短篇小說《瘋子》又名《查賬》(原載于2009年1-2期中國青年出版社主辦的《青年文學》(下)短篇小說欄目頭題,,并附有作者簡介,2009年4期《小說月報》,、《小說選刊》全國報刊小說選目選入),,作品通過對張老會計在生產(chǎn)隊時期管帳清白、兩袖清風,、一塵不染、清正廉潔的農(nóng)村基層干部形象刻畫,,和對農(nóng)村責任制后接任會計的王二歪貪污本組賣地款的,,某些農(nóng)村基層干部腐敗行為的鞭達,揭示出了中國農(nóng)村社會基層干部中的“一正一反”兩種社會現(xiàn)象,。由此讓人們窺看到了農(nóng)村基層上訪所引發(fā)的矛盾內(nèi)幕,。張老會計并不是瘋子,是這個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把他扭曲污蔑成了一個瘋子,,使得他不得不像魯迅筆下的阿Q好樣 “用粉筆字批評別人表揚自己”,,瘋子遭際,“平添’之中,,令人心寒,,發(fā)人深省,!著名文學評論家張西祥,、高耀山、王佩飛在銀川作協(xié)主辦的2006年4期《文藝天地》上這樣評論說:“其實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到今天,,每個人都是一團矛盾的謎,,堅持走正道的人往往不得好報,而說假話的痞子和混混卻常走紅,、得勢,,這已經(jīng)不是新話題,,楊維永的《瘋子》卻寫了“這一個”,前任老會計一生清白卻兩手空空,,現(xiàn)任會計巧取豪奪而穩(wěn)如泰山,,老會計就背上一布袋自己過去做的賬本,胸前還掛個大牌子四處告狀,,發(fā)誓以清白告倒邪惡,,雖然很自不量力,也“瘋得可愛,,這種告狀的方式頗具新意,,而不斷追求新意又是過去和今天小說存在的必然條件,誰愿意看重復或似曾相識的小說呢”,。
楊維永筆下的鄉(xiāng)村人物群像,,可謂栩栩如生,不禁讓人生發(fā)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慨嘆,。
我們通過對楊維永近34年來散發(fā)于全國數(shù)家文學報刊的長、中,、短篇小說的簡約分析,,大致可總結(jié)出楊維永小說創(chuàng)作的脈絡里程,1979年至1986年是他創(chuàng)作的準備階段,,1987年為小說發(fā)表雛形階段,,從1998年1期《人民文學》發(fā)表他的短篇小說《瑞姨》又名《難忘那聲姨父》,至2000年短篇小說《夫唱婦隨》在《人民文學》副刊2期,、《伯樂》2期,、《草原》9期的先后發(fā)表為標志,楊維永的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進入了初步成熟階段,,到2003年1期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的《人民文學》副刊發(fā)表的短篇小說《不僅僅是煙火》,,(2003年1月,《人民文學》副主編崔道怡和編輯陳永春看了《不僅僅是煙火》后回信說:“作品語言富有文采,,故事構(gòu)思較為巧妙,,“我”的人物形象塑造較有個性,擬發(fā)副刊),。再到2004年銀川作協(xié)主辦的《九州》文學雜志,,在小說世界欄目頭題連推出《蘭蘭和二狗》、《一袋棉花》,、《村鬼》作者照片和簡介,,標志著楊維永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成熟,以2005年11月加入中國作協(xié)為里程碑的楊維永,又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辛勤筆耕,,中短篇小說在2009年度達到了嫻熟的程度,,中短篇小說一年之內(nèi),接連不斷地相繼在《青年文學》,、《草原》,、《飛天》、《安徽文學》,、《中國文學》,、《大地文藝》等一批國家省級文學刊物的發(fā)表,一批批栩栩如生的小說人物被楊維永刻畫出來,,促成了楊維永中短篇小說畫廊的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他給我國當前大繁榮、大發(fā)展的文學天空注入了一劑新的激素,,使我國文學天空又冉冉升起了一顆璀璨耀眼的文壇新星……
五,、希望于文學也希望于楊維永的
楊維永是一個生活在巨變的時代里的文學上執(zhí)著的文學巨人,他精神追求的是自立自主,,人格上健全完美,。但他沒有多少余地選擇他的精神生活,這在他的小說里,,在那些奇異之愛的青年男女身上,,表現(xiàn)出來了他的不完美的精神生活景況。他堅守著在精神上的自我完善,,這是他在堅守我們民族走向現(xiàn)代化時的啟蒙理想,?
從楊維永的文學作品里,我們還伺看到了一個巨變的時代,,和一個普通人對文學的執(zhí)著追求是多么的艱難和困苦。從文學意義上看,,《蘭蘭和二狗》,、《難忘的那聲“姨父”》等篇什都是最自然最藝術的小說。而像《婚孽》,、《蘭和昌的故事》等更多作品,,則更重在講故事,這就使他作品的文學色彩弱了些,。也許正因如此,,他才如此孜孜以求,他的文學路才會更漫長更充滿希冀,。
我們伴隨著楊維永創(chuàng)作和發(fā)表過的作品及他已走過的人生歷程,,倉促的完成了這次精神的旅行,從而看到了作者這位恪盡職守的殉道者,,他是那么的惶恐不安,,他是那么的步履蹣跚,,但他仍然執(zhí)著,但他仍然不肯放棄,,不為已經(jīng)取得的榮譽而忘乎所以,,他在爭取著文學的涅槃。期冀他今后創(chuàng)作出更為新穎別致的作品來,,為南開新百年,,再添輝煌……
2019.10.17楊維永(左)與李廣欣合影于天津南開大學百年校慶體育場主會場
(編輯:鑫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