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洋正在進行樣本檢測,。 朝陽疾控中心供圖
凌晨兩點,千家萬戶沉沉入睡,,80后姑娘焦洋卻剛剛接過同事的接力棒,開始她的戰(zhàn)斗——在數(shù)不清的核酸檢測樣本中捕獵新冠病毒,。
辦公室里燈火通明,,這里是朝陽區(qū)疾控中心的核酸檢測負壓實驗室,。疫情發(fā)生以來,,這里的燈幾乎從未熄滅,24名檢測員“三班倒”,,24小時不停歇加快檢測,,與新冠病毒賽跑。
“樣本到了,!”門外傳來響亮的喊聲,,焦洋也正式進入了戰(zhàn)斗狀態(tài)。一只銀色標本箱裹得嚴嚴實實,,從傳遞窗遞了過來。箱子里層層放著密封罐,、采樣管,、咽拭子樣本,,它們來自朝陽轄區(qū)的醫(yī)院和隔離點,。最多時,一天就有超2000件樣本送來檢測,。
配好試劑后,焦洋走進標本處理區(qū)域,,這里是核酸提取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最危險的時刻。“從疑似患者鼻咽部采集到的上皮細胞,,有可能含有新冠病毒,。打開樣本蓋子的一瞬間,也可能產(chǎn)生氣溶膠,?!苯寡笳f,,氣溶膠是比飛沫更微小的粒子,借助空氣傳播,。雖然佩戴著N95口罩,、身穿專業(yè)防護服、戴了兩層手套,,防護到位,、技術(shù)過硬的焦洋如今仍然萬分謹慎。
咽拭子樣本經(jīng)過病毒滅活,、核酸提取之后,,再與擴增檢測試劑混合、用PCR儀擴增并檢測,。疫情發(fā)生數(shù)月以來,,這樣的步驟焦洋日復一日重復了上千次。
層層的防護,、負壓的狀態(tài),、高度集中的精神、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汗水不斷流下來,,模糊了視線,。防護服下的檢測員沒有辦法擦汗,只能稍微停頓一下,,集中精力讓眼睛變得清晰一點兒。
咽拭子樣本一般6小時可完成檢測,。這意味著每一撥兒檢測人員,,都要不間斷在負壓實驗室里工作4至6個小時,雙臂常常因長時間懸空而麻木,、酸痛,。
天悄悄亮了,熬了一個大夜班的焦洋也終于從實驗室走出來,可以稍微歇一歇了,。
“在實驗室里不覺得累,,滿腦子都是要快一點兒、再快一點兒,,和病毒賽跑,、搶時間。只有走出實驗室,,脫掉身上的防護服,,疲憊感才一下全涌上來?!苯寡笳f,。在辦公室稍作休息后,新一批的樣本又到達了,,她立刻趕往實驗室,,開始新一輪的戰(zhàn)斗……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