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成果:秦人是商人后裔,烽火戲諸侯是假的

  來源:孟話歷史2020-12-2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所藏戰(zhàn)國竹簡的簡稱,,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它全部是秦始皇焚書以前的寫本書籍,,關鍵內容還頂級。除了《尚書》和類似《系年》的編年體史書之外,,近2500枚清華簡中還有類似《國語》的國別體史書,、類似《儀禮》的禮書、與《周易》有關的書……都是兩千多年來沒人見過的,。



       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所藏戰(zhàn)國竹簡的簡稱,,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它全部是秦始皇焚書以前的寫本書籍,,關鍵內容還頂級,。除了《尚書》和類似《系年》的編年體史書之外,近2500枚清華簡中還有類似《國語》的國別體史書、類似《儀禮》的禮書,、與《周易》有關的書……都是兩千多年來沒人見過的,。

橫空出世一套新版“四書五經(jīng)”,你說激動不激動,?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已于2019年2月24日去世,,他曾笑言:“清華簡的內容讓人讀起來太激動,一天之內不能看太多,,否則會讓人心臟受不了,。”

近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主任劉國忠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專訪時說,,中心成立10周年,已出版8輯清華簡整理報告,,預計共出15~16輯整理報告才能把清華簡資料全部公布,;至于研究工作,“由于清華簡是一批新的經(jīng)典,,對它的研究是永無止境的,,和四書五經(jīng)一樣,可以再研究幾千年”,。

清華簡成果:秦人是商人后裔,,烽火戲諸侯是假的

司馬遷也沒有看過的典籍

清華簡原系盜掘出土,,具體的出土時間和地點已經(jīng)無從得知,。而當時的文物市場上,假簡橫行,,誰也不敢貿然出手買這么大一批竹簡,。

2008年6月,在獲知香港文物市場上有這樣一批重要竹簡后,,李學勤向清華大學校領導匯報了這個消息,。領導問:能否用最簡潔的話概括一下這批竹簡的意義?李學勤答: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司馬遷也沒有看過的典籍,。

清華的效率很高,立刻啟動調研和收購行動,。當年7月15日,,一個炎熱的夏日,竹簡搭乘飛機從香港運到北京,,再由專車送至學校,。從進入清華大學的那一刻起,這批無名竹簡擁有了今后將聲名赫赫的名字——清華簡。

學校立刻對這批快被霉菌吞噬的清華簡進行了搶救性保護,,清洗,、去污、去霉,、殺菌……這是一次團體作戰(zhàn),,比如,由于竹簡特殊的尺寸和材質,,需要有一些特別尺寸的盛放竹簡的托盤,,文物建設處經(jīng)過多次比較和與專家商量后,從廣東定做了一批類似食堂盛菜用的平底盤,,總算解決了燃眉之急,。

從字形上看,清華簡上的文字是楚文字,,很可能來自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但對于清華簡的身份確認,還要等幾個月,。

2018年10月14日,,夏天已經(jīng)結束,金秋來臨,。這一天下午,,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上海博物館,、荊州博物館的11位學者專家,,到清華大學主樓的一間會議室開會。

經(jīng)過認真觀摩實物和熱烈討論,,最后,,專家們向清華大學提交了一份《清華大學所藏竹簡鑒定會鑒定意見》?!兑庖姟分赋?,“從竹簡形制和文字看,鑒定組認為這批竹簡應是楚地出土的戰(zhàn)國時代簡冊”,,“這批戰(zhàn)國竹簡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涉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前所罕見的重大發(fā)現(xiàn)”。

著名學者周汝昌聽說清華簡入藏的消息之后,,欣喜異常,,特地寫了一首《清華簡贊》:“清華寶簡,邦國奇珍,。三生至幸,,躬及知聞。二千累百,,歷劫方新,。武王八年,判定古今,。馬遷無記,,秦火未焚……”

司馬遷也沒看過的典籍,現(xiàn)在就在我們眼前,。

“打假”小能手,,偽《古文尚書》實錘

清華簡最大的亮點之一,莫過于發(fā)現(xiàn)了《尚書》相關文獻,。在我們印象中,,楚國是一個文化比中原落后的國家。但從近年來考古發(fā)現(xiàn)和文獻記載來看,,楚地文化其實高度發(fā)達,,有《尚書》一點兒也不稀奇。

據(jù)《左傳》記載,,春秋后期,,周王室發(fā)生王子朝之亂。王子朝本為周景王之子,,景王去世后,,他發(fā)動叛亂爭奪王位,,失敗后被迫逃往楚國,,王子朝奔楚時,帶走了很多周王室的典籍,,因此像《尚書》這樣的典籍很可能即在他攜帶的書籍之列,。

《尚書》在中國古代經(jīng)典中的地位無與倫比,因為它記錄了堯舜禹時期和夏商周三代國君的誥命,、誓言和其他大事,,是歷代統(tǒng)治者的“政治課本”,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來源,?!渡袝返木幎ㄏ鄠髋c孔子相關,。孔子是個好編輯,,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經(jīng)典,,認認真真選出了一百篇,這就是百篇《尚書》的由來,。傳世的典籍中還有一部《逸周書》,,相傳是孔子在編選《尚書》時沒有選入的一些篇章。

然而,,秦始皇焚書給《尚書》帶來毀滅性打擊,,幸好當時的博士伏生把自己的那本《尚書》藏了起來,但到西漢初年時也只保留下28篇,。由于新整理出來的這些《尚書》是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定,,所以被稱為《今文尚書》。

后來,,漢代也有幾次與《尚書》有關的發(fā)現(xiàn),,最有名的當屬“孔壁中經(jīng)”??妆?,就是孔子故宅的墻壁。漢景帝把他的兒子劉馀分封到曲阜為王,,即魯恭王,。這位魯恭王口吃,愛好造房子,,不斷擴大王府規(guī)模,。孔子故宅正好在魯恭王王府旁邊,,差點被拆遷,。然而,人們在拆墻壁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許多竹簡書籍,,很可能是孔子后人為逃避秦始皇焚書而匿藏的??妆谥薪?jīng)有《尚書》《禮記》《論語》《孝經(jīng)》等書,,總共有數(shù)十篇。

孔壁中經(jīng)因為是用秦以前的文字所抄寫,,所以稱之為“古文”,,其中《尚書》部分就被稱為《古文尚書》??鬃拥暮笕酥杏幸粋€名叫孔安國的,,漢武帝時曾任博士,,他整理這批《古文尚書》,發(fā)現(xiàn)比《今文尚書》多出16篇,??上В装矅淼倪@部《古文尚書》卻在魏晉時毀于戰(zhàn)火,。

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了一部《尚書》,共有58篇,。這一部包括《今文尚書》33篇,,《古文尚書》25篇。其中的今文部分是將伏生的傳本做了一些分合而成,,至于古文,,據(jù)說就是孔壁中所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我們能看到的通行《尚書》版本,,就是梅賾的杰作。至于這個版本是真是假,,學問官司打了兩千年,,連朱熹都半信半疑。

直到清華簡出現(xiàn),,這樁千年疑案才有了可靠的證據(jù),。劉國忠介紹,有些篇目在清華簡和梅賾版《古文尚書》中都有出現(xiàn),,經(jīng)過對比,,確認后者是假的。比如《尹誥》篇,,清華簡中的這篇是先秦時期真正的《尚書》,,而《古文尚書》中的這篇,則與清華簡中的內容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古人造假,,也是十分有創(chuàng)造性。

至于《今文尚書》也有些問題,。清華簡中的一些《尚書》篇目,,有的與《今文尚書》能對應,但內容略有區(qū)別——很可能是傳世本在長期傳抄過程中抄錯了,,清華簡能糾正其錯誤;有的見于《尚書》百篇的目錄,,但內容失傳,,清華簡能填補其空白,。

比如,《逸周書》中的《祭公》篇,。祭公是周公的孫子,、周穆王的大臣,他在臨終前勸諫周穆王,,周穆王很感動,,讓祭公把想說的都說了。傳世本寫的是,,“乃詔畢桓于黎民般”,,后人勉強解釋為“你昭告得好啊,全部符合黎民百姓的愿望”,。

而在清華簡中發(fā)現(xiàn)的《祭公》篇,,原文應該是,“乃詔畢,、井利,、毛班”。畢,、井利,、毛班,是周穆王當時的三公——也就是臨終前要把這三公召來見見面,。幾千年來的閱讀理解終于有了正確答案,。

比《史記》靠譜,烽火戲諸侯根本不存在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第二輯中收錄的《系年》,,是一部歷史著作,,由138支簡組成,從西周建立寫到戰(zhàn)國前期,,記錄了周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也解密了不少歷史疑案。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被文藝作品多番演繹的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是根本不存在的,。烽火制度在戰(zhàn)國秦時期才出現(xiàn),,周幽王拿什么戲諸侯?褒姒表示自己很冤,?!胺榛饝蛑T侯”的故事最早見于《史記》,司馬遷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的傳說所寫,,基礎史料有問題,,寫出來的歷史也就有問題,。

那么問題來了,西周究竟是怎么亡的,?西晉時期,,河南汲縣出土過一部《竹書紀年》,由春秋時期的晉國史官和戰(zhàn)國時期的魏國史官所作,,曾對西周滅亡有過零星記載,,但沒有像清華簡那樣講得如此清晰。

周幽王娶了來自西申國的王后,,生了太子宜臼——也就是后來的周平王,,他又娶了褒姒,生了伯盤,。周幽王寵愛褒姒,,就想廢了宜臼,改立伯盤為太子,。宜臼一看大事不妙,,出逃到了舅家西申國。周幽王對褒姒和伯盤是真愛,,害怕廢太子以后還要回來爭奪王位,,一不做二不休,和伯盤一起帶兵殺向西申國,。

西申是個小國,,無法和周王室抗衡,他有一個很好的盟友曾國(不是湖北曾侯乙的那個曾國),,看到西申國身處險境,,可惜自己實力也不夠,于是去找犬戎一起反擊,。周幽王沒料到殺出犬戎軍隊,,和伯盤一起被殺,西周滅亡,。

西周滅亡后,,宜臼并沒有順利登上王位。朝廷沒有王,,但宜臼和朝廷是對立的,,大臣們擁戴周幽王的弟弟為王。叔侄之間又展開了長達21年的戰(zhàn)爭,,最終,,在晉國國君的支持下,宜臼獲勝,是為周平王,。

清華簡不僅搞清楚了西周的滅亡,,還附贈解決了千古疑案之秦始皇老家之謎,。

眾所周知,,秦襄公支持周平王宜臼,跟對了人被封為諸侯,,秦人由此建立秦國,。可是這一支嬴姓的秦人是從哪兒來的,?歷史上有多種說法,,有說本就在甘肅一代,有說是從東方遷來——嬴姓主要分布在山東,,那為什么秦始皇這一支跑到了西邊,?

清華簡徹底解決了這個謎團:秦人有兩個有名的祖先,飛廉和兒子惡來,,都是商紂王的得力干將,,“助紂為虐”的代表人物。武王伐商,,牧野之戰(zhàn),,惡來被殺。飛廉因之前被紂王派到北邊出使,,逃過一劫,。

按照此前的史書記載,飛廉有兩種死法,,一是自殺,,一是跑到東方,在周公東征時被殺,,沒人知道哪種是真的,。清華簡告訴我們,飛廉是躲到了嬴姓的聚居地東方,,不忘舊主,,不斷活動,鼓動大家反周,。

周武王去世后,,紂王的兒子武庚和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一起叛亂。周公帶病東征,,平定“三監(jiān)之亂”,,然后繼續(xù)往東,把參與叛亂的東方部落也平定了,飛廉就在此過程中被殺,。這段歷史是清晰的,,但之后呢,史書一片空白,。

清華簡補上了這一段:周公平定東方之后,,把參與叛亂的嬴姓人、和飛廉關系緊密的族人,,強制從山東遷到甘肅(今甘谷縣一帶),。周朝給他們的任務是駐守邊疆,防御西北的戎人,。秦這個民族確實堅忍不拔,,被迫離開故土,在大西北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不斷壯大,,不斷東進,最終統(tǒng)一六國,。

仔細想想,,被周所滅的商的忠臣后裔,在幾百年后滅了周,,歷史比小說要精彩,。

經(jīng)史之外的一部百科全書

除了經(jīng)史,清華簡中還有意想不到的神奇發(fā)現(xiàn),。比如,,人類最早的十進制計算器《算表》,這項發(fā)現(xiàn)還在2017年獲得了吉尼斯世界記錄認證,。

《算表》全篇由21支簡組成,,簡的形制與其他各簡明顯不同。簡比較寬,,約1.2厘米,,原以三道編繩編聯(lián),展開成長方形的平面,。簡面上有紅色的橫貫欄線,,使全篇成為整齊的格狀,每格中都填有數(shù)字,,有整數(shù)和二分之一,。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數(shù)學表格,,而且比九九乘法表厲害,,可以進行乘法除法乘方開方的計算。比如,81乘以72 ,,就把80和1兩個位置的絲帶往下拉,,70和2兩個位置的絲帶往左拉,形成四個交叉點,,四個交叉點上的數(shù)字加起來,,就是乘法的結果,同樣的原理還能進行二分之一乘以二分之一的運算,。

劉國忠說,,此前我們知道先秦已經(jīng)有了二分之一(半)和三分之一(小半)的概念,,這是第一次知道還有四分之一,,稱為錙——錙銖必較的錙。

2008年入藏,,2010年年初發(fā)布第一輯研究成果,,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以每年一輯的速度推出清華簡的整理報告。目前已刊布的30余篇文獻,,僅少數(shù)有傳世文獻可與之對照,,大多為古書佚籍。

2018年11月,,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10周年之際,,《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第八輯也正式出版,收入8篇前所未見的戰(zhàn)國佚籍,,分別為《攝命》《邦家之政》《邦家處位》《治邦之道》《心是謂中》《天下之道》《八氣五味五祀五行之屬》《虞夏殷周之治》,。

其中,《攝命》為西周冊命文書,,很可能是《尚書》中失傳已久的《冏命》,。根據(jù)尚書的目錄記載,該篇是周穆王命伯冏為太仆時所作,。同時,,清華簡版《冏命》的發(fā)現(xiàn),也證明現(xiàn)《古文尚書》中的此篇為偽作,。

       其余7篇則為一系列富含治國理政思想的文獻,。比如,《邦家之政》借孔子與某公對話的形式,,前段從正面敘述使國家長治久安的方法,,后段則從反面揭示導致國家衰敗的原因;《天下之道》是一篇政論,,認為天下之道就是一守一攻,,而攻守之道關鍵在于得民心,并說明了得民心的方法以及省察民心的重要性;《虞夏殷周之治》論述虞,、夏,、商、周四代禮樂上的特點,,來闡發(fā)崇儉戒奢的治國思想,,對于研究夏商周的禮樂制度有一定的文獻價值……

劉國忠介紹,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從2009年開始招募博士后,,目前中心的大部分研究人員都是年輕人,,傳承有梯隊,年輕人也在實踐中迅速成長,。從2010年開始,,劉國忠為全校本科生開設《走近清華簡》公選課,限額100人,,每學期都開課,,選課人數(shù)太多,每學期都得抽簽,。

從歷史的維度看,,對清華簡的研究剛剛開始,畢竟這是要論千年計的,。幾千年后,,也許沒有了清華大學,但學問的江湖上一定永遠有清華簡的盛名,。
                   責任編輯:紅研


清華簡成果:秦人是商人后裔,,烽火戲諸侯是假的

好消息2020全國素質教育新課堂教研成果評選快結束了,主要有論文,、課件,、微課教案評選等。同時開展第十三屆正心杯全國校園科幻寫作繪畫大賽,。主辦單位:《科學導報·今日文教》編輯部,、中國中小學教育藝術教與學研究中心、《作家報社》,、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中華文教網(wǎng)等。咨詢電話,;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