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迎來“三伏天”里的“中伏”,。古語云:“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中伏”天來臨,,如何才能防暑,、消暑呢?快來試試這幾味便宜又好用的中草藥吧,!
預防中暑
中醫(yī)理論認為:暑為火熱之氣所化,,暑氣太過,傷人致病,,則為暑邪,。暑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氣,,具有酷熱之性,,火熱屬陽,故暑屬陽邪,。暑邪傷人多表現(xiàn)出一系列陽熱癥狀,,如發(fā)熱,、心煩,、面赤、煩躁,、等癥狀,,稱為中暑。
中暑的主要誘因是長期處于高溫環(huán)境,,人體在高溫環(huán)境下容易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機體的熱平衡受到破壞,,二是出汗過多引起水、電解質(zhì)紊亂,。如未得到及時處理,,則會進一步出現(xiàn)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癥狀,,嚴重者還可出現(xiàn)高熱,、意識恍惚、休克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
一旦出現(xiàn)中暑癥狀,應當迅速離開高溫環(huán)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及時補充水分,可適量飲用淡鹽水及其他清涼飲料,,如有發(fā)熱,、虛脫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中伏天養(yǎng)生中藥泡水喝最消暑
薄荷
此中藥對因暑熱引發(fā)的頭痛,、目赤、咽喉腫痛有治療及預防作用,。薄荷有干,、鮮兩種,以鮮為好,,可單味泡服或加入茶葉中泡服,。
金銀花
中醫(yī)認為,金銀花性寒味甘,,它是古代清熱解毒的圣藥?,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金銀花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廣泛用于風熱感冒,、咽喉疼痛、口糜目赤以及外科皮膚瘡瘍,、丹毒等癥,。在酷暑炎夏,金銀花可清熱,、降溫,、解暑,并對預防夏季小兒痱毒癤腫等病癥也有良好作用,,可單味泡服或加入茶葉中泡服,。
菊花
中醫(yī)認為,中藥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菊花還有明顯的解熱,、降血壓作用,可治療感冒頭痛及肝火上擾引起的目赤腫痛,。暑日用菊花,,不但能解暑,還可治頭暈眼花,、昏厥中暑等癥,。對因暑熱引發(fā)的頭痛、目赤,、瘡癤等,,有治療及預防作用;白菊花,、黃菊花和野菊花三個品種,,可單味泡服或加入茶葉中泡服。
三七花
性涼味甘,,有清熱,、平肝、降壓的功效,。用于高血壓,、頭昏、目眩,、耳鳴,、急性咽喉炎的治療。降血壓,,降血脂,,減肥,生津止渴,,提神補氣,。不建議三七花和其它花茶一起食用,,因為三七花單味食用效果最好,。
西洋參
對因暑熱引發(fā)的口渴、心煩,、多汗及四肢無力有治療及預防作用,。可單味泡服或含服,也可加入茶葉中泡服,。
麥冬
對因暑熱引發(fā)的口干舌燥,、咳嗽有治療及預防作用,可單味泡服或加入茶葉中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