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xué)欣賞面面觀
01
文學(xué)藝術(shù)的先賢先進(jìn)常常提到三個術(shù)語,,創(chuàng)作、批評,、欣賞,,這是文學(xué)藝術(shù)的三鼎足。談創(chuàng)作可以幫助作家,,談批評可以培養(yǎng)批評家,,談欣賞是鼓勵讀者。創(chuàng)作,、批評,、欣賞,都不是孤立的,,可以說它們相應(yīng),、相通,它們的內(nèi)部流著共同的血液,。
雖然如此,,有一種現(xiàn)象卻分明擺在眼前,專心創(chuàng)作的人,,文人相輕,,同行是冤家,往往縮小了我們欣賞的范圍,。批評家給我們許多知識,,許多理論,使我們陷入記問之學(xué),,忘了欣賞,。所以欣賞還是需要自成一足。
作家,、藝術(shù)家都很辛苦,。他們創(chuàng)作不是為了自己,,也不能說是為了批評家,他們是為了讀者,。讀者的欣賞能力也需要提醒,,欣賞的習(xí)慣需要培養(yǎng),欣賞的心得需要鼓勵?,F(xiàn)在對于培養(yǎng)作家鼓勵作家,可以說盡心盡力,,對于讀者卻相當(dāng)冷淡,,相當(dāng)疏忽。這樣下去,,作家會越來越多,,讀者可能越來越少。我們都只能做自己的知音,,都得藏之名山,,傳之后人,情況未免太凄慘了,。
02
說到文學(xué),,先賢主張“文以載道”。文學(xué)是一輛宣傳車,,按照古圣先賢的設(shè)計改變?nèi)诵?,改善社會。到了近代,,革命家,、政治家都抬出“文以載道”的傳統(tǒng),把文學(xué)當(dāng)作宣傳工具,,以文學(xué)鼓動風(fēng)潮,,創(chuàng)造時勢。為了效果,,便獨尊一家,。這個“文統(tǒng)”對讀者的影響太大了,限制了他們的欣賞范圍,,削弱了他們的欣賞能力,。
“文以載道”講實用,“欣賞”和實用并不一致,。有這么一首詩:“棗花似小能成實,,桑葉雖粗解作絲。惟有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睏椈芙Y(jié)棗,桑葉能養(yǎng)蠶,,都有用處,,都很好。牡丹沒有用處,,不好,。這是實用,不是欣賞,,如此這般,,梅蘭都一無足取,實用的態(tài)度如此這般妨礙了欣賞的趣味,,他看不見牡丹玫瑰“好”,,無論如何這是他的損失,也是牡丹玫瑰的不幸,。
出版家劉紹唐本是一名少校,,他說,當(dāng)年國家經(jīng)濟(jì)非常困難,,一對情侶偷閑約會,,女子指著天上一輪明月說:“你看!”男子說:“有什么好看,?還不如一個燒餅,!”燒餅好吃,這是實用,,月亮好看,,這是欣賞,因為月亮不能充饑,,于是古今賞月的詩文變得可笑可恨,?文學(xué)家希望讀者既知道燒餅好吃,也知道月亮好看,,而且能在沒有燒餅可吃的時候仍然能夠發(fā)現(xiàn)月亮好看,。
名導(dǎo)演胡金銓也說過一個故事。勞動營里,,一群接受改造的人干了一天的活兒,,眼看日落西山,要收工了,,某甲對那無限好的夕陽多看了幾眼,,某乙問他:你在想什么?他說:我想荷包蛋,。這兩個小故事的情節(jié)差不多,,只看荷包蛋不看夕陽,,固然不懂得欣賞,看見夕陽,,心里想的是荷包蛋,,也隔著欣賞有一段距離。欣賞是只見夕陽,,只見明月,,哪怕是剎那之間,心里沒有燒餅也沒有荷包蛋,。
宋朝就有人提出一個說法:詩,,好詩,應(yīng)該是水中之月,。天上的月尚且無用,水中之月豈非更沒有用,?南朝的陶弘景隱居山中,,皇上派人傳話,問他在山里看到什么,,他寫了一首詩回答:“山中何所有,,山中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徐志摩那句“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也許脫胎于此。在這首詩,,便是欣賞,。
03
欣賞,除了是“非實用”的,,還得是“非利害”的,。欣賞藝術(shù)的時候心里沒有利害觀念。
利害觀念妨礙欣賞,。石達(dá)開的詩寫得好(有人說,,那幾首詩是別人冒名假托的,但詩總是好詩),,清朝的遺老不能欣賞,。辛稼軒的詞寫得好,但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不能欣賞,。李后主的詞寫得好,,但是明太祖不能欣賞,。蔣介石愛讀《唐詩三百首》,但是對“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不能欣賞,。無他,作品越好,,越對他不利,。
孔夫子談詩,他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說得挺好,,接下去說“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詩可以培養(yǎng)忠臣孝子,,所以詩才有價值,這話就離欣賞很遠(yuǎn)了,。欣賞文學(xué)藝術(shù)的人對于做忠臣孝子并沒有意見,,但是,“悠然見南山”的時候哪有事父事君,,“小紅低唱我吹簫”的時候哪有事父事君,,“醉枕美人膝”的時候哪有事父事君。
這并非從此無父無君了,,欣賞,,只是暫時情趣飽滿,陶然忘機(jī),,不能久駐,。“醉枕美人膝”的后面還有一句“醒握天下權(quán)”,,擔(dān)子放下片刻,,為的是再背起來?!靶蕾p”是一張多次入場券,,你從一首詩、一幅畫或一場音樂會得到的暫時解脫,,以后還可以重溫復(fù)現(xiàn),。這樣的反復(fù)調(diào)劑是人生的一種幸福。只能“醉枕美人膝”,如李后主,,當(dāng)然糟糕,;只知“醒握天下權(quán)”,如成吉思汗,,也很遺憾,。
蘇東坡有一首詩:“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彼路劈S州,,生活水平急速下降,夜晚出門,,手杖敲著亂石走路,,發(fā)出來的聲音有高有低,有輕有重,,坡翁說,,那聲音很好聽。對一個身體并不健康,、拄著拐杖走路的人來說,路上全是亂七八糟的石塊,,當(dāng)然有害無利,,但是坡翁忘了利害,超出利害,,他說他聽見了音樂,。
有一年,臺灣有人寫文章批評一首詩,。這首詩寫夜間看海,,遠(yuǎn)處有點點漁火,很美,。馬上有人寫文章質(zhì)問,,你知道出海捕魚有多危險嗎?你知道夜間捕魚有多困難嗎,?漁家的生活那么苦,,他們?yōu)樯願^斗那么艱難,你倒在這里賞心悅目啦,!這樣一想,,漁火就不能成為海上的風(fēng)景了,能夠當(dāng)風(fēng)景看的東西恐怕也不多了,。這場爭論發(fā)生在上世紀(jì)六十年代,,現(xiàn)在回想,,本土和“非本土”,藝術(shù)品味的分歧,,藝術(shù)見解的摩擦,,那時候已經(jīng)日漸明顯,后來就發(fā)生了鄉(xiāng)土文學(xué)的論戰(zhàn),。
文學(xué)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均受到社會的制約,。單就審美來說,熊熊大火很好看,,可是詩人多贊美晚霞,。海嘯也很好看,可是詩人多贊美錢塘江潮,。但是,,如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不準(zhǔn)欣賞,,說太封建,;如果“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guān)”也要不得,,是迷信,;“細(xì)數(shù)落花因坐久,閑尋芳草得歸遲”說浪費光陰,,這就過分了,。
04
欣賞與現(xiàn)實的判斷、批評不同,。很多人以批評判斷的態(tài)度接近文藝作品,,自己又沒有受過批評訓(xùn)練,白白錯過了欣賞的機(jī)會,。
有兩個成語,,一個“買櫝還珠”,一個“墮甑不顧”,?!百I櫝還珠”的故事,說一個人買了一顆珍珠,,珍珠盛在木頭制作的盒子里,,盒子很精巧,雕刻得很漂亮,,買珠的人愛上了盒子,,付過錢以后只帶走盒子,不要珍珠。世人大多批判這個買主太笨了,!如果換個角度來欣賞,,這個人全神貫注地“欣賞”盒子,忘其所以,,也算一則佳話,。
另一個故事“墮甑不顧”?!瓣怠笔且环N陶器,,可以蒸飯蒸菜。有人買了一個甑,,自己背著走,,甑掉在地上摔碎了也照樣往前走,沒有回頭看一看,,好像什么事情也沒發(fā)生,。他說,甑已跌碎了,,回頭看又有什么用,?大家都稱贊這個人灑脫,有決斷,,很欣賞他,。如果換個角度呢,你怎么不好好背著,,反讓它摔碎了,?太不愛惜物力了。既然摔碎了,,也該把碎片收拾一下,免得妨礙別人走路,,怎么可以不管不顧,?這樣一想,欣賞的趣味也就無影無蹤了,。
記得有人曾經(jīng)反對把人分成好的壞的,。他認(rèn)為人只有兩種,一種是有趣的,,一種是乏味的,。區(qū)分好壞,是批判,;有趣或者無趣,,是欣賞。《水滸傳》講道,,魯智深出家失敗,,佛門弟子衡量得失利害,認(rèn)為他是個壞和尚,,一般讀者看他倒是一個有趣的人物,。在唐詩里面,“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我們很欣賞,,若是做丈夫的看到了,可能別是一番滋味,。貞婦烈女,,對外來的誘惑應(yīng)該斷然拒絕,怎么可以這樣不干脆,?
有一個故事,,我不知道出處。冬天,,一場大雪之后,,一個有錢人請朋友一起賞雪??囱┚耙乙曇伴_闊的地方,,那地方當(dāng)然很冷,主人要在四周安排火盆火爐,,布置一個臨時的暖房,。主人客人一面喝酒一面作詩,稱贊雪景很美,,這樣的好雪應(yīng)該多下幾場,。他們飲酒作樂當(dāng)然有人伺候,旁邊那位聽差的忍不住了,。聽差的是窮人,,知道窮人吃不飽穿不暖,冬天的日子難過,,每年三九寒冬都有人凍死,,所謂“路有凍死骨”嘛!他大罵這一桌賞雪的人沒心肝,,“你們作的詩都是狗屁,!”
聽差的是個有趣的人物,所以這個故事能流傳下來,。故事到此為止,,沒有告訴我們后事如何,。主人還要這樣的人聽差嗎?一定是開除了,。這個聽差的以后怎么生活呢,?他有這樣的“前科”,還有哪個員外哪個老爺用他,?來年冬天,,他的孩子會不會成了凍死骨?這樣一想就沉重了,。貧富不均的現(xiàn)象,,貧富對立的情緒,怎樣才可以改變,?批判來了,,把欣賞趕走了。
05
最后說一句,,欣賞,,并不在乎他欣賞的對象是真是假,是合理還是荒謬,,考據(jù),,求證,邏輯推理,,對欣賞并不重要。有一位攝影家告訴我,,他拍的月亮,,其實都是太陽,,他要經(jīng)營的是美感經(jīng)驗,,不是天文現(xiàn)象,。
胡適之批評中國詩詞,,舉了一個例子:寫詞的人先說他的窗子是明亮的,“鎖窗明”,,后來改成“鎖窗幽”,,窗子變成黑的了,,到底他的窗子是明亮的還是黑暗的?胡先生有考據(jù)癖,,以考據(jù)說詩,,障礙就產(chǎn)生了,。就欣賞而論,窗黑有黑的好處,,窗明有明的好處,,不必拘泥,。
胡先生的這番議論,使我聯(lián)想到謝家的詠絮之才,。賞雪的時候,,謝家老爺子要他的子侄描述雪景,他的侄子說下雪像空中撒下鹽來,,他的女兒說下雪像風(fēng)把柳絮吹起來,謝老爺子立刻評定“飛絮”得勝,,后世也沒有異議,可是,,撒鹽和飄絮是兩種不一樣的雪,那天在謝府,,外面下的究竟是哪一種雪呢?你認(rèn)為重要還是不重要,?
就欣賞而論,,這些都不重要,。欣賞的時候,,渾然忘我,陶然忘機(jī),,心無掛礙,色不異空,。可以納萬境,,也可以無一物。這時候,,誰管你的窗子到底是明的還是暗的,誰還管那天晚上和尚到底推門還是敲門,?誰管你夜半打不打鐘?誰管你阿房宮蓋成了沒有,?誰管你周瑜有沒有在這里打仗?誰管你比目魚一只眼還是兩只眼,?誰管你鴛鴦到底是不是一塊兒死?只要能得到美感,,海可枯,,石可爛,山可移,,天可老。只要能得到美感,,丁公可以化鶴,莊周可以化蝶,,老子頭上可以冒紫氣。面對文學(xué)藝術(shù),,要親近無可名之形,容納不可能之事,,體會不可說的話,。你擁護(hù)薛寶釵,他擁護(hù)林黛玉,,兩個人爭吵起來,還打了一架,,何苦,?你想,如果只有一個薛寶釵,,或者只有一個林黛玉,如何成為《紅樓夢》,?
就欣賞而論,創(chuàng)作是為了欣賞,,批評是為了幫助欣賞,。作家是做菜的,讀者是吃菜的,,做菜的辛苦,吃菜的以逸待勞,,受比施有福。有福要知道怎么享,,美食家不偏食,中國五大菜系都是好菜,。來到紐約,更知道各民族都有好菜,。
06
所以,,“接天蓮葉無窮碧”,,好,!“留得殘荷聽雨聲”,,也很好?!叭f紫千紅總是春”,很美,,“一片花飛減卻春”,,也很有味道?!按旱饺碎g草木知”,、“春花秋月何時了”,都說到我心里去了,。“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相反也相成,。
這些年,,由于種種原因,,讀者的審美能力退步了,,讀者的欣賞空間割裂了,所以文學(xué)的版圖也縮小了。希望有心人從這些地方幫助讀者,,再由讀者去享受文學(xué),,幫助文學(xué)。
本文節(jié)選自

《桃花流水杳然去》作者: 王鼎鈞 出版社: 商務(wù)印書館 出版年: 2014-5
01
文學(xué)藝術(shù)的先賢先進(jìn)常常提到三個術(shù)語,,創(chuàng)作、批評,、欣賞,,這是文學(xué)藝術(shù)的三鼎足。談創(chuàng)作可以幫助作家,,談批評可以培養(yǎng)批評家,,談欣賞是鼓勵讀者。創(chuàng)作,、批評,、欣賞,都不是孤立的,,可以說它們相應(yīng),、相通,它們的內(nèi)部流著共同的血液,。
雖然如此,,有一種現(xiàn)象卻分明擺在眼前,專心創(chuàng)作的人,,文人相輕,,同行是冤家,往往縮小了我們欣賞的范圍,。批評家給我們許多知識,,許多理論,使我們陷入記問之學(xué),,忘了欣賞,。所以欣賞還是需要自成一足。
作家,、藝術(shù)家都很辛苦,。他們創(chuàng)作不是為了自己,,也不能說是為了批評家,他們是為了讀者,。讀者的欣賞能力也需要提醒,,欣賞的習(xí)慣需要培養(yǎng),欣賞的心得需要鼓勵?,F(xiàn)在對于培養(yǎng)作家鼓勵作家,可以說盡心盡力,,對于讀者卻相當(dāng)冷淡,,相當(dāng)疏忽。這樣下去,,作家會越來越多,,讀者可能越來越少。我們都只能做自己的知音,,都得藏之名山,,傳之后人,情況未免太凄慘了,。
02
說到文學(xué),,先賢主張“文以載道”。文學(xué)是一輛宣傳車,,按照古圣先賢的設(shè)計改變?nèi)诵?,改善社會。到了近代,,革命家,、政治家都抬出“文以載道”的傳統(tǒng),把文學(xué)當(dāng)作宣傳工具,,以文學(xué)鼓動風(fēng)潮,,創(chuàng)造時勢。為了效果,,便獨尊一家,。這個“文統(tǒng)”對讀者的影響太大了,限制了他們的欣賞范圍,,削弱了他們的欣賞能力,。
“文以載道”講實用,“欣賞”和實用并不一致,。有這么一首詩:“棗花似小能成實,,桑葉雖粗解作絲。惟有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睏椈芙Y(jié)棗,桑葉能養(yǎng)蠶,,都有用處,,都很好。牡丹沒有用處,,不好,。這是實用,不是欣賞,,如此這般,,梅蘭都一無足取,實用的態(tài)度如此這般妨礙了欣賞的趣味,,他看不見牡丹玫瑰“好”,,無論如何這是他的損失,也是牡丹玫瑰的不幸,。
出版家劉紹唐本是一名少校,,他說,當(dāng)年國家經(jīng)濟(jì)非常困難,,一對情侶偷閑約會,,女子指著天上一輪明月說:“你看!”男子說:“有什么好看,?還不如一個燒餅,!”燒餅好吃,這是實用,,月亮好看,,這是欣賞,因為月亮不能充饑,,于是古今賞月的詩文變得可笑可恨,?文學(xué)家希望讀者既知道燒餅好吃,也知道月亮好看,,而且能在沒有燒餅可吃的時候仍然能夠發(fā)現(xiàn)月亮好看,。
名導(dǎo)演胡金銓也說過一個故事。勞動營里,,一群接受改造的人干了一天的活兒,,眼看日落西山,要收工了,,某甲對那無限好的夕陽多看了幾眼,,某乙問他:你在想什么?他說:我想荷包蛋,。這兩個小故事的情節(jié)差不多,,只看荷包蛋不看夕陽,,固然不懂得欣賞,看見夕陽,,心里想的是荷包蛋,,也隔著欣賞有一段距離。欣賞是只見夕陽,,只見明月,,哪怕是剎那之間,心里沒有燒餅也沒有荷包蛋,。
宋朝就有人提出一個說法:詩,,好詩,應(yīng)該是水中之月,。天上的月尚且無用,水中之月豈非更沒有用,?南朝的陶弘景隱居山中,,皇上派人傳話,問他在山里看到什么,,他寫了一首詩回答:“山中何所有,,山中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徐志摩那句“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也許脫胎于此。在這首詩,,便是欣賞,。
03
欣賞,除了是“非實用”的,,還得是“非利害”的,。欣賞藝術(shù)的時候心里沒有利害觀念。
利害觀念妨礙欣賞,。石達(dá)開的詩寫得好(有人說,,那幾首詩是別人冒名假托的,但詩總是好詩),,清朝的遺老不能欣賞,。辛稼軒的詞寫得好,但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不能欣賞,。李后主的詞寫得好,,但是明太祖不能欣賞,。蔣介石愛讀《唐詩三百首》,但是對“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不能欣賞,。無他,作品越好,,越對他不利,。
孔夫子談詩,他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說得挺好,,接下去說“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詩可以培養(yǎng)忠臣孝子,,所以詩才有價值,這話就離欣賞很遠(yuǎn)了,。欣賞文學(xué)藝術(shù)的人對于做忠臣孝子并沒有意見,,但是,“悠然見南山”的時候哪有事父事君,,“小紅低唱我吹簫”的時候哪有事父事君,,“醉枕美人膝”的時候哪有事父事君。
這并非從此無父無君了,,欣賞,,只是暫時情趣飽滿,陶然忘機(jī),,不能久駐,。“醉枕美人膝”的后面還有一句“醒握天下權(quán)”,,擔(dān)子放下片刻,,為的是再背起來?!靶蕾p”是一張多次入場券,,你從一首詩、一幅畫或一場音樂會得到的暫時解脫,,以后還可以重溫復(fù)現(xiàn),。這樣的反復(fù)調(diào)劑是人生的一種幸福。只能“醉枕美人膝”,如李后主,,當(dāng)然糟糕,;只知“醒握天下權(quán)”,如成吉思汗,,也很遺憾,。
蘇東坡有一首詩:“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彼路劈S州,,生活水平急速下降,夜晚出門,,手杖敲著亂石走路,,發(fā)出來的聲音有高有低,有輕有重,,坡翁說,,那聲音很好聽。對一個身體并不健康,、拄著拐杖走路的人來說,路上全是亂七八糟的石塊,,當(dāng)然有害無利,,但是坡翁忘了利害,超出利害,,他說他聽見了音樂,。
有一年,臺灣有人寫文章批評一首詩,。這首詩寫夜間看海,,遠(yuǎn)處有點點漁火,很美,。馬上有人寫文章質(zhì)問,,你知道出海捕魚有多危險嗎?你知道夜間捕魚有多困難嗎,?漁家的生活那么苦,,他們?yōu)樯願^斗那么艱難,你倒在這里賞心悅目啦,!這樣一想,,漁火就不能成為海上的風(fēng)景了,能夠當(dāng)風(fēng)景看的東西恐怕也不多了,。這場爭論發(fā)生在上世紀(jì)六十年代,,現(xiàn)在回想,,本土和“非本土”,藝術(shù)品味的分歧,,藝術(shù)見解的摩擦,,那時候已經(jīng)日漸明顯,后來就發(fā)生了鄉(xiāng)土文學(xué)的論戰(zhàn),。
文學(xué)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均受到社會的制約,。單就審美來說,熊熊大火很好看,,可是詩人多贊美晚霞,。海嘯也很好看,可是詩人多贊美錢塘江潮,。但是,,如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不準(zhǔn)欣賞,,說太封建,;如果“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guān)”也要不得,,是迷信,;“細(xì)數(shù)落花因坐久,閑尋芳草得歸遲”說浪費光陰,,這就過分了,。
04
欣賞與現(xiàn)實的判斷、批評不同,。很多人以批評判斷的態(tài)度接近文藝作品,,自己又沒有受過批評訓(xùn)練,白白錯過了欣賞的機(jī)會,。
有兩個成語,,一個“買櫝還珠”,一個“墮甑不顧”,?!百I櫝還珠”的故事,說一個人買了一顆珍珠,,珍珠盛在木頭制作的盒子里,,盒子很精巧,雕刻得很漂亮,,買珠的人愛上了盒子,,付過錢以后只帶走盒子,不要珍珠。世人大多批判這個買主太笨了,!如果換個角度來欣賞,,這個人全神貫注地“欣賞”盒子,忘其所以,,也算一則佳話,。
另一個故事“墮甑不顧”?!瓣怠笔且环N陶器,,可以蒸飯蒸菜。有人買了一個甑,,自己背著走,,甑掉在地上摔碎了也照樣往前走,沒有回頭看一看,,好像什么事情也沒發(fā)生,。他說,甑已跌碎了,,回頭看又有什么用,?大家都稱贊這個人灑脫,有決斷,,很欣賞他,。如果換個角度呢,你怎么不好好背著,,反讓它摔碎了,?太不愛惜物力了。既然摔碎了,,也該把碎片收拾一下,免得妨礙別人走路,,怎么可以不管不顧,?這樣一想,欣賞的趣味也就無影無蹤了,。
記得有人曾經(jīng)反對把人分成好的壞的,。他認(rèn)為人只有兩種,一種是有趣的,,一種是乏味的,。區(qū)分好壞,是批判,;有趣或者無趣,,是欣賞。《水滸傳》講道,,魯智深出家失敗,,佛門弟子衡量得失利害,認(rèn)為他是個壞和尚,,一般讀者看他倒是一個有趣的人物,。在唐詩里面,“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我們很欣賞,,若是做丈夫的看到了,可能別是一番滋味,。貞婦烈女,,對外來的誘惑應(yīng)該斷然拒絕,怎么可以這樣不干脆,?
有一個故事,,我不知道出處。冬天,,一場大雪之后,,一個有錢人請朋友一起賞雪??囱┚耙乙曇伴_闊的地方,,那地方當(dāng)然很冷,主人要在四周安排火盆火爐,,布置一個臨時的暖房,。主人客人一面喝酒一面作詩,稱贊雪景很美,,這樣的好雪應(yīng)該多下幾場,。他們飲酒作樂當(dāng)然有人伺候,旁邊那位聽差的忍不住了,。聽差的是窮人,,知道窮人吃不飽穿不暖,冬天的日子難過,,每年三九寒冬都有人凍死,,所謂“路有凍死骨”嘛!他大罵這一桌賞雪的人沒心肝,,“你們作的詩都是狗屁,!”
聽差的是個有趣的人物,所以這個故事能流傳下來,。故事到此為止,,沒有告訴我們后事如何,。主人還要這樣的人聽差嗎?一定是開除了,。這個聽差的以后怎么生活呢,?他有這樣的“前科”,還有哪個員外哪個老爺用他,?來年冬天,,他的孩子會不會成了凍死骨?這樣一想就沉重了,。貧富不均的現(xiàn)象,,貧富對立的情緒,怎樣才可以改變,?批判來了,,把欣賞趕走了。
05
最后說一句,,欣賞,,并不在乎他欣賞的對象是真是假,是合理還是荒謬,,考據(jù),,求證,邏輯推理,,對欣賞并不重要。有一位攝影家告訴我,,他拍的月亮,,其實都是太陽,,他要經(jīng)營的是美感經(jīng)驗,,不是天文現(xiàn)象,。
胡適之批評中國詩詞,,舉了一個例子:寫詞的人先說他的窗子是明亮的,“鎖窗明”,,后來改成“鎖窗幽”,,窗子變成黑的了,,到底他的窗子是明亮的還是黑暗的?胡先生有考據(jù)癖,,以考據(jù)說詩,,障礙就產(chǎn)生了,。就欣賞而論,窗黑有黑的好處,,窗明有明的好處,,不必拘泥,。
胡先生的這番議論,使我聯(lián)想到謝家的詠絮之才,。賞雪的時候,,謝家老爺子要他的子侄描述雪景,他的侄子說下雪像空中撒下鹽來,,他的女兒說下雪像風(fēng)把柳絮吹起來,謝老爺子立刻評定“飛絮”得勝,,后世也沒有異議,可是,,撒鹽和飄絮是兩種不一樣的雪,那天在謝府,,外面下的究竟是哪一種雪呢?你認(rèn)為重要還是不重要,?
就欣賞而論,,這些都不重要,。欣賞的時候,,渾然忘我,陶然忘機(jī),,心無掛礙,色不異空,。可以納萬境,,也可以無一物。這時候,,誰管你的窗子到底是明的還是暗的,誰還管那天晚上和尚到底推門還是敲門,?誰管你夜半打不打鐘?誰管你阿房宮蓋成了沒有,?誰管你周瑜有沒有在這里打仗?誰管你比目魚一只眼還是兩只眼,?誰管你鴛鴦到底是不是一塊兒死?只要能得到美感,,海可枯,,石可爛,山可移,,天可老。只要能得到美感,,丁公可以化鶴,莊周可以化蝶,,老子頭上可以冒紫氣。面對文學(xué)藝術(shù),,要親近無可名之形,容納不可能之事,,體會不可說的話,。你擁護(hù)薛寶釵,他擁護(hù)林黛玉,,兩個人爭吵起來,還打了一架,,何苦,?你想,如果只有一個薛寶釵,,或者只有一個林黛玉,如何成為《紅樓夢》,?
就欣賞而論,創(chuàng)作是為了欣賞,,批評是為了幫助欣賞,。作家是做菜的,讀者是吃菜的,,做菜的辛苦,吃菜的以逸待勞,,受比施有福。有福要知道怎么享,,美食家不偏食,中國五大菜系都是好菜,。來到紐約,更知道各民族都有好菜,。
06
所以,,“接天蓮葉無窮碧”,,好,!“留得殘荷聽雨聲”,,也很好?!叭f紫千紅總是春”,很美,,“一片花飛減卻春”,,也很有味道?!按旱饺碎g草木知”,、“春花秋月何時了”,都說到我心里去了,。“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相反也相成,。
這些年,,由于種種原因,,讀者的審美能力退步了,,讀者的欣賞空間割裂了,所以文學(xué)的版圖也縮小了。希望有心人從這些地方幫助讀者,,再由讀者去享受文學(xué),,幫助文學(xué)。
本文節(jié)選自

《桃花流水杳然去》作者: 王鼎鈞 出版社: 商務(wù)印書館 出版年: 2014-5
編輯: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