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拍攝秋天的風(fēng)景,,因為秋天會呈現(xiàn)出油畫般的色彩,。
藍天,、白云、黃葉子,,這樣的場景,誰不喜歡呢,?
本期點評,,侍墨精選一組具有代表性的粉絲照片,,進行有針對的點評。
圖1,,照片來自粉絲“安a好”,。
侍墨點評一:
這張照片挺有意思。
古建筑的房頂上,,落了一只鳥,,飛著另一只鳥。
落在建筑物上的那只鳥腿那么短,,看著挺像鴿子,。
飛起來的那只鳥翅膀那么長,看著不太像鴿子,。
一靜一動,,相映成趣。
圖1-2
不過,,這張照片有一個很不明顯的問題,,就是基礎(chǔ)線沒端平。
建筑物的立柱正好位于照片中央,。
是可以用來當(dāng)成橫平豎直的參考線的,。
上圖就是校正之后的效果,您可以和原圖對比一下,。
圖2,,照片來自粉絲“古都一閑人”。
侍墨點評二:
這張照片拍攝的也挺有意思,,一張照片里有兩只飛鳥,。
近處的這只,好像是燕子,。
這只燕子,,為照片增色不少。
用燕子,,對岸的白塔,,和建筑物的房頂尖角,,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構(gòu)圖。
如下圖所示,。
圖2-2
但是呢,,這張照片的水平線也沒端平。
大概是用左側(cè)的柱子,,當(dāng)成豎線參考了吧,?
可是,邊角的畫面元素是會出現(xiàn)透視變形的,,用變形的豎線當(dāng)成參考線,,照片肯定是歪的。
那么,,水平線在哪里呢,?
在對面呀!
對面的水岸線就是水平線,。
您仔細(xì)看,,水岸線是左低右高的,不平,。
圖2-3
根據(jù)照片的內(nèi)容,,侍墨給出的修改建議是:
1、首先把水平線端平了,。這是拍攝照片的基礎(chǔ),。
2、左側(cè)的柱子和左上角的房屋尖角,,其實是多余的,。拍照的時候就不要入鏡了。
用一個房屋尖角,,與燕子和白塔,,組成三角形就夠了。
圖3,,照片來自粉絲“果慕卉Ep”,。
侍墨點評三:
這張農(nóng)耕照片的色彩很好,有油畫般的感覺,。
地面上覆蓋的塑料薄膜反光,,正好襯托出了農(nóng)民們忙碌的身影。
不過,,這張照片的基礎(chǔ)線也沒找正,。
橫平豎直,橫線應(yīng)該是對面的田壟,;豎線應(yīng)該是位于照片中間的那根電線桿,。
圖3-2
上圖是我校正之后的效果,,您可以對比一下原圖。
橫平豎直是基礎(chǔ),。無論豎線是否明顯,,一定要找照片中間的景物作為參考。
因為,,照片邊角的景物會有透視變形,。
用變形的景物作為基礎(chǔ)線的參考,是不對的,。
圖4,,照片來自粉絲“黃一一7c”,。
侍墨點評四:
這張照片也犯了相同的錯誤,。
照片中,雖然沒有很明顯的橫線,,但是豎線卻有不少,。
那么,哪一根才是照片的基礎(chǔ)線呢,?
當(dāng)然是位于照片中央的那根燈桿了,。
圖4-2
這張照片中的云彩很漂亮,用云彩作為視覺引導(dǎo)線,,呼應(yīng)下邊的高架橋,,上下都是引導(dǎo)線,可以拍攝出縱深感,。
不過,,云臺上邊天空的空白區(qū)域有點多。
與其讓天空就那么空著,,不如把鏡頭往下挪,。
地面燈火闌珊的,為啥不多拍點呢,?
圖4-3
侍墨的修改建議是:
1,、一定要找到正確的基礎(chǔ)線。橫平豎直是基礎(chǔ)啊,,基礎(chǔ)線不正,,照片整個歪,再好看也是廢片,。
2,、減少云彩上邊的空白區(qū)域。鏡頭往下挪,,多拍地面,,讓構(gòu)圖更加緊湊,。
圖5,照片來自粉絲“Zeng Jianbin”,。
侍墨點評五:
這張照片和上一張照片有相似的地方,。
就是烏云上方,天空的空白區(qū)域,。
其實這個烏云上面是有一些淡粉色的云彩的,。
這些淡粉色的云彩,形成了很不明顯的放射狀線條,。
因為顏色太淺,,所以看上去就像烏云上邊是空白區(qū)域一樣。
圖5-2
對于不明顯的云彩,,其實也是可以刪減的,。
畢竟攝影重點還是在地面的燈火闌珊。
而且為了表現(xiàn)出地面的燈光,,這位粉絲拍攝的時候還使用了小光圈,。
路燈都拍攝出了星芒的效果。
不過,,左下角有一個三角形的東西,,不知道是什么。
應(yīng)該是亂入畫面的,。
拍攝的時候應(yīng)該避開,。
圖6,照片來自粉絲“旅途過客rgy1n”,。
侍墨點評六:
秋天的顏色就是好看,,如果單獨看這張照片的顏色,確實是呈現(xiàn)出了油畫般的色彩,。
不過,,左側(cè)這兩棵茂盛的大樹,畫面占比最大,,很明顯喧賓奪主了,。
這張照片的攝影主體,是左邊的大樹嗎,?
顯然不是,。
圖6-2
這張照片的攝影主體,是對岸三三兩兩拍照的人們,。
有人物出現(xiàn)在畫面里,,人物肯定是視覺中心呀。
所以,岸邊的大樹是攝影陪體,。
是陪體,,就不能過分搶鏡。
侍墨給出來的修改建議是,,避開大樹,。
天空陰云密布,也屬于“光板天”的一種,。用上邊的枯枝作為攝影前景,,來點綴天空是對的。
岸邊的大樹搶鏡,,那就把拍攝機位往右挪一些,,避開這兩棵大樹。
也可以稍微帶一點點樹冠邊緣的枝葉,。
這樣,,對岸的人影就非常醒目了。
圖7
拍攝秋天的風(fēng)景,,變黃的樹葉是必拍項目,。
拍樹葉,,肯定是繞不開承載樹葉的樹枝,。
樹葉子是黃色的,但是樹枝卻是黑褐色的,,這些黑褐色的樹枝表現(xiàn)在照片中,,就是各種橫七豎八的線條。
如果安排不好這些線條,,畫面就太亂了,。
圖7-2
拍攝秋天的風(fēng)景,用樹枝和樹葉作為攝影前景,,是很常見的拍攝方式,。
如果攝影前景又多又厚,那么樹枝和樹葉肯定特別多,,照片中就會多出來很多亂七八糟的各種線條,。
影響美感。
所以,,攝影前景一定要“輕薄”一點,。
圖8,照片來自粉絲“快樂的柿子”,。
侍墨點評七:
這張照片的攝影主體是遠(yuǎn)處的大山,。天空是真的純凈,藍的都沒一片云彩。
所以,,用前景中的樹葉子彌補“光板天”,,是一個很好的拍攝思路。
如果用上邊的樹葉,,再加上下邊的樹冠,,是可以組合成一個不規(guī)則的圖形的。
用綠植作為前景框架構(gòu)圖,,是可以突出和強調(diào)攝影主體的,。
美中不足的是,照片的下邊有很多灰色的樹干,,這些樹干也是線條,。
前景中的線條太多,是會影響美感的,。
因此,,侍墨建議,把鏡頭抬高一點再拍,。
避開下邊的樹干,,上邊的葉子還可以多拍一點。
用樹冠和上邊的葉子組合成框架構(gòu)圖,。
拍攝效果如下圖所示,。
圖9
框架構(gòu)圖的框架有很多形態(tài),可以是前景框架,,也可以是背景框架,;可以是半包圍的框架,也可以是完全封口的框架,;可以是有規(guī)則的圖形,,也可以是由畫面元素組合而成的圖形。
總之,,框架構(gòu)圖靈活多變,,非常適合風(fēng)景拍攝。
圖10,,照片來自粉絲“今天”,。
侍墨點評八:
這張照片的拍攝思路值得稱贊。利用橋上欄桿的“窟窿眼”,,作為前景框架構(gòu)圖,,把對岸的景物圈在其中,是可以強調(diào)攝影主體的,。
而且,,橫平豎直等金屬線都找對了——對面的水岸線就是水平線,;高樓大廈都是豎直線。
岸邊的水草還是引導(dǎo)線,。
美中不足的是,,拍攝時的光線比較強。
作為框架的欄桿,,和遠(yuǎn)處的高樓,,都亮的發(fā)白……過曝了。
拍攝風(fēng)景,,應(yīng)該避開中午光線最強的時間段,;清晨和傍晚的光線最柔和,適合拍照片,。
圖10-2
本期攝影點評,,侍墨給您帶來5句攝影口訣:
橫平豎直是基礎(chǔ),避免變形看中間,;
前景不能多又厚,,輕薄前景才好看;
天空光板,,要么前景補充,,要么多拍地面;
有框架要用起來,,幾何圖形更有美感,;
早晚拍照光線暖,避開強光時間段,。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