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是神秘的,縱橫的山脈,,密布的河網(wǎng)和遠古的傳說,,記錄了華夏幾千年悠久文明的里耶秦簡,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老司城,,以及趕尸,、整蠱等在電影中出現(xiàn)的驚悚場景,讓無數(shù)人對那一方土地充滿好奇,。
在湘西這塊土地上還有一種神奇的石頭——孔石,。
這種湘西的土地上獨有的天然奇石,以質(zhì)地清潤,石質(zhì)穩(wěn)定,,洞眼滿布,,紋理褶皺,,姿態(tài)奇絕,,富于變化,而顯得彌顯珍貴,,顏色以青灰,、銀灰為主,,偶有土黃,、深紅、晶白等色夾于石層之間,,是以“瘦,,皺,漏,,透”這一傳統(tǒng)賞石標準下的代表石種,,甫一面世,即受到國內(nèi)外賞石界的關(guān)注,,目前已成功躋身于中國一流造型石的行列,,正日益點綴著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
孔石是距今5億年遠的寒武紀時期產(chǎn)生的石頭,,那時的湘西是莽莽的群山,,后來由于地殼劇烈運動,自然界化學反應(yīng)加上熱脹冷縮的物理風化作用,,成片成片的山脈塌陷了,,雨水和河流的沖擊,高落差及水勢分流匯聚,,強力的切割侵蝕,,使湘西大地溪流密布,溝谷縱橫,,為形成特殊質(zhì)地的山脈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提供了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
幾十億年復雜漫長的地理變化,,將各種奇特的造型山石和高水洗度彩卵石隱匿在湘西自治州瀘溪縣,、鳳凰縣等武陵山片區(qū),在那些不通山路的深山密林之中,,神秘的湘西孔石就像質(zhì)樸無暇的美女,,帶著神秘的面紗藏在云霧繚繞的大山中,,等待著有慧眼的人們?nèi)グl(fā)現(xiàn),等待著識寶的人們?nèi)バ蕾p,。
湘西孔石之奇,,奇在哪里,?
帶著對孔石的好奇,,我走進湘西州觀賞石研究會與吉首大學合作的湘西武陵石展覽館,。
該會會長楊長嵩介紹說,湘西孔石曾用武陵穿孔石,、龍骨石,、紫玲瓏等名稱,湘西賞石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了藝術(shù)的萌芽,,從湘西州龍山縣里耶秦簡考古出土的粗糙石器,,瀘溪縣浦市古鎮(zhèn)下灣考古出土的玉璜、玉玦等文物,,我們就可以推斷,,賞石遠古時已經(jīng)濫觴,源遠流長的賞石藝術(shù)發(fā)展到上世紀80年代,,玩賞本地石種漸成湘西人的風尚,。迄今為止,無論是奇石資源,、石種特色還是奇石市場,、賞石人才,都在全國石界具有一定影響,,目前湘西武陵石從業(yè)人員有數(shù)百人,,受邀組圖參加國內(nèi)各大石展數(shù)百次,參展獲獎作品上千件,。
2019年11月下旬,,新成立的湘西州武陵石研究學會第一次組團參第十二屆加中國(重慶)萬石博覽會賞石藝術(shù)精品大獎賽,在這項全國最具影響力之一的大型觀賞石博覽會中,,收獲5金8銀9銅,,其中湘西州的代表石種湘西孔石《瓊樓仙閣》榮獲賽事最高獎“中華盛世十大名石”獎。
2020年12月2日至6日,,在由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指導的第十三屆中國(重慶)萬石博覽會上,,此次參展觀賞石達1200余方,,湘西孔石摘得展會上20項最高獎中的5項,,金獎20余項,。在全國20多個參展團體中,獲獎級別和數(shù)量均名列前茅,。湘西州觀賞石研究會還被博覽會組委會授予最佳組織獎,。
令人矚目的湘西孔石從此真正走上了中國名石的大舞臺。
看著展館中琳瑯滿目的奇異石頭,,我不由驚嘆湘西孔石的神奇,。
十八洞
湘西孔石之神奇,奇在人工無法復制,,布滿孔眼,,鬼斧神工,巧奪天工,,極富美感,。比如這方名為十八洞的孔石屬純天然奇石,無任何人工干涉外形,。其層次分明,,平衡協(xié)調(diào),。石形古樸,守拙內(nèi)斂,。三層孔洞,,明暗透閉,,畫面的豐滿有度,,布局合理奇巧。天然造就的十八個明洞暗洞,,與習總書記的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村名驚人的巧合,??芍^天下喜逢盛世,祥瑞應(yīng)運而生,。
孤禽
湘西孔石之神奇,,奇在形狀獨特,大小不一,,紋理清晰,,色彩各異,具有詩情畫意,。比如題名為孤禽的孔石,,通體青黝,,紋理遍布。整體張弛有度,,平衡協(xié)調(diào),五面可觀,。右略顯厚重然孔洞若現(xiàn),,向左伸出一懸臺,跳脫而不突兀,。臺棲孤禽,,“靜立身微聳,驚窺首略回”,。喙略挑,,白眼嘲天。靜賞此石,,回味人生,不由感慨萬千,,悲欣交集,。
此石既是摩詰居士的詩中有畫,又是山人遺墨“孤禽圖”之畫中有詩,。有人贊曰,,孤禽曾饒舌,孔石永不言,。置之百姓家,,雅室別洞天,。
乘風破浪
湘西孔石之奇 ,,奇在是大自然的瑰寶,獨一無二,,吸引著崇尚自然,,至真至美的人們。在湘西武陵石展覽館有一塊堪稱舉世無雙的絕版孔石,,這塊題名為“乘風破浪”的孔石長162厘米,,寬30厘米,高50厘米,,重達158公斤,可謂孔石之最,。此石整體自然造型如一艘豪華游輪,,接近靈璧石的蒼古之色,有具有沉穩(wěn)厚重之態(tài),,形態(tài)各異的洞孔如船窗,、門、房,、廊,,如船形的石結(jié)構(gòu)自左自右層層而上,似有延伸而出的甲板,,堅實的船殼支撐起船體的骨架,、桅桿……如此精品,不僅形狀壯闊,,氣勢恢宏,,還具有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吉祥寓意,,可謂藏賞皆宜的世之精品,,據(jù)說2008年有買家曾出400萬的價格欲購得這塊石頭,但收藏者本著最具代表性,,藝術(shù)價值的湘西孔石資源留在本地的原則不肯出讓,,故今天來湘西的人們還可以一睹這方石頭的神奇風采。
數(shù)著石頭上128個貫穿孔,,我驚異于形如航行巨輪的石頭,,覺得每一個石孔都有一個傳奇的故事,書寫著湘西大地的神奇,;用眼睛追蹤著玲瓏精細的的線條,,我就像撫摸遠古的歷史,從原始人石與火的時代到今天日新月異的科技發(fā)展,,這塊來自大山深處的石頭,,歷經(jīng)歲月波濤的滄桑,,雖然看上去千瘡百孔,,但是每一道年輪刻下的印記,卻如同一首歌,,讓每一個觀賞的人感慨萬千,。
湘西孔石之奇,奇在賞石的人與石頭有緣分,,你才可以發(fā)現(xiàn)石頭,,欣賞到石頭之美,這如同有慧眼的人可以通過一塊璞玉發(fā)現(xiàn)美玉一樣,。否則你永遠無法真正擁有孔石,。楊長嵩會長就有過這樣一次化腐朽為神奇的經(jīng)歷,有一方看上去很普通的石頭,,他得到之后給石友們看,,很多人都覺得太平常了,如果做佛頭,,頭部又太扁平,,如果作山造型,石頭又不突兀,,沒有什么價值,,他放在家中反復觀看把玩,有一天他突然發(fā)現(xiàn)這方普通的石頭不就是一只鱖魚嗎,?有了這個想法之后,,似乎頓悟,他馬上發(fā)現(xiàn)了扁平的部分如同魚頭,,眼睛和魚鰭清晰可見,,橢圓細長的身體上細細的石紋活脫脫的就是魚鱗,越看越像鱖魚從他的想象中游了出來,。他將這方題名為“鱖魚”的石頭再次展現(xiàn)給石友看時,人們問他如何尋得這樣一方天然之作的精品孔石,,他笑而不答。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就看人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對于欣賞孔石的人來說,,這句話同樣適用,,如果想了解自然界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饋贈,想探尋的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和歲月的變遷,,我們不妨從一方孔石來看神秘的湘西,,因為那些石頭上的孔洞是一張張歌唱的嘴唇,正低呤婉轉(zhuǎn)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我們只有親自諦聽,,才能領(lǐng)略孔石的千種風韻。
羅并鄉(xiāng)(右)和楊長嵩合影
【作家簡介】羅并鄉(xiāng),,曾用駱思鼎等筆名,。高級政工師,,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多次獲全國報刊詩歌和散文優(yōu)秀作品獎。耕耘文學的同時,,開拓了風水領(lǐng)域的研究,,出版《泅渡月色》、《辦公室風水寶典》等書,。目前在研究汽車風水方面頗有心得,。曾為單位和個人進行過成功的風水策劃。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