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關鍵詞解讀兩高報告

  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劉奕湛、吳文詡,、宋佳,、羅沙、孫亮全2022-03-0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十大關鍵詞解讀兩高報告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兩高報告凸顯依法治國的決心與力度,。點名秦光榮,、王富玉、王立科等落馬腐敗分子,,提及陶革涉黑案,、張玉環(huán)案、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等引發(fā)社會關注的案件,。常態(tài)化掃黑除惡,、高壓反腐、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等法治重點,,與群眾關切高度契合。

關鍵詞1:掃黑除惡

——審結涉黑涉惡犯罪案件3409件18360人,,鞏固整治“村霸”“沙霸”“菜霸”等成果

最高法報告提出,,常態(tài)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審結涉黑涉惡犯罪案件3409件18360人,。執(zhí)行到位財產刑及追繳,、沒收違法所得405.7億元,,堅決摧毀黑惡勢力經濟基礎。鞏固整治“村霸”“沙霸”“菜霸”等成果,。

最高檢報告提出,,與2020年相比,起訴涉黑涉惡犯罪下降70.5%,。針對陶革涉黑案,,報告提到,遼寧檢察機關對原判提出抗訴,、新罪提起公訴,,并對12名涉嫌濫用職權、徇私枉法的偵查,、檢察,、審判人員立案查辦。

全國人大代表,、邢臺學院教授陳鳳珍說,,要進一步健全常態(tài)化掃黑除惡機制,堅持打早打小,,促進常治長效,,對黑惡勢力的“保護傘”“關系網”一追到底,促進社會基層治理,。

關鍵詞2:反腐

——實際追繳職務犯罪贓款贓物到位596.6億元,,對王富玉、王立科等23名原省部級干部提起公訴

最高法報告提出,,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案件2.3萬件2.7萬人,,秦光榮,、王富玉等14名原中管干部受到審判。加大職務犯罪贓款贓物追繳力度,,實際追繳到位596.6億元,。首次適用刑事缺席審判程序審理程三昌案,裁定沒收外逃人員徐進,、張正欣境內外巨額違法所得,。

最高檢報告提出,受理各級監(jiān)委移送職務犯罪20754人,,已起訴16693人,。與國家監(jiān)委等共同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起訴受賄犯罪9083人,、行賄犯罪2689人,。對王富玉,、王立科等23名原省部級干部提起公訴。對17名逃匿,、死亡貪污賄賂犯罪嫌疑人啟動違法所得沒收程序,。

全國政協(xié)委員、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說,,必須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在審理貪腐犯罪案件過程中,,針對社會治理和行業(yè)監(jiān)管方面的普遍性,、深層次問題,要提出司法建議,,建立健全常態(tài)化監(jiān)督機制,,實現腐敗問題標本兼治。

關鍵詞3: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

——清理涉民營企業(yè)積案,,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3.4萬人

最高法報告提出,,清理涉民營企業(yè)積案。審結壟斷案件49件,、不正當競爭案件7478件,。審理平臺“二選一”、刷單炒信等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案件,。審理“茶顏悅色”奶茶訴“茶顏觀色”不正當競爭案,。

最高檢報告提出,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3.4萬人,。針對一些涉企案件長期“掛案”,,2019年起會同公安部持續(xù)專項清理出9815件,對證據不足,、促查無果的,,堅決落實疑罪從無,督促辦結8707件,。

全國政協(xié)委員,、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生龍表示,兩高報告高度關注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建設,,積極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建議一手抓辦案一手抓治理,加強對各類市場主體的司法保護和服務,,從源頭預防減少犯罪,。

關鍵詞4:防范金融風險

——審結金融證券犯罪案件1.3萬件,懲治涉虛擬貨幣,、網貸平臺等新型金融犯罪

最高法報告提出,,依法嚴懲金融證券犯罪,,審結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非法集資,、洗錢等犯罪案件1.3萬件。審結金融糾紛案件155.3萬件,。

最高檢報告提出,,起訴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4.3萬人,。會同公安部督辦36起重大非法集資案,。依法懲治涉虛擬貨幣、網貸平臺等新型金融犯罪,。起訴洗錢犯罪1262人,。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金融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厲莉說,,要通過加強法治化保障金融安全,,探索構建金融法治協(xié)同機制,有效應對新型金融犯罪,。要從嚴追訴洗錢犯罪,,問“罪”的同時堅決追“贓”。

關鍵詞5:助力生態(tài)環(huán)保

——探索公益訴訟損害賠償專項基金制度,,從嚴追訴非法傾倒危險廢物,、走私洋垃圾等犯罪

最高法報告提出,審結一審環(huán)境資源案件26.5萬件,。制定生態(tài)環(huán)境侵權禁止令,、懲罰性賠償等司法解釋。審理綠孔雀預防性保護公益訴訟案,,探索公益訴訟損害賠償專項基金制度,。出臺貫徹長江保護法實施意見。

最高檢報告提出,,持續(xù)從嚴追訴非法傾倒危險廢物、走私洋垃圾等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犯罪成效顯現,,去年起訴4.9萬人,,8年來首次下降。辦理生態(tài)環(huán)境領域公益訴訟8.8萬件,。

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建議,加大生態(tài)保護法治宣傳,,統(tǒng)一執(zhí)法標準,。在打擊違法犯罪的同時,,構建刑事制裁、行政執(zhí)法,、公益監(jiān)督,、民事賠償相互協(xié)調的依法保護環(huán)境新格局。

關鍵詞6:保護未成年人

——讓“依法帶娃”成為家長必修課,,追訴性侵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1萬人

最高法報告提出:全國法院設立2181個少年法庭,。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對虐待兒童的剝奪監(jiān)護權,,讓“依法帶娃”成為家長必修課,。

最高檢報告提出,針對嚴重監(jiān)護失職,,發(fā)出督促監(jiān)護令1.9萬份,。通過強制報告辦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657件。從嚴追訴性侵,、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1萬人,。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協(xié)會會長方燕建議,,強化學校,、家長、群團組織與司法部門的協(xié)同支持體系,,及時發(fā)現并堅決打擊侵害青少年身心安全的新型犯罪,,織密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網”。

關鍵詞7:保護個人信息

——讓公眾不再為自己的“臉面”擔憂,,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自訴轉公訴

最高法報告提出,,嚴懲竊取倒賣身份證、通訊錄,、快遞單,、微信賬號、患者信息等各類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審結相關案件4098件,。出臺人臉識別司法解釋,制止濫用人臉識別技術行為,,讓公眾不再為自己的“臉面”擔憂,。審理人臉識別第一案。

最高檢報告提出,,繼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自訴轉公訴,,接續(xù)發(fā)布公民人格權保護指導性案例,從嚴追訴網絡誹謗,、侮辱,、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嚴重危害社會秩序,、侵犯公民權利犯罪,起訴3436人,。辦理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公益訴訟2000余件,。

全國人大代表、成都經典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藝委會辦公室主任徐萍表示,,兩高報告回應網絡時代公眾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更高訴求,,依法從嚴懲治網絡暴力犯罪,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當前,,個人信息保護面臨諸多新問題、新挑戰(zhàn),,相關部門應加強協(xié)作,,形成治理合力,堅決為個人信息扣牢“法治安全鎖”,。

關鍵詞8: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

——嚴懲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追訴拐賣人口犯罪將繼續(xù)從嚴

最高法報告提出,嚴懲性侵,、拐賣婦女兒童和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等犯罪,,強化對被拐賣婦女兒童的司法保障。

最高檢報告提出,,配合公安機關持續(xù)開展“打拐”“團圓”行動,,嚴懲拐賣人口犯罪,深挖歷史積案,。追訴拐賣人口犯罪將繼續(xù)從嚴,。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華炬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會議主任劉正說,,報告明確傳遞出打拐的決心與力度,,對收買、不解救,、阻礙解救被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堅決依法追訴,、從嚴懲治。今后要加強基層綜合社會治理,,進一步壓縮犯罪空間,。

關鍵詞9:公正司法

——全面排查“減假暫”案件,“張玉環(huán)案”“張志超案”等錯誤關押案直接督辦

最高法報告提出,,全面排查1990年以來“減假暫”案件1334.5萬件,對有問題或瑕疵的5.9萬件督促逐一整改,,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出臺減刑假釋案件實質化審理意見,,決不允許“紙面服刑”“提錢出獄”破壞公平正義,。

最高檢報告提出,全面排查1990年以來辦理的1100萬件減刑,、假釋,、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案件,監(jiān)督糾正3萬件,,查處徇私舞弊“減假暫”犯罪242人,。此外,對2018年以來改判糾正的246件刑事錯案啟動追責,,“張玉環(huán)案”“張志超案”等錯誤關押十年以上的22件直接督辦,,從嚴追責問責511名檢察人員。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三橋派出所副所長楊蓉表示,,排查“減假暫”、從嚴整治“紙面服刑”等舉措,,直面司法系統(tǒng)的違法腐敗行為與制度漏洞,,出臺的一系列相關舉措,對于堅守司法公正底線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10:保護知識產權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始創(chuàng)新成果保護,,加大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力度起訴1.4萬人

最高法報告提出,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54.1萬件,。審理涉5G通信,、生物醫(yī)藥、高端制造等高新技術案件,,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始創(chuàng)新成果保護,。明確職務發(fā)明權屬爭議的判斷標準。出臺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

最高檢報告提出,,持續(xù)加大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力度,起訴1.4萬人,。發(fā)布指導性案例,,起訴侵犯商業(yè)秘密犯罪121人。會同國家版權局等督辦60起重大侵權盜版案件,。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教授馬一德說,審結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快速增長,,意味著對知識產權保護日趨重視,,有利于科技創(chuàng)新。出臺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有助于降低維權成本,、提高侵權代價,。要推動形成國家、市場與社會多元共治的知識產權保護格局,。(記者舒靜,、劉奕湛、吳文詡,、宋佳,、羅沙、孫亮全)

(責任編輯:土火)


十大關鍵詞解讀兩高報告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