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琰攝影 古城輝光
笑琰攝影 文星晚照
太原古縣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qū),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 ,,占地面積約0.8平方公里,。城內(nèi)歷史建筑遺存眾多,沿襲了晉陽古城"城池鳳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猶如一只頭北尾南的鳳凰,,自古就有"鳳凰城"的美譽,是2500年晉陽古城文脈的延續(xù),。城內(nèi)現(xiàn)存文物建筑79處,,太原市人民政府掛牌保護的歷史建筑達49處。其中,,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5月1日,太原古縣城在歷經(jīng)八年修復后正式開放,。是電影《滿江紅》主要取景地,,目前景區(qū)內(nèi)完整保留電影拍攝場景,以沉浸式體驗向游客開放,,租賃一套服裝道具,,“頂盔貫甲”,扮演劇中人物,,拍照打卡,,沉浸式體驗一次穿越游,成為一大網(wǎng)紅景點,。
笑琰攝影
太原古縣城外城
太原古縣城主要景點
城墻
太原古縣城占地面積0.8平方公里,,東西長約1120米,南北寬約670-740米,。長墻總長3732米,。城墻底座寬13米,,上口外寬9.28米、上口內(nèi)寬8米,。外墻高13米,,內(nèi)墻高12米。有城樓4座,,角樓4座,,望樓37座,官翅敵樓1座,,東南城墻上還有八角魁星閣1座,,由豆青色砂巖石條組成,內(nèi)填夯土外包青磚,,外圍有護城河環(huán)繞,,形成了一個完備的軍事防御系統(tǒng)。城內(nèi)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天然落差13米。東南角最低洼地帶自然形成了一個泉水湖泊---金牛湖,。太原古縣城分設四門---北門、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外曰"奉宣",、內(nèi)曰"德化",,南門曰"進賢",東門曰"觀瀾",,西門曰"望翠",;四門門額反映的都是縣城山川水秀,自然風光,。其中,,北門奉宣匾額和西門望翠匾額為古城最古老的匾額,有著646年的歷史,。
太原縣衙衙門
太原縣衙衙門位于古縣城十字街東路北,,南向;占地面積約35700平方米,,縣衙是封建社會地方行政長官形式職權場所,,也是縣官及吏員、差役辦理公務之處,,是地方權力的象征,。始建于明初,,其后歷任多有增修。
折疊布政分司署
布政分司位于縣城東街東端路北,,南向,;明初,全國各行省改為承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形成3個各行其職互不統(tǒng)屬的地方政權機構,,合稱"三司",。布政司以下設府、州,、縣建置,,布政分司,掌管太原縣的民政,、財政,、和人事。其布局為重疊院落,,有廳,、堂、樓,、閣等許多建筑,。
玉帝廟
玉帝廟,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坐北朝南,,據(jù)說此廟建于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間,現(xiàn)存主體結構為清代建筑,,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廟道教宇,。如今的玉皇廟由東西兩組院落組成。東組院落為進眾日常生活區(qū),,包括東花園,、廚院、道院建筑群,。西組院落為玉皇廟主院,。整個廟宇呈長方形,主院講究中軸對稱,,一進院主要是修建的院子,,二進院為廟院,主要有戲臺,、地藏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獻殿,、玉皇殿,、魯班殿、藥王殿等組成,。
文廟
太原縣城文廟位于縣城東街中段路北,,南向;明朝修建,,此后歷經(jīng)增補修繕,。文廟歷來是縣學所在,直至清光緒末年廢除科舉后,,縣學才停,,此次修復也是在原有縣志地方志等基礎上恢復了縣城文廟的原貌。保留了文廟里的歷史建筑,。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關帝廟
太原縣關帝廟,位于縣城北街中段路西,,東向,。創(chuàng)建于明嘉靖以前。這里供奉著以"忠,、孝,、節(jié)、義"著稱的武圣關羽,。抗日戰(zhàn)爭初期,,前院正殿之南小院,,曾是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山西省救國同盟會太原縣分會會址。
城隍廟
城隍廟位于太原古縣城南街之東的城隍廟街,,左有奶奶廟,,右為梁公祠,其廟南向,。在太原縣城舊日的風俗中,,把城隍神當做城市的守護神,原太原縣城里的城隍廟占地規(guī)模較大,,約28000平方米,。可見城隍爺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望和信仰程度,。據(jù)說太原縣知縣到任時,,首先要到城隍廟祭供和夜宿,,以得到城隍神的護佑,然后才回縣衙辦公,。每年春節(jié)一早,,要到城隍廟去燒頭香。
折疊東岳祠
東岳祠,,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俗稱東岳廟,又名"泰山廟",,主要供奉 "東岳泰山之神",,歷代帝王多加以封號。東岳祠建于明初,,有山門,、樂樓、鐘鼓二樓,、正殿,、東西廂房,每年三月二十八當?shù)乩习傩斩紩磉@里祭祀,。
東岳大帝,、又稱泰山神、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宮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傳為盤古王的第五代孫,,它掌握人們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貴賤和官職,,是萬物之始成地。后世也有很多人把封神演義中的黃飛虎視為東岳大帝,。東岳大帝黃飛虎在民間極有影響,,認為他掌管人類貴賤和生死,總管天地人間的吉兇禍福,,執(zhí)掌幽冥地府十八重地獄,,生死轉(zhuǎn)化。當?shù)厝藶槠砬笃桨?,大多祭拜東岳大帝,。
西面院供奉泰山奶奶,又稱"碧霞元君",傳說為東岳大帝的女兒,,父女倆都居泰山,,民間也親切的稱呼她為送子娘娘。
隆恩寺
隆恩寺,,又名西寺,,隆恩寺創(chuàng)建于清道光之前,是一所佛教建筑,。分為前后兩個院落,。山門,是寺院的正門,。一般寺院都有三個門,,所以又稱"三門"。象征"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這里的山門有磚雕頭拱,、仿瓦頂鋪設、云形圖案裝飾頗具特色,。前院內(nèi)東建鐘樓,、西建鼓樓,講求的是晨鐘暮鼓,。
王瓊府
王瓊府位于縣城東街路南,,東西寬約130米,南北深約120米,。占地面積約15600平方米,。王瓊是明代太原縣人,歷任成化,、弘治,、正德、嘉靖4朝,,官職戶部,、兵部,、吏部尚書,,為明代"三重臣"之一。王瓊府宅由其父永亨,、伯父永壽始建,,王瓊顯赫之后又擴建。該府宅系由主院和數(shù)座偏院以及花園組成,,亭,、臺,、樓、閣,、橋,、榭、假山,、魚池,、奇花異木應有盡有,縣城罕有其匹敵者,。嘉靖七年,,皇帝御書"方岳重寄"匾,賜送太原縣王府懸掛,。
魁星樓
記載魁星樓在城上東南隅,,六角形,崇三丈,,此次重修也是恢復魁星樓原始建筑面貌,,登樓奪魁,《漢書》記載:魁星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主宰文運,。魁星樓是古代村莊里供奉魁星的圣地,,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以祈求在科舉考試中榜上有名。所謂"魁星點狀元",,就是如此,。
十字街
太原古縣城十字街,只見東西南北呈十字狀的四條主街格局清晰,,街巷肌理完善,。在這里,各種業(yè)態(tài)分布于不同的街區(qū):南街以非遺文創(chuàng),、博物館,、展館為主,北街主要是山西的特色小吃,,東街是文廟,、進士第、縣衙等歷史文化景點,,西街則以休閑,、休憩為主。整個十字街,融匯了生活配套,、非遺文創(chuàng),、餐飲美食、特色零售,、酒店民宿等功能,。
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是基督教徒集會以及宣揚教義的地方,據(jù)載,,也被稱為太原縣福音堂,,民國二年(1913)由挪威教士達亞拿成立福音堂。民國九年(1919),,牧師聶爾德與信徒葛秉祿,、郝鳳鳴在古城租房三間建立恩神召會典福音堂。由于信教者逐漸增多,,便在縣城南街朱家巷購置房產(chǎn)一所,,空地三二八畝,修建房屋三十二間分前,、中,、后三院,西洋式風格,。
金牛湖公園
金牛湖公園位于太原縣城東南角,,公園用地面積約48000平方米。景觀包括公園綠化,、景觀橋梁,、園路場地鋪裝及配套工程等,金牛湖公園景觀有:仿古建筑,、掬月小院區(qū),、輕舟泊影區(qū)、金牛博物館區(qū),、金牛泉區(qū),、等眾仿古建筑群,以及相關牌樓,、亭,、廊、軒,、橋等單體建筑,,建筑風貌極具明清風格,優(yōu)雅別致,,為市民營造愉悅身心的好去處,。
笑琰攝影
(責任編輯: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