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王小月)面向消費端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再次引發(fā)大眾的熱議,。近日,一款名為“妙鴨相機”的APP獲得廣泛關注,,這是一款基于AI人臉識別的相機類應用,,用戶上傳自己數張不同角度的人像之后,支付9.9元,,AI就能自動生成數字分身,并自動生成不同類型的照片,,包括商務寫真,、證件照,以及校園,、旅游等不同場景和風格下的個人寫真,。
記者注意到,妙鴨相機提供的模板中,,大部分背景為純色,,適配個人標準照。由于AI功能可以“一鍵換裝”,,或者生成用戶自定義的風格圖片,,有不少網友表示使用該功能可以直接“取代”照相館,生成標準照或個人寫真照片,。
而在天真藍,、海馬體等連鎖寫真攝影機構拍攝一組照片則需要百元起步,這也讓不少網友戲稱,“妙鴨九塊九,,海馬體們P一宿”,。因妙鴨相機較低的價格門檻,自7月17日正式面向大眾開放后,,不少用戶爭相“嘗鮮”,,一度需等待幾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才能出片,。
不過,,伴隨走紅而來的還有質疑,有用戶發(fā)現妙鴨相機此前用戶協(xié)議中存在對用戶內容可以“任何形式任何范圍使用”的描述,。對此,,妙鴨相機回應稱,原協(xié)議內容有誤,,并第一時間刪除了相關條款,;并承諾,“用戶上傳的照片只會用于數字分身制作,,不會提取也不會用于識別和其他用途,,且分身制作完成后自動刪除”。
隨著用戶的個人隱私保護意識不斷增強,,AI相機的走紅,,讓一些用戶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濫用。但市面上存在不少相機類APP都需要用戶授權使用相機,、相冊等權限,。那么,二者有無區(qū)別,,AI相機是否真的會帶來更多風險,?
對此,北京社科院研究員,、大數據業(yè)務分析師王鵬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從底層技術來說,妙鴨相機與簡單的換臉相機是不一樣的,,背后有相關的大模型,、算法支撐。妙鴨相機通過AI技術對每個人的面部特征識別,,然后在相關模板中套取,。妙鴨相機讓用戶自己選擇模式、風格,,相當于選擇了一套特定的參數,,從而使大模型獲得更精確的生成結果,。
王鵬認為,從安全授權角度來看,,妙鴨相機與其他換臉,、美顏軟件其實是一樣的,都需要用戶授權相機,、相冊,。
互聯(lián)網、游戲產業(yè)時評人張書樂認為,,妙鴨相機其實就是更進一步的美圖軟件,,達到美圖濾鏡所無法達成的風格化效果,屬于AIGC較為初級的應用,。
“AIGC必然需要本地上傳云端來進行解析和二次創(chuàng)作,,因此用戶圖片不可能在本地應用客戶端上做封閉式生成?!睆垥鴺穼Α吨袊M者報》記者表示,,應用運營方在數據上傳后的保存、解析和后續(xù)的一系列生成動作,、數據庫存儲等方面必須有更多的‘保密操作’,,需要AIGC的開發(fā)運營團隊進行前置性預防。
不難看出,,妙鴨相機短時間內出圈,,除了AI相機風格多變帶來的裂變式傳播,也得益于當前用戶對AIGC產品的極大關注,。
AIGC之風正勁,,7月13日,國家網信辦,、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是我國首份生成式人工智能監(jiān)管文件,,既是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要求,也是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風險的現實需要,?!掇k法》新增了“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jiān)管”,也體現了對AI發(fā)展創(chuàng)新鼓勵開放的態(tài)度,。
王鵬認為,,對于AIGC來說,包容和監(jiān)管需要兩者兼具,。一方面,,在用戶隱私、數據收集、網絡安全等方面,,還要加強監(jiān)管,,讓用戶放心使用相關產品;另一方面,,要加強包容性,,鼓勵創(chuàng)新。未來,,如果妙鴨相機等產品能形成好的商業(yè)模式,,對傳統(tǒng)業(yè)態(tài)產生迭代,給用戶帶來真正的實惠是好事,,對于AIGC創(chuàng)業(yè)者也是好的開始,。
(責任編輯: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