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學者郭謙圖書、書法捐贈儀式在湖南益陽市舉行

  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悠然2023-09-0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023年9月4日下午兩點,,湖南益陽市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舉辦了京城文化學者郭謙的圖書,、書法捐贈活動。主辦單位:湖南省益陽市文聯(lián),。承辦單位: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

郭謙向珍藏館捐贈圖書

文化學者郭謙圖書、書法捐贈儀式在湖南益陽市舉行

悠然(記者)

2023年9月4日下午兩點,,湖南益陽市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舉辦了京城文化學者郭謙的圖書,、書法捐贈活動。主辦單位:湖南省益陽市文聯(lián),。承辦單位: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有:文化學者郭謙及夫人邢志玖,,湖南省益陽市文聯(lián)主席劉益希、益陽市文聯(lián)文藝交流和行業(yè)建設部主任(中作協(xié)圖書捐贈聯(lián)絡人)楊曄東,、湖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益陽市書協(xié)主席)石印文,、益陽《資水》雜志社主任何浩、珍藏館館長曹蒙良,,以及珍藏館彭杏等五位員工,。珍藏館劉卉主持了本次活動。

劉主席頒發(fā)收藏證書

活動的主要程序:一.介紹出席活動的領導和嘉賓,。二.介紹文化學者郭謙簡介,。三.郭謙向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捐贈圖書(個人著作22冊,轉贈其他名作家簽名圖書10冊),、捐贈書法作品兩幅,。四.益陽市文聯(lián)主席劉益希代表主辦方講話。五.珍藏館館長曹蒙良代表捐贈接收方講話,。六.郭謙致答謝詞。七.益陽市文聯(lián)主席劉益希頒發(fā)收藏證書,。八.集體合影,。

劉益希主席講話

益陽市文聯(lián)主席劉益希講話說:“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是在中國作協(xié)領導的倡導和支持下創(chuàng)辦的,是當代中國文學鄉(xiāng)村,、美麗鄉(xiāng)村的地標式建筑……珍藏館目前已經收到四萬多本簽名圖書,,展館還在建設中,民宿等設施還待完善,,暫時還不敢接待和邀請名家來搞活動……珍藏館將建成閱讀,、收藏、研究,、展示當代文學成就的殿堂,,是具有一體化功能大型特色場館……郭謙先生,對你我也進行了一些了解,,你在文學,、文史、書畫等領域取得了不凡的成果,,是一位文化大家,。我們感謝你不遠千里來益陽周立波的家鄉(xiāng)捐贈圖書、書法作品……像你這樣的現(xiàn)場捐贈我們也想多搞,,很多作家也曾經聯(lián)系過的,,但我們不得不選擇、取舍,,目前你是第一個被我們認可的,、我們主辦活動的作家……我們會收藏,、保管、展示好你的作品,,發(fā)揮更大的效益……”

曹館長講話

珍藏館館長曹蒙良講話說:“我代表湖南清溪文旅集團和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感謝郭謙老師對我們的捐贈,,郭老師是一位享譽海內外的文學大家。今天他把自己多年創(chuàng)作,、出版的珍貴圖書捐贈給我們,,不僅是對我們珍藏館的支持,又是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弘揚,。郭老師的善舉不僅豐富了我們的館藏,,也是對我們珍藏館的發(fā)展注入了活力。再次感謝郭老師的捐贈,,祝愿郭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郭謙在會上致答謝詞

郭謙先生致答謝詞說:“今天有緣認識益陽市文學界領導,,感謝你們和珍藏館的領導在百忙之中舉辦了本次活動。2016年12月8日,,我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進行了第一次捐贈,;之后五年,我對七省市18個城市圖書館,、博物館,、大專院校進行了捐贈。這次來益陽捐贈,,是我的第八個省,,湖南第一個城市的捐贈,也是百城捐贈活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文化人有責任寫出最美的文章,、最好的圖書,弘揚新時代的正氣,,宣傳各地的優(yōu)秀之處,、特色之處,而成為時代的歌手,,謳歌時代,、謳歌社會……圖書館、博物館,、珍藏館是文化交流的平臺,,捐獻圖書可以在這兒實現(xiàn)更大的社會價值、歷史價值……我在文學館捐贈時說過,,我每年都在出新書,,以后還會搞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捐贈。同樣,,我想將來出更多的書,,也會對珍藏館進行第二次捐贈……”

出席活動的嘉賓合影

活動結束以后,曹館長親自陪同文化學者郭謙及夫人參觀了清溪景區(qū):清溪景區(qū)展示館,、賈平凹清溪書屋,、紅色書屋、在建的珍藏館等處,。之后,,曹館長與郭老師又在會議室進行了面對面深入的交流,雙方認為未來應該進行更多的合作,,進一步推動清溪景區(qū)和珍藏館的文化建設和發(fā)展,。

(責任編輯:土火)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