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濟南喜面鼻煙”的第六代傳人,,一提起鼻煙,,總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情懷,。小小鼻煙,,蘊含著最質(zhì)樸的匠人匠心,也見證了濟南古城的歷史變遷,。賡續(xù)百年文脈,“聞”盡古城藥香,或許就是對喜面鼻煙制作技藝這一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最好詮釋,。
從我記事起,我的爺爺就在做鼻煙,,說實話,,一開始我是不怎么理解的,甚至一度認(rèn)為爺爺是一個刻板,、嚴(yán)厲,、古怪的老頭,他幾乎每天都要鼓搗他的那些寶貝(在我看來就是一些枯枝爛葉),而且孜孜不倦,,家里所有空閑的地方都擺滿了他的那些瓶瓶罐罐,還有小磨,、碾子之類的工具,。廚房里也放滿了那些奶奶用老粗布做的袋子,袋子里就放著他的那些枯枝爛葉的寶貝,,一包一包的,。爺爺那時對我的要求是:不能亂動!其實那時我也懶得動,,因為爺爺?shù)倪@些“寶貝”在一個孩子眼中,,根本就一文不值。但或許是因為匠人的基因傳承,,亦或許只是因為單純的好奇心,,有種力量一直驅(qū)使著我不斷地探究,不斷地了解,,而且不知不覺從爺爺手里接過了鼻煙制作的“接力棒”,。
我小時候很是調(diào)皮,爺爺雖然嚴(yán)厲但對我還是很慈祥的,,他要求姐姐們必須讓著我,,不許打我,他和奶奶也從沒有打過我,。有年夏天很熱,,晚上大人們都在外面乘涼,我們小朋友們到處跑來跑去捉蛐蛐,。我也加入到小伙伴中,,逮了好久,我們一個也沒有捉到,,就在大家傷心時,,忽然我的小朋友大軍捉到了一個,我們大家興奮地圍了過去說著笑著,,一會兒大家都不說話了,,因為誰也沒有養(yǎng)蛐蛐的罐子。這時,,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我身上,,因為大家知道我們家有。我笑著說:“你們等著,!”我風(fēng)一樣地跑回了家,,到家一看有些傻眼了,因為平時我感覺那些罐子里都是空空的,其實里面都裝著爺爺做好的東西,?;艁y中忽然想到了爺爺那個箱子里有一個很漂亮的帶蓋的小罐子,我馬上取了出來,,風(fēng)也似得跑了回去,。大家看到后把蛐蛐放到里面,你抱過來看他抱過來瞧,,結(jié)果傳到二狗那里“啪”的一下摔成了兩半了,,蛐蛐也隨著那清脆的聲音快樂地跑了。大家都看著我,,我急得快哭了,,因為爺爺不知道我拿了他的東西,我只能把兩半的罐子拿起來悶悶不樂地回家了,。
回家后,,正準(zhǔn)備睡覺的爺爺,看到我抱著個兩半的罐子回來,,蹭的一下就從床上跳了起來,,把我手上的罐子搶了去,在昏暗的燈下仔細(xì)地看了起來,,這時奶奶剛進門,,那一霎,奶奶臉上的神情也變得凝固了,,我嚇得不敢說一句話,。只聽爺爺大喊我姐姐讓她把搟面杖拿來。這時我明白了他是要打我,,我趕快藏到奶奶的身后,。姐姐也跑過來了,看了后一直不停地在說我:“你知道那是什么嗎,?…………”那一夜我都是藏在奶奶身子后睡的,。懂事后我知道了,我們家祖上做鼻煙,,爺爺更是做了一輩子的鼻煙,,那個小罐是我祖爺爺傳下來的,到現(xiàn)在我還很后悔把它打碎了,。爺爺,、奶奶,還有那個精致漂亮的小罐,,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說來也怪,,那時我們家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夏天我們家屋里從來不會有蚊子蒼蠅啥的,,幾乎不用蚊帳,,這也引來我的那些小朋友的羨慕。記得有一天,,爺爺照常用他的碾子碾那些枯草,。因為沒有蚊蠅的襲擾,我就那么安靜地坐在他身邊,,出神地看著他擺弄??赡芩麖膩頉]見過我那么的認(rèn)真,,便笑著問我:“想什么來?”我隨口說了一句:“這罐子里的枯枝敗葉有啥用,?每天搗鼓有啥意思,?”爺爺聽聞,微微搖頭,,笑著說道:“這放到以前,,可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東西,里面的東西每一樣都是寶,,薄荷葉,、牛角粉、甘草,、菊花,、藏紅花……揉碎、搗爛,、混合,、發(fā)酵、加料,、封缸,、陳化……這鼻煙壺也是材質(zhì)各異,包含石制,、水晶,、玉器、木質(zhì)……”爺爺話匣子一開,,從歷史講到配方,,從工序講到材質(zhì),耐心細(xì)致的講解,,也讓我第一次覺得爺爺鼓搗的東西不簡單,。從此,,我便從分辨中藥開始,在和爺爺且學(xué)且玩的過程中學(xué)會了手工鼻煙的制作,,爺爺更是把祖爺爺,、太祖爺爺?shù)募沂矀鹘o了我。
1998年,,那是我正式獨立制作鼻煙的第一年,。剛開始,因為制作技術(shù)還不夠熟練,加之資金問題,所以并不是每年都做,一般隔一年才制作一缸。2006年,濟南市倡導(dǎo)戒煙,我第一時間成立了濟南鼻煙研究所,準(zhǔn)備借戒煙推廣無煙鼻煙,,但是依舊因為傳統(tǒng)陳化法制作技藝時間長,、利潤低等原因,仍要靠經(jīng)銷辦公用品的副業(yè)來貼補鼻煙主業(yè)。直到2012年,濟南市大力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各種非遺項目被挖掘出來,喜面鼻煙制作技藝抓住了機遇,先后成為區(qū),、市,、省的非遺項目。而我也在遵循家中祖?zhèn)鞯拿胤降幕A(chǔ)上,從中醫(yī)典籍中學(xué)習(xí)藥理,、藥性知識,發(fā)掘古方,逐漸摸透了每種藥材的特點和作用,并在制作中有了調(diào)整和創(chuàng)新,提升了鼻煙的品質(zhì),,也逐步打開了市場。到現(xiàn)在我專門尋訪老師傅,,學(xué)習(xí)在鼻煙壺內(nèi)反向作畫,,可以說真正實現(xiàn)了“文化在手中傳播,技藝在歷史中傳承?!?
在我心里,,非遺與傳承人本就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過程。我相信,,只有將古老的非遺手藝注入新的靈魂,,才能讓鼻煙得到更好傳承,讓更多現(xiàn)代人“看見”,。當(dāng)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匯聚交織在一起,,投向非遺文化,就一定能為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積蓄起巨大能量,,也一定能為更多以非遺手藝為生的傳承人輸送源源不斷的勇氣和力量,。(王昱口述,孫風(fēng)玲整理)
(編輯: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