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維佳,,江蘇鎮(zhèn)江人,1964年9月生,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寧夏大學碩士研究生,,陜西省十二屆政協(xié)委員、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陜西長安畫派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長安畫派趙振川先生弟子,、北京大學趙振川高級研修班學員、國畫及散文作品在多家報刊雜志及媒體刊發(fā),。
中國畫,,大致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歷代各類畫家突破和創(chuàng)新中,,形成了獨有的華夏藝苑中的瑰寶。中國畫題材多樣,,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傳統(tǒng),。主要包括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動物畫等等。在技法上又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種,。藝術修養(yǎng)是一個畫家的修為,,它可以陶冶情操,彰顯個人的道德品行,,也是一個人對生活的審美追求,。
嚴維佳就是這樣的一位畫家,,他利用繁忙的工作之余,,拜長安畫派奠基人和開創(chuàng)者趙望云之子趙振川為師,主攻山水畫,。他秉持長安畫派“一手伸向傳統(tǒng),,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從最基礎的臨摹開始,從古人的畫到趙振川先生的畫,,只要有時間就學著鋪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長達近十年的鉆研和學習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畫風,。
嚴維佳先生學畫為半路出家,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書,、畫、文三者融為一體,,產生形色相生,、形色相映的藝術效果。以筆墨為核心的中國畫,,藝術表現(xiàn)離不開書畫筆墨技法的探究和運用,。古人講“骨法用筆”,即是對線質的要求,。但線質的美感就離不開對書法的錘煉。這些傳統(tǒng)嚴維佳都深深地刻在腦海中,,無論是北國風光,、巴山蜀水、江南古鎮(zhèn)在他的筆下,,達到了一種自然之美,。每一筆,每一畫,,他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山是活的,石頭是活的,,水是流動的,。在他的畫里,無不體現(xiàn)一種來自現(xiàn)實而又脫離現(xiàn)實的藝術之美,。融會貫通,,生動的寫實都置于理性的悠遠的表達之中。他的構思敏捷,,主旨非常明確,,利用丹青的專業(yè)底色,時輕時重,,時濃時淡,,創(chuàng)造了一幅又一幅有著情感和思維的藝術作品。
中國畫在歷代的畫家中,,猶以線條和造型為主要手段。嚴維佳先生在創(chuàng)作中胸有山水,,落筆大方細膩,、游刃有余、不茍粗糙。他注重運用生活中的各種體驗融會到繪畫中去,,有景有情,,從風景到作品,無一不體現(xiàn)他引人入勝和移景與情的特點,。細膩的線條,,嚴謹?shù)目坍嫃亩顾淖髌窂纳畹娜粘sw現(xiàn)出大家風范,這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境界,。其實他并非業(yè)余,,只是說他生活的主業(yè)并非繪畫,在他的畫中,,早就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專業(yè)畫家境界,。他的技巧,達到了線墨色交相輝映,,寄托了他內心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眷戀和博大胸懷,。
嚴維佳先生的山水畫,在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有古人之風范,,也有現(xiàn)代之氣魄。用筆粗細均勻,,抑揚頓挫,,有音樂之節(jié)奏。用方圓,、轉折等變化,,來凸顯山水之質感。達到濃淡相融,,粗細有變,,從美學的角度,來體現(xiàn)其大家情懷,。
詩畫同緣,這是藝術家的一種共同認知,。意境和美創(chuàng)造了詩,,意境和筆墨創(chuàng)造了畫。兩者相互而兼之,,相得益彰,,而互為補益,。山水畫主要以山水自然景觀為描述對象。形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到北宋日趨成熟,。而嚴維佳先生在文化底蘊深厚的積累中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在文化的視野中去開拓繪畫的高度,。這是他在工作之余對創(chuàng)作的一種體驗,,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再現(xiàn)。生活如詩,,生活如畫,,一個人的格局注定了修為,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堅實基礎,。嚴維佳先生做到了,,他做到人與畫,詩與畫的完美體現(xiàn),。
嚴維佳先生既有文人的氣質,,又有畫家的風范,他的筆墨風趣,,借山水之美來抒發(fā)胸臆,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內在意識,,這無疑從感觀上,形態(tài)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即達到了一種民族的底蘊,,古典的、人的性情的超越,。
縱觀嚴維佳先生的山水畫,,從細膩到粗獷,從外在到內心,,基于對亂石,、山水、溪流,、小橋的描繪,,基于他在山水畫中對書法,印章以及諸多細節(jié)的處理,,證明了他的博學多才,,藝術造詣。他專業(yè)的實力技能,,以筆墨塑造擔當,,以丹青之形象,,來塑造精神之動能。在物欲橫流的年代,,他的畫無異于是一種生活的良劑,,讓人精神振奮,久而不衰,。
(樊鵬:1985年生,,陜西銅川人,青年作家,、書畫評論家,、詩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政林春書畫理事)
(責任編輯: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