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臺全球首發(fā)車,!北京車展看汽車發(fā)展新趨勢

  來源:新華網嚴賦憬,張曉潔,吳慧珺,高亢2024-04-2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全球首發(fā)車達117臺,,新能源車型278個,,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qū)約500家零部件企業(yè)及科技公司展出創(chuàng)新成果……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吸引著眾多車迷的目光。圖為參

全球首發(fā)車達117臺,,新能源車型278個,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qū)約500家零部件企業(yè)及科技公司展出創(chuàng)新成果……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吸引著眾多車迷的目光,。

圖為參觀者在2024北京車展上體驗極越新車,。新華社記者張曉潔 攝

“車展熱”的背后是什么?

34年前,,北京車展第一次舉行,,我國汽車產量約50萬輛,。彼時,汽車離我們仍顯遙遠,。今天,,國產汽車走入尋常百姓家,更遠銷海外,,2023年產銷量突破3000萬輛,。

中國汽車市場上,變革無時不在發(fā)生,。從簡單的交通工具,,升級為綜合載體,承載信息,、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勾連起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

當說著各國語言的經銷商,、觀摩團,、媒體人行走在各大展館之中談合作、看新品,,北京車展成為一扇窗口,,得以觀察強起來的中國制造和開放的中國市場,更得以捕捉新時代對新汽車的需求,。

更智能——出行工具變出行“伙伴”,。

想象高速路上汽車自適應巡航精準控制車速,停車場內車輛自動停入車位,,旅途中用智慧投影大燈看一場露天電影,,北京車展上的一幕幕應用場景,正是汽車產業(yè)加速智能化的縮影,。

“智能汽車正成為AI技術應用的重要陣地,。”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說,。小鵬汽車AI天璣系統在2024北京車展全球首發(fā),,這一系統可模仿用戶駕駛習慣、協助完成用車過程中指令需求等,。

圖為2024北京車展小鵬展臺展出的全新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新華社記者張曉潔 攝

智能化的背后,是加速涌現的人工智能企業(yè)以及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創(chuàng)新成果,,未來的出行將更加“貼心”,。

更綠色——駕駛一輛車走進綠色生活。

開一輛電車從北京到南京,,中途需要充幾次電,?

寧德時代的一款電池新品告訴我們:無需充電。新電池實現1000公里續(xù)航,,僅需10分鐘即可補能600公里,,相當于從北京開到南京而無需中途充電,新能源汽車的暢行半徑大幅拓展,。

在本屆車展上,,傳統國際品牌積極“觸電”,不少國內外傳統車企加快轉向電動化,,氫能,、混合動力汽車新品帶來不少驚喜。不斷突破的技術給予我們關于新能源汽車更多期待,,綠色出行的可能性被大大延展,。

更舒適——汽車是下一個新“家”。

超過3米的軸距,、短前懸設計,、更緊湊的同軸電機,釋放更多車身空間,,極氪的全新架構使汽車座艙空間利用率超過80%,。“更便捷,、更舒服的出行體驗是創(chuàng)新的源頭,。”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楊大成說,。

4月25日,,2024北京車展上,參觀者觀看極氪汽車發(fā)布的新款極氪MIX車型,。新華社記者鞠煥宗 攝

以消費者為出發(fā)點,,汽車的“軟”件體驗也不斷升級,,前沿技術加速應用在汽車產業(yè),。

更聚合——是一個產業(yè)更是一條產業(yè)鏈。

置身車內,,車載屏幕亮了起來,,舒適的空調風緩緩吹過,耳邊響起優(yōu)美音樂……一系列操作涉及的系統與零部件很可能來自不同企業(yè),。

本屆北京車展的零部件展區(qū),,51%是新能源及智能網聯企業(yè),,超三成是電子及系統企業(yè),其他為部件及組件企業(yè),。整車與零部件企業(yè)關系正由垂直轉向共生,,汽車供應鏈合作模式正在重構。

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認為,,要創(chuàng)造好車,,就要做大合作共贏的“朋友圈”。以奇瑞所在的安徽省為例,,通過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一體化發(fā)展,,全省初步形成多個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yè)集群,。

未來出行會變成什么樣子?無窮的想象背后必然有無限的創(chuàng)新,。

伴隨著軟件的升級,、技術的研發(fā)、服務的多元,,汽車正沿著低碳的軌道,,加速駛入智能終端的時代,迎來整個行業(yè)生態(tài)格局的重新塑造,。

車規(guī)級芯片,、固態(tài)電池技術、智能底盤,、輕量化材料……車展呈現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方向,,啟示我們要加快突破一項項硬核技術,以創(chuàng)新驅動高質量發(fā)展,,推動更多“中國造”汽車走向市場,、走向世界!

(編輯:月兒)


117臺全球首發(fā)車,!北京車展看汽車發(fā)展新趨勢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