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fā)現,這類服務通常收費不菲,,有的“一對一包月”收費1萬元,,還有的以免費為餌,吸引消費者層層上套,。不過,,這些所謂的情感專家,卻沒有任何專業(yè)的心理學背景或資質,。
情感咨詢靠劇本收訂單
短視頻平臺上,,一條關于“女人三個底線不要碰”的視頻有2萬條評論和41萬點贊,,主要評論者是已婚女性。無論是針對已婚群體還是戀愛中的年輕人,,情感主播的受眾范圍廣泛,,粉絲從幾千到數百萬不等。
情感類短視頻可以說是如今平臺上的“流量王”,。這些主播分為短視頻和直播兩大類,,短視頻提供戀愛技巧和兩性關系建議,出鏡講解一些戀愛小技巧,、小知識,。同時,他們還聲稱可以提供直播連線咨詢或者一對一咨詢服務,,讓消費者得償所愿,。直播則通過實時互動吸引流量。一個僅有3個視頻作品的情感直播博主,,在短視頻平臺上擁有超過98萬粉絲,。
北青報記者參與了一場百萬粉絲的情感直播,發(fā)現主播話術千篇一律,,連線對象并非隨機選擇,,而是經過精心安排的劇本,但故事沖突性很強,,劇情一波三折,。在下方“經過老師的輔導,我的感情現在很順”“我的一對一咨詢師太厲害了”等評論的氣氛烘托下,,不少消費者沖動下單,,購買下方鏈接里的情感咨詢服務。
大多對專業(yè)資質避而不談
盡管打著“專業(yè)情感咨詢”的幌子,,但實際上很多博主并不具備心理學專業(yè)資質,。一些博主會用專業(yè)或有親和力的身份包裝自己,比如“心理學專業(yè)大學生”“心理咨詢師”“寶媽”“大學生軍師”,,以便獲取消費者的信任,。北青報記者以潛在客戶身份接觸了幾位情感博主,詢問他們的專業(yè)資質,,對方大多避而不談,。
據了解,2017年9月15日,,經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140項國家職業(yè)資格目錄,心理咨詢師不在目錄中,?!斑@個證本身在以前也只是入行資質要求,離成為成熟的咨詢師還需要系統,、專業(yè)的培訓,、督導等一系列過程”,一位資深心理專家告訴北青報記者,,“所以我們在評價心理咨詢師勝任度的時候還需要考量其是否參加過靠譜的系統長程培訓,,或者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相關學歷背景,?!?
不過,這類機構也難以被認定是“非法”,,另一位心理咨詢師表示:“咨詢這個詞跟心理連起來,,心理咨詢就是一個專業(yè)名詞。心理咨詢師是有專業(yè)門檻的,,但情感問題可以找心理咨詢,,也可以找朋友咨詢。這時候的咨詢就是顧問的意思,。除非某機構明確說自己是心理咨詢機構,,那它必須配套擁有專業(yè)資質的心理咨詢師,即便沒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證,,至少也得有專業(yè)協會認證,。如果沒有,那就算得上違規(guī),?!?
層層誘導走向高額付費
北青報記者以咨詢者身份,通過平臺私信向部分情感博主詢問收費標準與具體服務,。有博主表示自己是大學生,,想為陷入情感困擾的人解決困難;有博主在了解北青報記者的需求之后要求添加微信“細聊”,,并在聊天間隙推銷價格不菲的“套餐”“課程”,。比如“20分鐘體驗課”價格為99元,“一對一包月咨詢”的單次咨詢費用最高可至千元每小時,。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fā)現,,絕大多數博主并未在帖子中說明收費標準,部分博主有在咨詢服務介紹中標明服務是“小償”或“無償”,,少數博主在小紅書等平臺的櫥窗中掛有情感咨詢的商品付費鏈接,。
不過,這種以免費或者小額吸引來的用戶,,最終會被層層誘導進行高額付費,。一位消費者表示,,自己看到是免費咨詢就與咨詢師聯系,結果對方表示,,免費只提供“情感修復規(guī)劃”,,給出的概念非常籠統,。而當自己詢問具體如何操作時,,對方就表示,需要單獨聯系咨詢師購買咨詢服務,,普通咨詢師收費300元一個小時,;高級咨詢師收費500元一個小時。
咨詢最終成為“情感操控”
北青報記者發(fā)現,,隨著情感咨詢市場的火爆,,一批“情感IP孵化”項目應運而生。這些項目教人如何成為情感博主,,實則傳授套路,,走向了“賣課”。
北青報記者以“新入行情感博主”的身份接觸了一位被過萬名用戶關注的女性素人情感IP打造師,。她打著單月變現百萬的旗號在課程中表示,,目前情感賬號基本就兩種,短視頻和直播,,短視頻負責出圈,,直播負責出單,“成本極低,,只需要一個耳麥即可,。”對方透露,,做這種主播不需要任何資質或者證書,,如果想要直播賣課,則需要一個心理咨詢師相關的資質,。而且團隊中只要有一個人有證,,即可將其作為宣傳點。
此外,,在網絡直播平臺,,許多情感咨詢直播徘徊在灰色地帶。有一些博主打著情感咨詢的幌子,,實則變相輸出不良價值觀,。
北青報記者觀察了多場情感咨詢直播發(fā)現,一些主播以“心理咨詢”或“情感咨詢”的名義做起了情感生意,通過直播連麥,、授課短視頻等形式輸出不良戀愛觀,。這些主播的共性在于,教授觀眾如何利用情感,、婚姻等去獲取金錢與資源,,在此基礎上實現引流的同時售賣情感課程、情感咨詢服務或其他產品,,且收費標準不低,如私下一對一咨詢服務的價格約一個月1萬元,。
實際上,,這些人是被進行“情感操控”了,專業(yè)心理學專家告訴北青報記者:“情感問題常常伴隨著強烈的情緒波動,,導致理性判斷受到干擾,。情感博主利用情感脆弱期,通過共情,、故事分享等,,讓她們放下理性防線,從而更容易接受誤導,。情感有需求的時候,,需要認同,這時候‘專家’出現,,通過內容共鳴,、共情,最終達到‘情感操控’,?!?
警方破獲“情感咨詢詐騙”案
受眾眾多、毫無資質,、收費隨意,、效果無法保證……近年來,網絡“情感咨詢詐騙”案件屢見不鮮,。隨著短視頻和直播市場的迅猛發(fā)展,,這一類型的詐騙案件逐漸增多,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北青報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這些詐騙團伙利用虛假的情感咨詢服務,實則盯上了消費者的錢包,,層層設套,,非法獲利巨大。
在國家相關部門加強打擊力度的背景下,警方不斷取得突破,,成功打擊了多個以情感咨詢?yōu)榛献拥脑p騙團伙,。2024年1月31日,上海市金山區(qū)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大規(guī)模網絡情感咨詢詐騙案的審判結果,。該公司通過網絡推廣,,謊稱具有專業(yè)團隊和業(yè)務能力能夠解決情感問題,并將不具備相應專業(yè)知識與能力的員工包裝成情感專家獲取被害人信任,。先由公司員工以分析師名義與被害人接觸,,承諾解決其情感問題,以此騙取費用,。之后,,將受害人引導至公司的咨詢部門,再以延長服務周期,、分離第三方等名義,,進一步騙取款項。案件涉及多個被告,,非法獲利累計超過40萬元,。
律師表示,此類行為不僅違背了道德,,更觸犯了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專家
心理學專業(yè)不存在“情感咨詢”分類
不少購買過相關課程的消費者表示,高昂收費與實際服務內容嚴重不符,,消費者支付巨額費用后,,往往得到的只是在線聊天,而非專業(yè)心理咨詢或情感指導,。另外,,情感類課程以“虛擬商品”為由,,一般不允許消費者購買后申請退貨,并且不對效果作出任何承諾,。
資深心理學專家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在心理學專業(yè)里,不存在“情感咨詢”這個分類,,打著這個旗號的幾乎都是詐騙,。不過,在心理咨詢中,,的確可以把“親密關系,、婚姻情感”等作為議題去討論,但咨詢目標通常指向對關系和自我的探索和理解,,不可能承諾達成類似復合之類的結果,。心理咨詢的任務是幫助存在心理困擾的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學習應對情緒和壓力等的心理學技巧,,或者輔助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療。
為何這么多人愿意相信此類情感咨詢,?該專家表示:“這個部分可能跟殺豬盤類的詐騙案例類似,,其實都是抓住了人在情感層面的需求和弱點,情感類問題很容易讓人陷入無法排解的情緒中,,這一點會阻礙人的理性,,從而容易受人誘導?!?
近日,,中央網信辦專門印發(fā)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1個月的“清朗·網絡直播領域虛假和低俗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其中提到,,重點整治打著“情感咨詢”“婚戀軍師”等名義歪曲婚姻觀念等問題。
“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并不只是針對精神疾病,,普通人也可以去做?!睂<冶硎?,普通人遇到情感問題等其他心理學問題時,有這些正規(guī)的渠道可以考慮,,第一,,前往所在街道、社區(qū)詢問工作人員是否有社會心理服務,;第二,,使用政府或醫(yī)院等官方渠道的心理服務熱線,有一些是危機熱線,如果確實難以排解,,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使用,,但長期的咨詢還是需要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機構;第三,,鑒別靠譜的心理咨詢機構,,機構有義務提供服務咨詢師的個人介紹,要看除抬頭之外的培訓背景介紹,。
(編輯:鳴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