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筆者在《東京夢華錄》看到“人面子”一詞,,心生熟悉的感覺,,這不就是我自小愛吃的仁面嗎,?仁面粵語方言為“銀稔”,,因果核表面有花紋似一張人臉而得名“人面”,。由此,,筆者對書中其他食物也產生了興趣,開始查閱資料,,自行摸索,,復原北宋的珍饈佳肴,并將它們以圖文的形式記錄下來,,形成《宋宴》一書,。
春節(jié)將近,如果想給年夜飯?zhí)硇┧未L韻,,不妨試試《宋宴》里的這些菜式——
冷盤水晶膾,。所謂“水晶膾”,是用豬皮或鯉魚鱗片熬稠濾滓,,擱著等它凝成膠凍,,成一塊晶瑩透亮的水晶,切作塊蘸醬醋汁食用,。在冰箱發(fā)明之前,,肉凍是寒冷季節(jié)才能做的食物。宋人將水晶膾視為醒酒妙品,,如高觀國《菩薩蠻·水晶膾》寫道:“纖柔分勸處,,膩滑難停箸。一洗醉魂清,真成醒酒冰,?!?
熱菜則可試試“酥黃獨”“金玉羹”和“瓜齏”?!八贮S獨”是指芋頭做成的美食,,將芋頭煮熟后切片,掛上用香榧子,、杏仁和醬料調好的面糊,,拖入鍋里油煎。煎好后,,咬開甘香的面殼,,里頭是軟糯的芋肉,別有風味,?!敖鹩窀保岳踝悠c山藥片搭配出金玉二色,,講究用羊肉湯煮羮,,使清爽的蔬食添些油脂香?!肮淆W”是家常什錦小炒,,準備雞脯肉絲、蝦米,、醬瓜絲,、淡筍干絲(也可換成茭白)、生姜絲和蔥白六樣,,用“炒”法烹成——這是中國人常用的烹飪技法,,將菜絲爆炒干香,拈箸一嚼,,咸香而富有層次,,配白米飯極妙。在古代,,肉類食材不容易獲得時,,將素菜精心制作,推陳出新,,是生活賦予人們的智慧,。
宋代典籍中有一味“撥霞供”,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火鍋,?;疱伷鹪从诤螘r,,已不可考。南宋文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詳細記載了一次涮鍋的經歷:游歷武夷山時遇大雪,,同行人獵獲野兔一只。山上的人建議用山野吃法,,將兔肉切為薄片,,加酒、醬,、花椒碼味,然后在小風爐上置半鍋水,,等水沸,,每人分發(fā)一雙筷子,圍聚爐旁,,隨意夾肉,,“且有團圞熱煖之樂”。林洪給食物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他將涮撥之動作形容為撥緋霞——熱水滾滾,,僅涮幾秒,殷紅的肉片變作晚照緋霞般的淺粉色,,宛如撥弄云霞,。林洪建議,亦可涮羊肉和豬肉,。
《宋宴》一書,,雖詳細記錄和重現了諸多宋代菜肴,卻未對點心有所涉及,。無論是古與今,,零食也是食物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此對宋代零食略作梳理,。
宋人平時吃的點心,,有“勝肉(見圖1)”和“駱駝蹄”。素餡兒的“勝肉(見圖1)”,,用切得細碎的蘑菇,、鮮筍、核桃仁,、松仁拌餡包成,,煎烙之后,香脆的面皮里融入了筍菇的鮮味,。肉餡兒的“駱駝蹄”,,餡用煮熟的肥鵝肉,、豬脂和羊脂切拌,用面皮裹作馬蹄樣式,,然后以豬,、羊脂熬出的油來煎熟,咬一口皮脆餡甘,。
宋人的甜食,,則有“沆瀣漿”和“蜜煎金橘”。沆瀣,,原意為純凈的朝露,,是美妙飲品的代名詞?!般戾瑵{”傳自南宋宮廷,,制法簡單,即用甘蔗和蘿卜切塊,,加入水中,,小火慢熬。酒后盛一大碗熱乎乎的漿液喝了,,潤喉舒心,。“蜜煎”就是蜜餞,,把金橘去核,,加蜂蜜煎透即成“蜜煎金橘”。
對于宋朝人來說,,過年是頭等重要的大事,。臘月一過,他們便著手置辦年貨,,歲除日最為忙碌,,“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保ā秹袅讳洝罚┤藗冞€在院前焚燒籸盆,,火光耀空如晝;簫鼓鏗鍧,,爆竹噼啪,,遠近聒耳不絕,為過節(jié)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吃過團圓飯,,一家老小仍圍坐暖爐邊,酌酒唱歌,,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就連孩子們也強忍睡意,,盡情貪玩熬夜,。
美食是不可或缺的重頭戲。辭舊迎新之際,,宋朝人又會準備什么應節(jié)食品呢?守歲開樽,,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都會準備“消夜果子合”——在分格的套盒里頭,裝著各種零嘴兒及消閑玩意,?!秹袅讳洝酚涊d,南宋宮廷消夜果盒裝簇物品多達百余種,,有“諸般細果,、時果、蜜煎,、糖煎及市食,,如十般糖、澄沙團,、韻果,、蜜姜豉、皂兒糕,、蜜酥,、小鮑螺酥、市糕,、五色萁豆,、炒槌栗、銀杏等品”,,又有精巧奇侈的玉杯寶器,、珠翠花朵,,及犀角象牙所制棋具、銷金斗葉紙牌等物,,以供長夜消遣,。
且說“細果”和“時果”。細果指形體較小的果品,,比如核桃仁,、松仁、榛仁,、香榧子,、瓜仁、杏仁等果仁,,亦包括干果如龍眼干,、荔枝干、葡萄干,、銀杏果,、紅棗之類,并有炒栗,、炒銀杏等炒貨,。時果,即時鮮水果,,秋冬不乏金橘,、蜜柑、金橙,、水梨,、紅柿子、甘蔗等,。
再說“蜜煎”,。當時的蜜煎品類繁多,甚至有鏤花的“雕花蜜煎”,。諸如,,蜜煎櫻桃、蜜煎金橘,、雕花梅球兒,、雕花筍、雕花紅團花,、雕花金橘,、雕花橙子、雕花姜,、蜜冬瓜魚兒,、木瓜方花兒,。至于“糖煎”,制法如蜜煎,,只是將蜂蜜換作砂糖,。此外,還有以鹽和香料炮制類似于鹽津橄欖的“咸酸果子”,,以及外層裹了糖粉的“瓏纏果子”,,均被拿來作茶食酒果。
又有糖果,?!笆闾恰睘閷9┬旱奶枪驌较懔?、染色料,,或模塑為鳥獸人物狀?!盎h”即膠牙餳,,用麥芽糖加工的乳白色糖果,有條形,、餅形,、瓜形等,某些甚華麗,,在造型上格外用心,,咬之香脆,、嚼之有些黏牙,,既是祭灶供品,亦為除夕必備甜食,?!霸韮焊狻保ɑ蚪性韮焊啵窃斫敲着c糖同制的一種軟質膏子糖。
糕餅亦不可少,?!俺紊硤F”是糯米粉團子,裹著澄細的紅豆沙餡,?!懊鬯帧保蟾攀翘鹂谇宜炙傻母怙??!笆懈狻保纲徲诮炙恋默F成糕點,,如蜂糖糕,、蜜糕,、豆糕、栗糕,、乳糕,、糍糕、花糕,、間炊糕等,,用糯米粉、米粉或面粉,,加糖蜜,、豆沙、紅棗,、栗子等摻和蒸成,。
隨著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到來了,。在元日(即大年初一),,除了草藥泡成的“屠蘇酒”,宋人還取椒和柏葉浸為“椒柏酒”,,從幼及長的順序依次進飲,,以祓瘟禳惡。有的地方在這一天要食湯面,,時有諺云“冬餛飩,、年馎饦”,意思是冬至日吃餛飩,、過年吃馎饦(即面條),。京師地區(qū)還講究擺設“百事吉”清供——盤中盛柏(百)葉一枝,擺柿(事),、橘(吉)各一枚,。供罷,從中掰破柿橘,,與眾親分而食之,,祈愿來年百事大吉。
在寫作《宋宴》一書后,,筆者意識到,,宋人烹飪的方法與今時已無太大差異。宋人常用的烹飪調料,,也是我們熟悉的油,、鹽、醬(包括稠醬與醬油)、醋,、糖,、酒;至于香料,,則愛用花椒,、胡椒、茴香,、生姜,、蔥和蒜等,以呈現出濃淡不一的咸酸,、甜酸,、酸辣等復合口味;其烹飪技術亦日益完善,,妙手運用蒸,、炒、煮,、炸,、煎、燉,、烤,、拌、凍,。至于守歲果盤,,其內容更與當下無甚差異。
琳瑯滿目的年宴,,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關于團圓和親情的記憶,,如那一輪明月,曾照耀過古人,,也照耀著我們今日行進的路程,。
(作者:徐鯉,,系作家,,除《宋宴》外還出版有《元宴》等作品)
本文圖片均選自《宋宴》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