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橫山區(qū)腰鼓聲聲,,躍動黃土地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高 炳2025-02-1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老腰鼓上來了,!”不知是誰吼了一嗓子,,引得眾人踮腳望去,。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qū)的一場陜北非遺文化展演上,一群生龍活虎的后生,,斜挎腰鼓、跳躍騰挪,在藍天映襯下,,紅綢飛

“老腰鼓上來了!”不知是誰吼了一嗓子,,引得眾人踮腳望去,。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qū)的一場陜北非遺文化展演上,一群生龍活虎的后生,,斜挎腰鼓,、跳躍騰挪,在藍天映襯下,,紅綢飛舞,,恣意瀟灑。

橫山,,位于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之間,。作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橫山老腰鼓是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舞蹈,,在歲月流轉(zhuǎn)中生生不息,,承載著橫山人對黃土地的深沉情感。橫山人是聽著腰鼓聲長大的,,那慷慨激昂的鼓點,,早已融入這座小城的川梁溝峁,也融入橫山人的內(nèi)心世界與精神氣質(zhì),。

打得高興,、舞得舒心,腰鼓更“燃”了

44歲的曹閏茗,,年紀不大,,“徒弟”不少。這場非遺文化展演中,,上臺表演的專業(yè)老腰鼓隊里,,一多半腰鼓手都是他的學生。

曹閏茗是橫山老腰鼓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皺M山老腰鼓逢年必鬧,遇節(jié)必舞,?!闭f話間,他從座位上“唰”地站起來,纏腰,、擺頭,、舞臂、騰空,,一套動作酣暢淋漓,。

曹閏茗記得,自己八九歲時,,村里過年“沿門子”,,腰鼓秧歌隊挨家挨戶表演。他就在腰間挎?zhèn)€啤酒瓶,,藏在隊伍末尾跟著比畫,。長大后,他進入藝校學習,,畢業(yè)后又跟著劇團下鄉(xiāng)演出,。

有一次,劇團來到橫山的“腰鼓窩子”——張存有地村,。來到村中,,只見崖畔上40多名村民鼓手身著彩衣,且舞且歌,。少頃,,節(jié)奏和緩下來,唱完4句小調(diào),,鼓點突然密集,。透過山峁上漫起的黃土,只見所有人騰空而起,,“二起腳”“鷂子翻身”“三腳不落地”……各種動作一氣呵成,。黃土地上,陜北漢子忘情起舞,,既剽悍威武,、又憨厚樸實。

忽而寧靜悠遠,,忽而雷霆萬鈞,。這場原生態(tài)的演出,讓“學院派”出身的曹閏茗看得落下淚來:“鄉(xiāng)野的泥土里,,開著藝術(shù)的花,!”

站在第一排的“頭路鼓子”,是村里年過半百的李成元,。曹閏茗上前討教,也仔細打量著腰鼓隊的其他村民——棕褐色的皮膚上爬滿皺紋,,“像極了黃土高原的縱橫溝壑”,。

從那時起,,曹閏茗頻繁地下鄉(xiāng)采風,邊演出,、邊尋師,。這些年來,橫山所有打腰鼓的村子,,他全都走訪過,。

文腰鼓,主要分布在橫山無定河沿線,,動作沉穩(wěn)平緩,、風趣詼諧;武腰鼓,,多在橫山東部山區(qū)和黑木頭川,,講究快而不斷、狂而不亂,;文武腰鼓,,多見于橫山蘆河川一帶,特點是剛?cè)岵?、兼收并蓄…?

歲月流轉(zhuǎn),,橫山、老腰鼓和這片土地上的人,,一起蛻變成長——

當年村里的“頭路鼓子”李成元,,如今已是橫山老腰鼓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0多歲的他依然能輕松地劈叉,、高抬腿,,武腰鼓打得不輸后生;

采風多年的曹閏茗,,轉(zhuǎn)而深耕老腰鼓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近年來,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橫山老腰鼓隊走向國慶70周年聯(lián)歡,、建黨百年演出等更大的舞臺。

“過去,,橫山老腰鼓是一種‘苦’的藝術(shù),。在黃土地上討生活的人們,用腰鼓忘情吶喊,、向天而歌,。”曹閏茗頗為感慨,現(xiàn)在日子好了,,每逢年節(jié),,腰鼓打得高興、舞得舒心,,“腰鼓更‘燃’了,。”

舞到縣城,、赴京展演,,舞臺更大了

橫山老腰鼓專業(yè)隊表演吸睛無數(shù),而在梁峁鄉(xiāng)野間,,同樣不乏舞動的身影,。

翻過幾道深溝,汽車順著山路盤旋,,來到趙石畔鎮(zhèn)杜羊圈村,。山洼洼里,人們正在張羅一場熱鬧的婚禮,。

吃完羊肉,、饸饹,二兩酒下肚,,趁著喜慶勁兒,,大伙兒麻利地掛鼓子、扎毛巾,,取出備好的彩衣,。不遠處,新娘下了轎,,伴著嗩吶聲,,老腰鼓舞起來。

“圖個喜慶,、湊個熱鬧,!”在杜羊圈村腰鼓隊負責人張玉宏看來,橫山人一生的重要時刻,,一定要有腰鼓見證,。

杜羊圈村是橫山區(qū)9個腰鼓傳習基地之一,這里的老腰鼓隊遠近聞名,。

打小愛好文藝的張玉宏,,退休前曾在市里一所藝校工作。2019年,,他回到家鄉(xiāng),,張羅成立老腰鼓隊,。“咱村里,,不鬧個響動,,不紅火么!”張玉宏找來村里幾位腰鼓“老傘頭”(腰鼓隊的領(lǐng)舞者),,帶頭提議,“如今生活好了,,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有人帶頭組織,,村里眾人響應(yīng),。不出幾天,腰鼓隊就聚集起上百人,。

最難忘的,,要數(shù)臘月的一次排練。那天下午,,山峁上飄著雪花,,村口廣場上,大伙兒練得正酣,。幾個南方客商路過,,被雪中排練腰鼓的場面深深震撼。

見有來客駐足觀看,,村里人熱情高漲,。半小時的排練,雖然大家累得氣喘吁吁,,但個個精神飽滿,、喜氣洋洋?!叭迦司燮饋泶蜓?,真提氣!”自家隊伍在客人面前露了臉,,村里的老漢張炳耀興奮不已,。

 全村腰鼓大群”“小朋友腰鼓群”“婦女秧歌群”……不久后,村里的各種排演微信群,,也紛紛建了起來,。

傳非遺、聚人氣,,正是橫山區(qū)創(chuàng)建腰鼓傳習基地的初衷,。

“腰鼓傳習基地主要推進日常培訓,、展演?!睓M山區(qū)文化館副館長謝飛介紹,,橫山老腰鼓可謂“村村有隊伍”,他們從中選出特色濃,、底子好的村莊重點培育,,以點帶面輻射周邊地區(qū),“基地負責人一般選擇愛文藝,、善組織,、有情懷的村里行家?!?

在以文武腰鼓見長的杜羊圈村,,張玉宏就是這樣的帶頭人。農(nóng)閑時節(jié),,他熱心張羅村里人排練,。村里人要是有事抽不開身,就輪流來參加,,大伙兒都想舞得盡興,、鬧得紅火。

去年春節(jié),,全區(qū)組織腰鼓展演,。縣城大街上,,220人組成的杜羊圈村腰鼓隊與兄弟鄉(xiāng)鎮(zhèn)同臺競技,。隊員們抬頭挺胸,一臉自豪,。

此前,,村里20多名腰鼓隊代表還赴北京參加表演,和不少觀眾合影留念,?!瓣儽毙∩酱宓难年牐驳巧狭舜笪枧_,?!睆堄窈旰芨锌?


陜西榆林橫山區(qū)腰鼓聲聲,,躍動黃土地


2024年,,橫山區(qū)共組織腰鼓傳習活動近百場,參加各類演出30余場,。值得一提的是,,各傳習基地都還保留著自己的特色——在黨岔鎮(zhèn)馬坊村,,文腰鼓注重“扭”的動作,步伐和緩,;在響水鎮(zhèn)李家樓村,,武腰鼓騰空跳躍動作大,剛勁奔放……

“我們一直鼓勵大家,,保留特色才是最好的傳承,。”謝飛說,,“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走進校園、編入教材,,后繼有人了

今年元宵節(jié)的腰鼓演出,,全區(qū)14個方陣中,有一支隊伍讓人眼前一亮——青少年腰鼓隊,,由上百個生龍活虎的后生組成,。

“一大早開始化裝,中午正式表演,?!?7歲的李凱頤站在隊伍第一排。主街兩側(cè),,觀者摩肩接踵,,小娃娃們個頭低,就坐在大人肩頭,,小臉兒凍得通紅,。

只聽“傘頭”一聲令下,腰鼓隊的小伙子便激情起舞,,氣勢排山倒海,,沸騰的場面引得陣陣掌聲。

“我母親在街角看,,拍了很多視頻,,全發(fā)到了家庭大群里?!崩顒P頤說,,“我能在鄉(xiāng)親們面前表演,全家人都很驕傲,?!?

這些青春洋溢的小伙子,,都來自橫山區(qū)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中心。在這所學校里,,嗩吶,、剪紙、陜北說書等各種社團頗為活躍,,其中橫山老腰鼓最受歡迎,,目前有190多名學生參加。

橫山區(qū)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中心操場上,,正進行腰鼓排演,。“腿部發(fā)力,,身體壓低,,氣勢要威嚴?!甭犞蠋熤更c,,學生們反復(fù)練習“猛虎下山”的動作,朝氣蓬勃,。

“老腰鼓昂揚,、灑脫,很契合青少年的特點,?!睓M山區(qū)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中心副校長畢銀東說,“有的年輕后生舞得特別好,,還走上了國際舞臺,。”

2023年5月,,中國—中亞峰會在古城西安舉行,。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熱情的腰鼓,、歡快的秧歌舞起來,,歡迎各國來賓。橫山區(qū)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中心學生朱一波當時只有16歲,,憑借扎實的功底入選表演隊,,成為團里最小的腰鼓手。

“用家鄉(xiāng)的藝術(shù)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特別驕傲,!”朱一波激動不已。

這樣的扎實功底,,既離不開自身努力,,也源于兒時的腰鼓啟蒙,。

午后,在橫山區(qū)第三小學——李凱頤,、朱一波的母校,,節(jié)目《鼓舞聲聲迎盛世》正在緊張排練。

“這個‘小纏腰’,,左手要用力甩,,不能輕輕劃,胳膊得帶上勁兒,?!毖睦蠋熀詈M尴ば氖痉丁?0多名小學生圍成一圈,,聽得認真,。

自2013年學校成立腰鼓社團以來,每周五2小時的課程,,是孩子們的快樂時光,。運動會、成長禮,、“六一”演出……校內(nèi)的大型活動中,腰鼓是必備節(jié)目,?!暗任议L大了,也能上街表演,?!蔽迥昙墝W生左雨澤剛學了幾個月,動作已經(jīng)有模有樣,。

如今,,作為本地特色文化,橫山老腰鼓已走進全區(qū)20多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在侯海娃看來,,“孩子們的腰鼓課,是打基礎(chǔ),,更是潛移默化的文化傳承”,。

曹閏茗也一直關(guān)注著校園里的非遺傳承。他將在橫山采風的所見所感,,編寫進一本非遺教材中,。不久后,這本教材將走進橫山校園,。

“希望這本教材能讓孩子們喜歡腰鼓,,讓腰鼓代代相傳,。”曹閏茗說,。

橫山人,,把時間釀成酒,把日常唱成歌,,把鼓與舞交織成生活的藝術(shù),。他們剽悍威武又耿直率真,剛勁雄渾又自由灑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7日 10 版)

(編輯:月兒)



陜西榆林橫山區(qū)腰鼓聲聲,,躍動黃土地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quán)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shù)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