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在四川,,一些小村莊格外熱鬧。
聽羌笛,、看羌舞,、跳鍋莊,在理縣桃坪羌寨,民俗風情令人沉醉,;除了徒步打卡,、山歌對唱,漢源縣古路村還推出農事體驗和研學新業(yè)態(tài),;在崇州市竹藝村,,風箏手作、非遺扎染等玩法吸引不少游客,。
這些特點不一,、亮點不同的“網紅村”,在旅游開發(fā)中都曾面臨不同的挑戰(zhàn),,它們是如何探索新解法,、走出適合自己的旅游發(fā)展之路的?
桃坪村
成名近30年,,“中轉站”怎樣轉型“目的地”,?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桃坪鎮(zhèn)桃坪村有2000多年歷史,擁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桃坪羌寨,。
1996年,,中專畢業(yè)的龍小瓊回到桃坪村,帶著村里的年輕人成立了演出隊,,把游客請進寨子參觀,,開啟了桃坪羌寨旅游開發(fā)的歷程,如今已有近30年,。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桃坪羌寨也曾面臨保護與開發(fā)的矛盾?!?·12”地震災后重建中,,當地在老寨兩三百米外建起了一座新寨?!袄险乇Wo,、新寨搞開發(fā)”的新解法,加速了桃坪羌寨的“成名”之路,。多數村民把老寨的民宿搬到新寨,,進行改造升級。如今,,新寨擁有近3000張旅游接待床位,,90%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其間,,交通巨變給村寨帶來新的煩惱,。隨著成都到馬爾康的高速公路,、成都到九寨溝的高鐵通車,,桃坪村作為九黃大旅游環(huán)線中轉站的區(qū)位優(yōu)勢被稀釋,,留下來過夜的游客少了,怎么辦,?桃坪村繼續(xù)探索,,從“中轉站”向“目的地”轉型。
如今,,新寨業(yè)態(tài)更豐富,,桃坪村更“潮”了??Х瑞^,、旅拍館、文創(chuàng)館等陸續(xù)開業(yè),;為桃坪量身定制的劇目進入準備階段,,互動體驗也在增加;村民自發(fā)嘗試,,搞起了古羌文化研學……
下一步,,理縣準備將羌族刺繡、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藝等非遺文化與旅游結合,,推出觀光游,、文化游、研學游,,吸引成渝地區(qū)游客將桃坪村作為周末游,、避暑游的目的地。
古路村
流量退潮后,,“旅游飯”如何開發(fā)新“吃法”,?
地處大渡河峽谷的雅安市漢源縣永利彝族鄉(xiāng)古路村是懸崖上的村落,2024年因其獨特自然風光爆紅網絡,,成為年輕人徒步,、登山的熱門目的地。
爆紅一年后,,古路村游客數量回落:平時周末及節(jié)假日,,日均游客量下降到3000人左右,只有去年的三成,。
古路村村委會主任鄭望春介紹,,流量退潮,一是為了防范地質災害,,每年6月至10月村子無法完全開放,;二是村里并未在爆紅后開發(fā)更多新業(yè)態(tài),,“絕大部分人還是爬完山就走”。
古路村走到了提檔升級的路口,。
21歲的慶其發(fā)在半山腰開起了古路村首家咖啡館,。“來登山的游客,,九成以上是年輕人,。”慶其發(fā)堅持做市場分析,,找出不同游客的消費偏好,。他的努力獲得回報:咖啡館開業(yè)一年來,有6個月的營業(yè)額破萬元,。
“押寶”成功的還有楊新群,。作為古路村首位擁有廚師證的村民,她家的餐館上了游客口中的“必吃榜”,,生意紅火,。
好口才加上跳舞技能,讓村民李青華在短視頻平臺有了近5萬粉絲,,開始通過直播推介銷售古路村的老鷹茶,、跑山雞、臘肉,、土豆等特產,;慶志蓉等村民則盯上了農事體驗和研學,進行炒茶作坊改造……“古路村缺的不是資源,,而是‘旅游飯’的多樣‘吃法’,。”在古路村創(chuàng)業(yè)的樂山人李小龍說,。
這個“五一”假期,,古路村日均游客量回升至約6000人?!按蠹页伺郎?,有了更多‘耍頭’?!编嵧赫f,,“多了新業(yè)態(tài),我們的鄉(xiāng)村旅游更有奔頭,?!?
竹藝村
傳承老手藝,“竹”和“藝”如何走向更遠方,?
在成都崇州市道明鎮(zhèn)竹藝村,,竹編手藝是村民代代相傳的看家本領,。2022年之前,竹藝村還只是一個“藝名”,,村子的本名是龍黃村,。2022年,龍黃村正式更名為竹藝村,。
90后楊隆梅就是竹藝村人,,也是道明日用竹編技藝四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她的工作室,,茶具、酒具,、竹編擺件,、箱包等各類竹工藝品琳瑯滿目。
竹藝村有許多功底扎實的手藝人,。楊隆梅負責接單和設計,,手藝人負責完成編制?!案鶕煌しN,,手藝人每天能獲得100元到500元不等的報酬?!睏盥∶氛f,,80%的農戶獲得就業(yè)機會,其中不乏年輕人,。然而,,竹工藝品雖然名聲在外,有一定影響力,,但市場空間仍受限,。
怎么解決?道明鎮(zhèn)黨委書記周維松認為,,長遠來看,,竹藝村的主導產品要由竹工藝品轉為竹家具、竹地板,、竹涼席等竹工業(yè)品,。目前,鎮(zhèn)里正在規(guī)劃建設12萬平方米的竹產業(yè)空間,,等到竹產業(yè)空間發(fā)展成熟,,能讓竹藝村的竹產品更順暢地銷往全球。
不僅是竹產品,,竹藝村想要發(fā)展的還有竹文化,。在竹藝村旁的白塔湖旅游專線上,,“竹編對話世界 文化點亮鄉(xiāng)村”的標語引人注目,讓“竹”和“藝”走向世界,,竹藝村正在萌生新“主意”,。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