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

(一)6月的維多利亞港,,天高海闊。站在太平山頂俯瞰,,林立高樓勾勒壯麗天際,,一如時光的畫筆細細雕刻香港的容顏。
20年前的7月1日零時,,香港會展中心,。伴隨著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五星紅旗和紫荊花紅旗徐徐升起,。穿越156年歲月滄桑的香港,,在億萬華夏兒女飽含熱淚的注視中,回到暌違已久的祖國懷抱,。這一刻,,也將無數(shù)中國人的個體記憶與民族歷史融為一體。那首字字泣血的《七子之歌》,終于在百年愴痛終結之時漸漸微弱,。
珠還南海,。20年來,香港奏響的,,始終是奮進奮發(fā)的主調,。這樣的旋律,與香江兩岸飄揚的國旗,、區(qū)旗一起,,訴說著南海明珠閃亮的風采。山海之間的這片天地,,明艷的紫荊花開得更加繁盛,。
光耀香江。20年來,,香港寫下的,,仍舊是繽紛絢麗的篇章。這樣的詩行,,由700多萬香港同胞,、13億中國人民共同執(zhí)筆。海風吹拂的這片熱土,,在傳承中成長,,在蛻變中新生。
1997到2017,,香港回歸20年,,是“一國兩制”實踐獲得巨大成功的20年。時間改變了香江兩岸的歷史進程,,讓香港這個飽經滄桑的游子,,重新融入中華民族的整體敘事。
“希望廣大香港同胞與全國人民一道攜手同心,、開拓創(chuàng)新,把握國家發(fā)展機遇,,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wěn)定、創(chuàng)造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在參觀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成就展時,,習近平主席如此矚望,。
20年,新的香江故事,剛剛翻開序章,。
(二)香港,,葵涌—青衣港池,世界上最繁忙的碼頭之一,。一艘遠洋巨輪抵達,,停泊入位、起卸堆擺,,數(shù)小時內幾千個集裝箱已處理完畢,。這里每天都要這樣處理42000余個集裝箱,寒暑交替,,晝夜不息,。
對當年的殖民統(tǒng)治者而言,香港的百余年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而過去20年,祖國懷抱里的香港,,終于開始了“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當歷史航向充滿希望的未來,,香港的這20年,,無疑值得濃墨書寫。
那些優(yōu)勢穩(wěn)固提升,。香港與紐約,、倫敦并稱“紐倫港”,成為世界金融體系的樞紐與支點,。作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第八大貿易體、第五大集裝箱吞吐港,、第四大船舶注冊地,,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已由1997年的1.4萬億港元增加至2016年的2.5萬億港元,年均實際增長3.2%,,在主要發(fā)達經濟體中位居前列,。6月1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fā)展學院發(fā)布《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連續(xù)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美國傳統(tǒng)基金會連續(xù)23年將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財政健康,、貿易自由,、金融自由等方面居全球首位,。回歸20年,,香港的影響力競爭力不變,。
那些疑慮煙消云散?;貧w前也曾人心浮動,,回歸后大量移民出去的人卻又陸續(xù)歸來。為當年錯判“香港將死”的預言,,海外媒體寫出新的文字,,以“活力之都”為今日香港正名。跑馬地的賽馬場,,每周三晚依然人聲鼎沸,,香港市民繼續(xù)著熟悉的生活。2017年度,,特區(qū)政府用于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預算為662億元,,比4年前增加55%。每年向70歲以上長者發(fā)放醫(yī)療券,,進一步加大幼稚園學費減免幅度,,居民男女平均壽命雙雙位居全球前列……回歸20年,香港的活力生機不變,。
那些屈辱已然洗刷,。回歸前,,殖民者認為,,“港督的權力僅次于上帝”;回歸后,,香港進入“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新紀元,。香港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共享作為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共創(chuàng)香港的光明未來,。香港原有經濟,、社會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世界銀行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香港在政治穩(wěn)定,、政府效能,、社會法治、貪腐控制,、公民表達等方面的指標,,都遠遠高于回歸前。特別是法治水平一項,,全球排名從1996年的60多位大幅躍升至2015年的第十一位,。回歸20年,,香港前行的步伐不變,。
百年滄桑,廿載風雨,,香港曾經歷挑戰(zhàn)與風險,,仍充滿機遇與希望。外國觀察家也不能不承認,,香港的法律地位變了,,自由開放度沒變。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唐偉康也認為,,“一國兩制”在香港運作良好,。面對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深度發(fā)展,,面對國際貿易、市場規(guī)則,、資本流動的深刻變革,,面對世界格局悄然改換、國際秩序深刻調整,,“每當變幻時”,,香港都能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從容應對,在不變的繁榮中穿越風雨,,在艱辛的成長中加冠而立,。
(三)“島與半島:舉國歡騰的感嘆號”。當年,,詩人用這樣的句子,,描繪香港重回祖國懷抱的喜悅。然而,,這1100多平方公里土地,、這260多個島嶼,,從來就不是“無腳鳥”。
自石器時代始,,上下五千年,,屬番禺、歸寶安,、隸東莞,,或設媚川都、或置官富場,、或有屯門寨,,史不絕書者,為香港歷史正宗,;而穿街走巷多為黃膚黑發(fā),,十之八九籍貫于內地,更有清明灑掃,、端午競舟,、重陽登高、春節(jié)歡聚,,風土民情者,,為香港文化根脈。樹高千尺,,根深葉茂,。大嶼山寶蓮禪寺的露天青銅佛,坐南朝北遙望祖國內地,,昭示情感所歸,、民心所向。
19世紀40年代開始,,英國先后強行割占香港島,、九龍,租借新界,,施行殖民統(tǒng)治,。然而,休戚與共,,血脈相連,,穿越自然的考驗、歷史的節(jié)點,、世界的變換,,愛國愛港的深情一直涌動激蕩,從未斷絕,。1925年“五卅慘案”后,,香港25萬工人罷工16個月,,“誓與帝國主義決一死戰(zhàn)”,??姑涝陂g,霍英東突破“全面禁運”為新中國運來大量物資,。1991年,,華東地區(qū)水災,有港人捐資150萬港元,,只在登記表上寫下“無名氏”三字,。2008年汶川地震,香港各界10天募捐善款近20億港元……香港區(qū)旗上的紫荊花,,五片花瓣中各有一顆星,,正與國旗上的五星遙相呼應,寓意香港與內地密不可分,。
去年,,在香港大學的一場演講中,演講者問及大家啟蒙歌曲,,全場唱起《我的祖國》?,F(xiàn)場視頻,讓人淚濕衣裳,。是什么力量,,讓這首老歌橫跨數(shù)代,激發(fā)如此共鳴,?正因旋律背后,,有山川河流稻香,有鄉(xiāng)關家國故園,。風雨如晦,,時運與共,一脈相承的家國情懷,,滋潤著兩地中華兒女的心田,,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不畏風高浪急,,不懼山高水長,。
百余年屈辱國史,香港是一道難以愈合的傷口,。但歷史割不斷血脈,,時間沖不淡情感,“未怕罡風吹散了熱愛,,萬水千山總是情”,。從昨天到今天,,血濃于水、情重于山,,香港與內地已是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心手相牽,不可分離,。
(四)深圳,,羅湖??邕^羅湖橋,,多少人南下尋夢,又有多少人北上淘金,。橋下一灣淺淺河水,,見證香港與內地彼此牽連。
即將全線貫通的港珠澳大橋,,讓珠江兩岸深度握手,,一個形成完整閉環(huán)的粵港澳大灣區(qū)呼之欲出,“這不是一顆南海明珠,,而是一串珍珠項鏈”,。
從30米長溝通兩地之橋,到50多公里橫跨灣區(qū)之橋,,橋的意象,,聯(lián)通香港與內地,貫通過去與現(xiàn)在,。從危危如一線孤懸,,到巍巍似彩練凌波,折射出的是香港與內地“經濟故事”的不同樂章,。
在深圳前海,,商事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創(chuàng)新試驗,引來香港人對內地的新一輪投資熱潮,。20年來,,從廣東、深圳與香港建立聯(lián)席會議機制,,到《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簽署和實施,;從“滬港通”“深港通”,到呼之欲出的“債券通”,,頂層設計更完善,,毛細血管更暢通。
今天,香港是內地最大的外資來源地,、最大的境外融資平臺,,是內地對外投資的首要目的地,也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中心,。隨著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香港作為國家連結全球的“超級聯(lián)系人”作用,將更為凸顯,。過去,,香港曾是內地與世界經濟溝通的中介;回歸20年,,香港與內地已經進入了合作發(fā)展的新時期。
回首過去,,國家改革開放之初,,從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yè)到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港商創(chuàng)造的很多第一,,見證港人赤誠的愛國之心和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更是冷暖與共,。猶記兩次金融危機,1998年,,擊退索羅斯的閃擊,,“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保護它的聯(lián)系匯率制度”,;2008年,,推出金融合作、經濟合作,、基礎設施等7個方面14項措施,,提振信心、紓解民困,、振興經濟,。未來,找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結合點,,香港仍會對國家發(fā)展持續(xù)發(fā)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國家也仍會為香港發(fā)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強大動力,。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弊鎳陌l(fā)展需要香港,,香港的發(fā)展更離不開祖國。祖國好,,香港好,;香港好,祖國更好,。
(五)香港立法會大樓里,,陳列著一件現(xiàn)代藝術品:白墻上立著許多人像剪影,表現(xiàn)不同職業(yè),、不同身份的人們,。一個自由開放的香港社會,躍然而出,?!耙粐鴥芍啤薄ⅰ案廴酥胃邸?、高度自治,,20年來,“一國兩制”已經由科學構想,,變成香港的生動現(xiàn)實,。
今天,一個管治地方區(qū)域的全新模式已然成形,,“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和憲制安排,,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課題,。從百余年殖民歷史中轉身,,香港需要重新調校自己的坐標。這樣的調整,,或需心態(tài)輾轉,、時間磨合,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忘了必須秉持的根本原則,。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一國兩制’在實踐中已經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具有強大生命力,。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和決心都絕不會動搖,?!敝醒胍卜磸蛷娬{,,對“一國兩制”要堅定信心、堅守底線,、堅決維護,,強調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耙粐鴥芍啤睂嵺`不走樣、不變形,。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20年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wěn)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結合起來,,把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qū)高度自治權結合起來,把發(fā)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這樣的香港,,才能于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潮流中,,找準自己的角色,才能在今天的世界格局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1990年,歷時4年8個月的基本法起草工作結束,,作為草委之一的金庸先生,,提筆寫下“一字千金籌善法,三番四復問良規(guī)”的詩句,。這部具有歷史意義和國際意義的“創(chuàng)造性的杰作”,,奠定了依法治港的法律基石。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民主程度不斷提高,,政府決策的公眾參與及監(jiān)督不斷深化……這些年來,,香港的政制發(fā)展進程一直穩(wěn)中有進?!坝欣诰用癜簿訕窐I(yè),,有利于社會繁榮穩(wěn)定,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這樣的政制發(fā)展,正是香港人的普遍心愿,。
“從世界歷史來看,,有哪個政府制定過我們這么開明的政策?從資本主義歷史來看,,從西方國家看,,有哪一個國家這么做過?”“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開創(chuàng)了一條和平解決領土爭端的新道路,為世界和平發(fā)展貢獻了智慧,。加拿大深受魁北克問題困擾,,曾派官員赴港專門了解“一國兩制”的運行。這一全新的政治構想與政治理念,,可謂中國對人類治理方式和政治制度的獨特貢獻,。正如撒切爾夫人的判斷:“從歷史的觀點看,‘一國兩制’是最富天才的創(chuàng)造”,。
(六)上世紀80年代,,香港的流行歌曲《我的中國心》,唱響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流在心里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這樣的歌詞,,讓多少人熱淚盈眶?;貧w以來,,香港和內地經濟文化交流更加頻密,“中國心”的跳動,,更加強勁有力,。
“一國兩制”事業(yè)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可依循,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新情況和新問題,。比如,,近年香港出現(xiàn)了非法“占中”活動,發(fā)生了“旺角暴亂”事件,,鬧過立法會宣誓風波,。這些事件和問題最終都得到依法處理,,恰恰說明“一國兩制”有著制度韌性,生命力強大,,歷久而彌堅,。
當前,香港的發(fā)展既有挑戰(zhàn)和風險,,又充滿機遇和希望,。面對內外經濟環(huán)境的深刻調整和變化,香港需要不斷提升競爭力,;長期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需要社會各界群策群力共同化解;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不斷深入,,需要加強彼此間的溝通協(xié)調,,妥善處理民眾關切。在此關鍵階段,,我們要以更加堅定的立場,,以法律武器和創(chuàng)新精神去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繼續(xù)保持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和發(fā)展。作為一項新生事物,,“一國兩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開拓前進。歷史終究向陽生長,,走出困境、贏得未來,,需要多點任重道遠的耐心和智慧,。
今天的中國,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是“地球上機會最多的地方”,。于香港,內地這個龐大的經濟體,,有著巨大的牽引力,。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香港第二大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更須看到,今日香港經濟之前途,,不只是市場那么簡單,。祖國內地以巨大的市場,、豐富的機會、創(chuàng)新的理念,,以及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勁勢能,,可為香港之后盾、之支撐,、之風帆,。
窗口、橋梁,、跳板……在國家現(xiàn)代化的不同階段,,香港曾扮演不同角色?;貧w20年后的今天,,我們不僅要“從香港看香港”,也要“從國家看香港”,,更要“從世界看香港”,。經過20年的時間,中國已不僅是經濟全球化的深度參與者,,更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如何繼續(xù)強化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雙向服務平臺功能?如何在中國以至亞太區(qū)發(fā)揮經濟城市的典范作用,?如何利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yōu)勢讓香港真正“無可取代”,?答案應該是,從大勢中把握機遇,,搭乘祖國改革發(fā)展的快車,。
“中華民族是一個”,如何理解自己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決定了香港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走向世界。胸有家國情懷,、深諳商業(yè)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香港人,富有拼搏,、勤勞,、靈活、應變精神,,一定能夠在國家的未來中找準位置,,也一定能夠在新的世界版圖中找準位置。
(七)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寫道:臺灣,、香港,、澳門與大陸的分合,,是中國大歷史未來發(fā)展的重大課題。從這個角度看,,香港回歸的20年,,在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大歷史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深圳河兩岸,,多少對國家統(tǒng)一的冀望郁結于此。1842年8月,,從“皋華麗號”船艙里那一紙條約開始,,香港的沉浮、榮辱,,就已成為中華民族難以磨滅的記號,。“不知吾生尚能重見其復為中國疆土否,?”清末香港土生土長的小說家何海鳴悲愴的喟嘆,,回響在幾代人耳邊。1997年的回歸日,,多少人淚飛頓作傾盆雨,,以至香港滂沱大雨,也被視作上天欲一洗民族之辱,?!敖甬T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在民族復興的圖景中,,香港定然不容缺席。
太平山之下,,多少對國家富強的渴望聚集于此,。合和中心、紅磡體育場,,林立的高樓、璀璨的燈火,,很長時間里代表著當年國人對現(xiàn)代化的想象,。鄧小平曾說,“我們在內地還要造幾個‘香港’”,。在國家的改革開放中,,香港曾發(fā)揮了積極的先鋒作用、獨特的橋梁作用,、持續(xù)的推動作用,、有益的借鑒作用,。今天,中國已經站在了世界舞臺的中央,。讓中華民族的光環(huán)更加奪目,,一代代香港人日夜期盼的,也正是如此,。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香港更有著特別意涵?!耙粐鴥芍啤钡臉嬒?,最早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而首先運用于解決香港問題并獲得了成功,。20年來,,“一國”根基不變,“兩制”并行不悖,,有創(chuàng)造歷史的豪邁,,有制度共存的包容,也有不斷磨合的耐心,,向著同一個復興之夢,,由分流而匯流。往更高遠處看,,內地,、香港如此,臺灣也未嘗不是如此,。
不斷豐富和發(fā)展“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wěn)定,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皩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時代的召喚,是民族的使命,。身處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不論在什么地方,都應該為此感到驕傲,,都應該為此作出貢獻,,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泵褡鍙团d,,這一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每一個中國人都責無旁貸,。
(八)上世紀70年代開始,,電視劇《獅子山下》,講述香港市民的艱辛努力,、逆境圖強,,同名主題曲傳唱出歷久彌新的“獅子山精神”:“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qū)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2013年,,“家是香港”的主題曲中,,插入了《獅子山下》的旋律,唱出新時代的《同舟之情》:“同舟之情,,攜手走過崎嶇,,少不免會疑慮,亦揮筆寫下去”,。
香江之畔,,潮起潮落;獅子山下,,同舟而濟,。20年走過,風云競逐的維港,,明滅閃爍的燈火,,腳步不停的人們,共同組成了香港生生不息的意象,。愿南海明珠,,精彩永不落幕;愿同舟之人,,腳步始終堅定,,共同書寫香江不朽名句。
編輯: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