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懂得父母“刀子嘴”背后的“豆腐心”
晚上11點半,,常睿璇將臺燈亮度調到最低,,躺在臥室床上看手機。她突然接到一個電話,,竟然是住在隔壁臥室的爸爸打來的,。“快睡覺,!幾點了,?半宿不睡覺!”因為她睡得晚,,除了打電話,、微信語音,爸爸還嘗試過很多方式督促她睡覺,。
放假期間,,除了睡覺晚,各種家庭瑣事都是常睿璇和父母發(fā)生口角的主要原因,。比如主動倒垃圾卻忘了給垃圾桶套新垃圾袋,、出門前沒來得及收拾房間?!翱偰苡刑舫雒〉牡胤健,!?
一些大學生在網(wǎng)上直呼,,“放假回家3天就被爸媽‘嫌棄’了”。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高校的1622名大學生發(fā)起關于“大學生假期和父母相處情況”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5.02%的大學生都曾有過假期被父母嘮叨的經(jīng)歷,,47.23%的大學生嘗試和父母溝通,希望增進相互理解,。
超八成大學生放假回家被父母“嫌棄”
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大學生假期與父母發(fā)生過小矛盾。其中,,73.37%的大學生曾因生活不規(guī)律被父母嘮叨,,娛樂時間過多、不幫忙做家務緊隨其后,,分別占57.89%和34.59%,。除此之外,不注意形象,、不去親戚家拜訪,、不和父母溝通等等都是大學生和父母意見不一致、產生小摩擦的原因,。
廖龍瑞是重慶人,,就在重慶市上學。雖然學校到家只有兩個小時的車程,,父母也表達過希望他經(jīng)?;丶业脑竿橇锡埲鸹丶业念l率只有每學期一到兩次,。他回家后,,飯桌上擺滿了廖龍瑞愛吃的酥肉、玉米胡蘿卜排骨湯,、可樂雞翅,,他融化在家的溫馨里。但在家里時間一長,,他和父母相處的“畫風突變”——“就知道躺著,,什么都不干。你不在,,家里還安靜點”,。“早上6點多開始叫我起床,,第一次是‘善意’的提醒,,第二次掀被子,第三次就站在旁邊說個不停,?!绷锡埲鹩袝r候會忍不住頂嘴。
西北政法大學的王梓彤也有類似的體驗,。小到起床,、洗漱的磨蹭,,大到從早到晚“不務正業(yè)地咸魚躺”,,都會引來父母的責怪。當正在洗漱的王梓彤收到同學發(fā)來的短信,,她就會停下洗漱的動作,,和對方聊得停不下來。媽媽發(fā)現(xiàn)衛(wèi)生間沒有聲音,,就會提高聲調問她:“你干嘛呢,?還沒洗漱,?”有時候,,即使她“表現(xiàn)良好”,媽媽也會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重復提醒她,。“我從早上就開始提醒你,,要早睡,,要早睡,!又到12點了,。”王梓彤把這種形式總結為“預警式嘮叨”,。
相比大一每天掰著手指頭倒數(shù)回家的日子,,廣州大學的皓逸今年對回家并沒有很期待?!耙郧盎丶遥改傅摹棠偷拙€’基本在一周左右,。上個假期開始,,我回家只敢睡兩天懶覺,在家的起床時間比考試周還要早,?!被丶液笸坏?點半,“人形鬧鐘”就喊著“快點起床,,吃早飯了”把他叫醒,。“剛回家時作息還沒調整過來,,如果沒有及時起床,,父親就會在外面弄出很大動靜,,我只得在他的怒火燒起來之前收拾好?!?
去年春節(jié)假期,,西安交通大學的蕭旭因為看網(wǎng)絡直播,沒有幫家人包餃子,。吃完年夜飯,,本應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的時間,她卻被母親叫到臥室挨批評,。之后很長一段時間,,蕭旭和母親的關系都有些僵。
父母的嘮叨背后是“操碎的心”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近九成大學生能夠理解父母的苦心,為了在難得的假期調整好和父母的日常關系,,32.27%的大學生曾嘗試和父母交流,,希望他們理解自己;32.64%的大學生認為父母說的有道理,,并開始改變自己,;還有23.34%的大學生表示還沒有采取行動,但是有改變現(xiàn)狀的想法,。
和父母之間的小摩擦確實給王梓彤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但她明白嘮叨背后是媽媽對她的健康和學業(yè)的擔憂,。盡管每次摩擦后,,她心里都有些不舒服,但王梓彤還是會逗媽媽開心,?!耙驗橹朗亲约鹤龅貌粚Γ晕也荒芤髬寢?,而是要求我自己,。”在王梓彤眼里,,母親的嘮叨也是她們之間獨特的溝通方式,。
和王梓彤采取同樣方式的大學生不在少數(shù),常睿璇,、李米也會采用比較“圓滑”的方式面對父母的嘮叨,。
有一次常睿璇的媽媽一回家,就說她的房間太亂,,有點生氣,。每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常睿璇會主動讓媽媽休息,“搶過她手里的活兒,,我來收拾,。”
每當被父母嘮叨,,李米總會轉移話題,。晚餐吃什么,、平時父母想向她了解的事,,都能解李米的“燃眉之急”。有時李米還會用唱歌的方式轉移“敵方”注意力,?!笆切膭影。愀庋凵駬醪蛔??!备鞣N前后不搭的話被她唱出來,母親常常會被她逗笑,??偠灾诶蠲椎摹皯獞?zhàn)寶典”里,,“不正面應戰(zhàn)”常常能化險為夷,。
在和孩子的相處當中,一位大二學生的家長許寧覺得自己“太難了”,。得知女兒要放假,,許寧非常開心。但是等女兒真的放假回家,,不到兩天,,她就因為女兒不自律的生活習慣有些惱火?!耙话闱闆r下,,我會按捺住心中的怒火,但總是想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她不要這么做,?!痹S寧認為,假期應該適當調整休息,,但這并不意味著無限制的放縱,,而應該合理利用時間,做該做的事情,。
許寧還擔心女兒的健康問題,?!澳樕掀鸲欢弧⑸砥诓灰?guī)律都和睡眠不足有關,?!彪m然女兒反思態(tài)度好,但是執(zhí)行力很差,。女兒無數(shù)次下定決心,,但第二天一切照舊。
徐晴的女兒今年大四,,她想讓女兒一邊等考研成績,,一邊投簡歷找工作,做好兩手準備,。但是,,重復多次的勸說,換來的只有女兒的反感和爭吵,?!八偸腔乇苓@件事情,根本不聽我和她爸的意見,?!弊顕乐氐臅r候,女兒為了回避問題,,去同學家住了三四天,。
徐晴覺得自己對女兒的嘮叨,都是為了幫助她找準今后的方向,。她認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女兒在即將步入社會的時候,,更應該認清現(xiàn)實,及時調整自己,,不能太任性,。“有時候看她一直玩手機,,我心里很著急,,想讓她抽空多看看書,如果考研初試過了,,復試也不至于手忙腳亂,。”但徐晴的心里話卻憋了很久,。
交流和理解是化解矛盾的“絕招”
南方科技大學學生工作部心理成長中心的張阿佩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文化比較含蓄,父母和孩子很少把心里話直白地表達給對方。父母和孩子在溝通時,,應該盡可能聽對方的“話外音”,,了解彼此的真實情緒,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比如,,父母說“回來就知道玩兒,什么都不干”可能包含了“你終于回來了,,多陪陪爸媽吧,。干活也行,陪爸媽聊聊天也行”,。而孩子的“不是你讓我回來的嗎”,,背后的意思可能是“我回家其實是想得到你們的喜歡,而不是指責”,。
其實,,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希望彼此能互相理解,,和諧相處。每次返校前,,媽媽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詢問廖龍瑞生活費夠不夠用,,飯桌上又擺滿了他喜歡的飯菜?!伴_學前媽媽總是很舍不得我走”,。這時候兩人之間的不愉快也會煙消云散。但是廖龍瑞還是沒有嘗試和爸媽坐下來好好聊聊,,他害怕在意見無法達成一致的時候,,自己會說出讓父母傷心的話。
王梓彤有些羨慕對作息時間要求比較寬松的家庭,,不過她對自己和媽媽的相處方式也樂在其中,。最近,她也“嘮叨”起了媽媽,,提醒媽媽晚上看手機時記得開燈,。她知道,媽媽嘮叨她,,大部分時候問題的根本在她自己,。所以她決定“洗心革面”,定好早上6點半的鬧鈴,,在夜里11點準時入睡,。
當被問到是否想要解決被“嫌棄”的狀況時,皓逸很明確,“當然想解決,,但目前看來不太容易,。總感覺和父母說話有代溝,,我玩的東西他們也不懂,,自然而然關系就疏遠了?!彼€是希望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難得的假期,。
蕭旭和母親的“冷戰(zhàn)”持續(xù)了半個月,直到生日當天母親寫給她一封2000字的長信,,結束了兩人的僵持,。信里寫了蕭旭離家求學后,母親想對他說的心里話,。平日里自詡淚點很高的蕭旭落下了眼淚,。“當時我就跑到臥室給了媽媽一個擁抱,,聊了兩個小時,,吐槽也好、交心也罷,,矛盾徹底解決了,。”之后,,母女之間的“斗嘴”明顯減少了,。每次因為吃飯狼吞虎咽、玩手機“廢寢忘食”等小問題導致矛盾再次發(fā)生時,,蕭旭都會找到那封長信,。這封信已經(jīng)變成了她情緒的宣泄口、處理問題的“錦囊妙計”,。蕭旭說:“‘媽媽牌’雞湯不僅味道好,,功效也是一流的?!?
徐晴偶爾會自責,,她總覺得因為自己急躁地表達了不滿情緒,導致女兒逐漸形成了抵觸心理,?!叭绻茉倩氐剿齽偦丶业囊惶欤铱隙ú粫f話那么直接了,,應該慢慢來,?!?
許寧雖然不認同女兒的生活習慣,但是每天上班前還是會準備好早飯,。中午也會從單位趕回來,,和女兒一起吃完午飯再回去上班。
消除父母和孩子間因瑣事造成的矛盾很難,,但是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最大化地減少矛盾是可以做到的。張阿佩表示,,大學生如果不好意思直接表達自己的內心,,可以嘗試在線上表達,或者寫一封信,。大學生也可以用實際行動給父母反饋,。給爸媽做一頓豐盛的午餐、主動承擔家務,,當父母看在眼里,,矛盾自然就化解了?!凹揖褪且粋€互相給予愛的地方,。”張阿佩說,。(除廖龍瑞和常睿璇外,,文中被采訪學生和父母均為化名)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