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廖昌永,,是穿著燕尾禮服站在舞臺上,唱著被年輕粉絲形容為“開口跪”的經(jīng)典,。而這些年,我們也能在《聲入人心》《經(jīng)典詠流傳》《中國好聲音》等綜藝節(jié)目上看到他的身影。最近,在一檔名為《時光音樂會》的節(jié)目上,,他不僅唱歌,還講起了歌曲背后的往事,。
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wǎng)獨家專訪時,,廖昌永說,,美聲,,有人理解為“美好的聲音”,這只停留在技術層面,,它真正的本意應該是“美好的歌唱”,,周小燕老師說得最直接:把歌唱好聽了!
中青報·中青網(wǎng):怎么會來參加一檔講故事的音樂節(jié)目,?
廖昌永:其實在學校給學生講課,,很多時候也在講故事。演唱一首歌曲,,首先要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不然就可能表達不準確;當你了解了一首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你的感受會不一樣,,表演時也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
我覺得通過這樣一個節(jié)目的推廣,,可以讓更多觀眾知道藝術家代表作背后的故事,,提高觀眾對作品的理解;對創(chuàng)作者來說,,也可以更加深入生活,、提煉生活,創(chuàng)造出高于生活的藝術作品,。
中青報·中青網(wǎng):你選擇唱烏蘭托嘎的《往日時光》,,這首歌對你有什么特別?
廖昌永:這首歌在業(yè)內不是我最先唱的,,但第一次聽,,我的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掉,,它讓我想起了很多童年往事。小時候鄉(xiāng)下的小伙伴們,,因為學習工作,,慢慢散落在天南地北,但是每個人還在為著理想繼續(xù)奮斗……
烏蘭托嘎是比我早一輩的年輕人,,他們在最好的年華響應國家號召,,到廣闊天地鍛煉自己,經(jīng)歷十分坎坷,。我在錄音棚里錄這首歌的時候,,數(shù)次唱著唱著,就‘唉對不起,,我要先平靜一下’,。我相信很多人聽了之后,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心靈的沖擊,,翻起記憶深處的東西,,然后更加堅強,繼續(xù)向前,。
中青報·中青網(wǎng):節(jié)目中你們是在一個類似朋友聚會的露天環(huán)境里,,如果可以選,你最喜歡在哪兒唱歌,?
廖昌永:任何環(huán)境都可以,。《時光音樂會》的那個環(huán)境特別適合講故事,,借助一種氛圍來唱歌,。比如,李克勤對譚詠麟如何從小迷弟變成同事又變成亦師亦友,,當李克勤唱《校長》的時候,,譚詠麟眼睛里含著淚水。
唱歌不一定要穿著燕尾服,、在大樂隊伴奏的舞臺上演出,,其實很多“小場合”,像朋友聚會,、創(chuàng)作研討,,大家一起分享,也是非常好的,。
中青報·中青網(wǎng):你說過音樂類型之間不應該設置隔閡,?
廖昌永:對我來說,音樂不分高低,只分好壞,。只看有沒有打動人,,而不是技術多好,技術再好,,不打動人沒有用,。文藝工作者應該堅持自己的藝術理想,不能為了“討好”去唱歌,,而要把作品的音樂風格,、語言風格、人物風格……等等內涵都盡可能多地挖掘出來,、表達出來,,這是文藝工作者應該要做的事情。
中青報·中青網(wǎng):你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農民家庭,,小時候就愛唱歌嗎,?
廖昌永:鄉(xiāng)下的孩子,沒有機會學樂器,,最多就是看父輩拉個二胡,、吹個竹笛,自娛自樂,,連嗩吶都是要專業(yè)藝人才會的,。所以更多時候就是唱歌,這是我們最容易接觸到的音樂類型,。看見什么唱什么,,小朋友一起走路去上學,,看見魚兒唱魚兒,看見鳥兒唱鳥兒……
說實話,,小時候我想過很多種長大后的職業(yè)可能:我姨身體不好,,我最想做醫(yī)生;農村的孩子經(jīng)常跑步,,那時候女排還拿了五連冠,,我也想做體育;我還想當老師,、科學家……唯獨沒有想過做一個音樂家,、一個文藝工作者,因為這離我的生活太遠了,。所以當有了這個機會,,我會非常非常珍惜。
中青報·中青網(wǎng):現(xiàn)在的年輕人各方面物質條件都挺好,會缺點什么嗎,?
廖昌永:我父親去世很早,,母親操持內外很辛苦,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我有強烈的愿望,,一定要考上大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來改變生活,??赡茉诖蠹铱磥砦业膶W習經(jīng)歷一路走來很順利,其實途中有很多波波折折,。但就是這些不容易,,給我后來的音樂創(chuàng)作帶來很多營養(yǎng)。
比如,,我錄制過一首《我親愛的母親》,。一唱起這首歌,我就想起當年我考上大學離開家鄉(xiāng),,媽媽一晚上沒睡著,,第二天走了很遠很遠,她還在路口招手……所有的一幕一幕,,都在我面前,,這就是為什么我在唱的時候,大家會產(chǎn)生共鳴,。
我很羨慕現(xiàn)在的孩子,,有海量的學習資源,我們那時候真的不容易,。去圖書館聽卡帶,,和同學一人一個耳機分著聽;幫別人賣空白卡帶,,自己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一盒,,去翻錄,然后反復聽,,聽壞為止,。那時候學校外請一個專家來講課,全校的人擠破頭去聽,;現(xiàn)在每星期都有大師課,,也給學生很多演出機會、藝術實踐,,有時候反而不那么珍惜了,。
中青報·中青網(wǎng):你在很多時候都會提到恩師周小燕。你覺得老師教學生專業(yè)知識之外,還應該教什么,?
廖昌永:韓愈在《師說》里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更多時候是學生的人生導師,,以身作則教學生如何做人,做一個誠實,、善良的人,。我們學校很多學生把自己老師叫“師父”,因為真的亦師亦父,,師生之間就像家人一樣,。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老師們對你有哪些言傳身教?
廖昌永:我的啟蒙老師周維民,,在我剛剛進入這個行業(yè)的時候對我講,,作為藝術家,要愛心中的藝術,,不要愛心中的自己,。究竟是把“我”擺在藝術的前面,還是把藝術擺在“我”的前面——擺好這個順序,,藝術之路才會長久,。
周小燕老師經(jīng)常說,一個邪門歪道的人,,在藝術上不會走太遠,。傅雷先生給傅聰寫過一封信,說“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后才是鋼琴家”,。所以做人是最重要的,做一個品格優(yōu)良的人,,才能發(fā)現(xiàn)世界上無處不在的美,,當眼睛里看到的都是美的時候,創(chuàng)作出來的東西才會美,。
周老師還說過,,作為演員,在舞臺上要對很多人負責:要對得起花錢買票來看你的觀眾,,要對得起邀請你來演出的人,,要對得起培養(yǎng)你的老師,要對得起含辛茹苦學習這么多年的自己。上臺一百次就要成功一百次,,這是一個職業(yè)演員應該做的,。等哪天你開始把自己擺在藝術的前面,就是你走下坡路的時候,。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