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更年期關懷日,,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2030年,全球將有12億以上的更年期婦女人口,。
女人到了更年期什么最可怕,?很多人會回答:情緒暴躁,。
其實不然,,骨質疏松才是更年期女性健康的“頭號大敵”,。
2021年,,最新的中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患骨質疏松病概率為19.2%,,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問題尤為嚴重,50歲以上女性患病率達32.1%,,遠高于同齡男性的6%,,而65歲以上女性患骨質疏松高達51.6%,。
而更糟糕的是,,約50%的骨質疏松癥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就診時往往已發(fā)生骨折。
天天喝牛奶補鈣
卻因一個趔趄骨折
王女士(化名)50歲退休,,每天和朋友喝茶,、打牌,偶爾出去旅游,,生活倒也過得豐富多彩,唯一盼的就是抱孫子,。
去年,王女士的兒媳婦生下龍鳳胎,,這可把她高興壞了。原本安逸的生活被孫子孫女占滿,,每天忙得腳不著地,雖然經(jīng)常累得腰酸背痛,,但是心里依然很滿足。
時間過得很快,,兩個孩子到了學走路的時候,王女士每天扶著他們在小區(qū)里蹣跚學步,。一天,,她正領著小孫子在走路,突然拐角躥出一輛電瓶車,,眼看就要撞到了,,護孫心切的她趕緊把小孫子往旁邊用力一拉,,自己卻因慣性作用向前打了一個趔趄,膝蓋著地的瞬間傳來一陣劇痛,,痛得她大汗淋漓,直接趴在地上爬不起來,。家人趕緊把她送去醫(yī)院,醫(yī)生診斷骨質疏松性骨折,,得先做內固定手術,,一年后再手術把鋼釘取出,。
手術后躺在床上靜養(yǎng)的王女士很納悶,明明自己天天喝牛奶很注意補鈣,,怎么還會骨質疏松呢?恰好在電視上翻到杭州市婦產科醫(yī)院張治芬院長的訪談節(jié)目,,這才知道女性絕經(jīng)后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除了會導致常見的潮熱出汗,、情緒改變、失眠以外,,也會引起骨量下降甚至骨質疏松,,怪不得自己輕輕一摔就骨折了,。再仔細回想自己這幾年的身體狀況,,果真是條條能對上,只是沒往更年期方面去想,。
能下地活動后,,王女士就趕緊帶著自己的一大沓病歷資料來到張治芬院長的門診,經(jīng)過詳細的檢查和評估,,得到的治療方案是,在抗骨質疏松治療的基礎上再加上小劑量的激素補充治療,,一方面可以減少骨量的丟失,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緩解潮熱出汗,、腰背酸痛等更年期癥狀,長遠來看還有益于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癡呆等疾病,。王女士欣然接受,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骨質疏松是女性更年期頭號大敵
補充雌激素可提高絕經(jīng)后生活質量
54歲的李女士(化名)相比王女士則相對幸運,。自49歲絕經(jīng)起,,她就經(jīng)常覺得四肢肌肉酸痛,起初癥狀不是很嚴重,只是勞累后容易出現(xiàn),,以為這是身體衰老的正常現(xiàn)象,,只要多鍛煉就好,加之子女們工作都忙,,就沒告訴他們。沒想到之后癥狀越來越嚴重,,各個關節(jié)只要一活動就會發(fā)出“咔咔”的響聲,,肩背部、腰部更是疼得厲害,,甚至晚上都無法安睡,因此精神狀態(tài)每況愈下,。
一次偶然的機會,女兒看到張治芬院長團隊關于更年期骨質疏松篩查的報道,,趕緊帶著媽媽到門診求助。經(jīng)過詳細問診,、檢查和評估,很快明確李女士的渾身肌肉和關節(jié)的疼痛是骨質疏松惹的禍,。于是制定了個體化的激素補充治療以及抗骨質疏松治療,同時配合飲食調整,、鍛煉等,。
經(jīng)過3個月的綜合治療,,李女士的關節(jié)肌肉酸痛消失,,活動也自如了,。如今治療已持續(xù)1年,,復查骨密度比之前還略有增加,這更堅定了李女士繼續(xù)接受激素補充治療的決心,。
更年期會帶來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影響,,這對女性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會為個人和家庭帶來不少糟心事兒,,但必須要去正視。近年來,,張治芬院長帶領團隊致力于圍絕經(jīng)期及絕經(jīng)女性健康管理及骨質疏松防治工作的研究,并聯(lián)合全省30余家醫(yī)院進行多中心研究,。旨在提高大眾對女性更年期骨質疏松的認識,,做到早篩查、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從而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fā)病率,,提高絕經(jīng)后生活質量。
張治芬院長表示,,對于絕經(jīng)前后啟動絕經(jīng)激素治療的女性,可獲得骨質疏松性骨折一級預防的好處,。同時,還可以改善絕經(jīng)相關的其他癥狀,,減少遠期心腦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的患病風險,。但絕經(jīng)激素治療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和評估下進行,切不可隨意用藥,。
(編輯: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