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房不認貸”新政加碼,,上海樓市怎樣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王燁捷2023-10-2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10月17日,上海優(yōu)化住房公積金貸款套數(shù)認定標準,,成為全國首個實行公積金“認房不認貸”的一線城市

10月17日,,上海優(yōu)化住房公積金貸款套數(shù)認定標準,成為全國首個實行公積金“認房不認貸”的一線城市,。新標準規(guī)定,,無房、在全國無公積金貸款或首次公積金貸款已結清的,,可以認定為首套住房,;在上海已有一套房、符合改善型認定條件,,在全國無公積金貸款或首次公積金貸款已結清的,,認定為第二套改善型住房,。

新政一出,此前略顯低迷的樓市又有了重振雄風的意味,。10月19日晚間,,記者在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世紀公園板塊的散步道、跑步道,、社區(qū)鄰里中心等地看到,房地產中介們把一塊塊房屋展示板重新擺放了出來,。

這樣的景象,,似曾相識。9月1日,,上海推出商業(yè)貸款“認房不認貸”新政時,,房地產中介們也在夜間市民散步的步道周圍支起過小板板。

來自中國指數(shù)研究院的數(shù)據(jù)顯示,,9月上海二手房市場熱度有所回暖,,二手住宅價格環(huán)比下跌0.08%,跌幅較前一個月收窄0.08個百分點,。上海房地產交易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9月上海二手房成交17503套,相比8月上升了13%,。在10月的前12天,,上海有約4000套二手房成交。

“認房不認貸”新政加碼后,,上海樓市會出現(xiàn)哪些變化,?改善型剛需可以入場了嗎?

“金九銀十”樓市能否跑出量

10月18日,,上海公積金“認房不認貸”新政宣布后的第二天,,上海二手房成交量當天就實現(xiàn)了543套、3.81萬平方米的回升,。而10月1日至6日,,受“十一”長假影響,上海二手房每天的成交量均在100套以下,。10月7日開始回暖,,二手房日成交量一度接近700套,此后回穩(wěn)在500套左右,。

在上海的二手房交易圈內,,有一個月成交量“榮枯線”,業(yè)內人士把這條線定位在月成交1.5萬套上下,。按照10月目前的二手房成交情況,,如果要想達到9月1.75萬套的成交量,,此后的日成交量須在700套左右,如果要守住1.5萬套的“榮枯線”底線,,那么日成交量須維持在580套左右,。

10月19日晚間,浦東世紀公園附近,,至少有5家不同品牌的房產中介出來擺攤,,不時有市民圍著中介討論新政?!拔椰F(xiàn)在住的房子有房貸,,如果我現(xiàn)在還清房貸,再置換一套房子,,還算首套嗎,?”這是中介小方被問得最多的一類問題。

小方告訴記者,,10月18日全天,,中介公司都在組織員工進行新政培訓,“9月商貸認房不認貸后,,我們的交易量確實有所回升,。希望10月新政加碼后,有更多的成交”,。

記者以貸款100萬元30年等額本息為例算了一筆賬,。新政前,一名消費者如果購買二套房,,他的貸款利率為3.575%,,每月月供約為4532元;新政后,,如果這名消費者的置換房產被認定為首套房,,他就能享受3.1%的貸款利率,每月月供為4270元,。也就是說,,每100萬元貸款,消費者每月可以省下262元月供,。

來自上海鏈家的數(shù)據(jù)顯示,,10月,上海的買方市場已經“淡定了”,,但賣方這頭的掛牌量仍然在上升,。截至9月底,上海鏈家二手房掛牌量約8.91萬套,,相較于8月底上升約16.94%,。

剛需置換要有前提

全職媽媽小雷從去年開始就在關注上海的二手房和一手新房市場,,因為生了二胎,她想把原本160多平方米的房子置換成200平方米左右,。手握800萬元現(xiàn)金,,她卻遲遲沒能下手。

“按照新政,,我可以把手頭的公積金貸款結清,,這樣我確實算是首套。貸款利率是下來一些了,,但又不是不用還錢,。”小雷告訴記者,,自己置換最大的顧慮是“現(xiàn)在手上這套房子能不能賣掉”。

小雷觀望了一年多,,與她同小區(qū)同戶型的一套住宅,,從去年年初掛牌2200萬元到今年9月主動降價到2000萬元,至今沒有售出的跡象,。而她的一個朋友,,在上海徐家匯核心地段的一套145平方米的三居室,掛牌2100萬元,,也沒有動靜,。

來自貝殼網的數(shù)據(jù)顯示,上海2021年月平均二手房成交量約為2.32萬套,,2022年約為1.59萬套,。到了2023年,二手房月成交量大多徘徊在1.4萬套左右,,但9月受新政影響,,二手房月成交量突破1.7萬套。

還有不少人產生了“賣掉一套貸款房,,買進一套全款房,,不再還貸”的想法。多多(化名)是一名在滬工作的IT行業(yè)從業(yè)者,,每月稅前收入超過3萬元,,新政出臺后,他考慮降價10萬元到20萬元賣掉手上貸款購買的市中心老破小學區(qū)房,,置換一套稍偏遠一些的大戶型,。

專家:剛需置換應抓住窗口期

有的人猶豫不決,有的人則已經“踩準節(jié)點,、精準上車”了,。

圓圓(化名)自稱是9月1日和10月17日兩次“認房不認貸”新政的受益者,,“完美踩準政策節(jié)點,贏麻了”,。

圓圓在2022年11月30日以2000余萬元的價格售出了現(xiàn)有住宅一套,,又在2023年8月底認籌新房,購買了一處位于郊區(qū)的大房子,,價格不到1500萬元,。9月1日,上海商貸“認房不認貸”新政出臺后,,她正好能用首套房資格享受優(yōu)惠商貸,。但在貸款辦理過程中,因開發(fā)商部分項目抵押手續(xù)尚未辦齊,,影響了貸款的申請,。10月17日,她竟然等來了公積金貸款“認房不認貸”的新政,。

她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兩人每人都可以用公積金首套貸貸款60萬元,共計可以貸款120萬元,。相比此前選擇的純商貸4.55%的利息,,能省下1.45%的利息。

房產自媒體博主Bony曾是一家上市房企上海公司市場部的負責人,,近年來他深耕二手房交易領域,。他告訴記者,現(xiàn)在實際上是置換剛需“上車”的好時機,。

“一方面二手房交易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另一方面現(xiàn)在一手新房不像過去動不動就觸發(fā)積分制(上海在新房認籌比超過1∶1.3的情況下,開啟積分入圍制度),,可選擇余地很大了,。”Bony說,,針對置換剛需擔心手上房產賣不掉的情況,,房東可以采取主動略微降價的辦法,“一些品質較好的次新房,,原來可能不同樓層,、不同戶型、不同樓棟價格都不一樣,,大家都能賣掉,,總有喜歡你這套房子、愿意埋單的客戶,。最近幾個月形勢不同了,,每個小區(qū)最終能成交的,,一定是最便宜的那套,買房人主要看價格,?!?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張同斌長期研究全國房地產市場,他建議,,結合債務,、財政和人口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邊際放松房地產市場政策,,穩(wěn)定市場預期,避免房地產市場風險的爆發(fā)及擴散,;另一方面,,我國房地產市場亟須走出以往依賴城鎮(zhèn)化和金融化的發(fā)展模式,探索出新的發(fā)展路徑,。

張同斌說,,目前一線城市“帶頭放開政策”是一個積極信號。除房地產相關的直接政策外,,還應再尋求一些新的思路。比如,,出生人口下降是影響城市房地產市場的核心基本面因素,,也是消費者信心不足的一個原因,“房地產市場發(fā)展在頂層設計上可能需要尋求新的發(fā)展思路,?!?

(編輯:映雪)



“認房不認貸”新政加碼,上海樓市怎樣了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