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我國古代文化藝�(shù)的鼎盛時期,舉凡古文,、書�,、詩詞、瓷�,、玉�,、雕漆、織�,、緙絲等,,都有杰出的成就。而其中最耀眼的,,當(dāng)屬繪�,。宋代繪畫承繼唐及五代,無論形式,、題材和畫科,,都集大成于一身�
中國傳統(tǒng)繪畫可以大致分為人物,、山水和花鳥3科。通常�(rèn)�,,寫實主義是宋畫特有的標(biāo)�,。山水、人物和花鳥,,哪個最符合這一特質(zhì),。我�(rèn)為,唯有花鳥�,�
宋代的山水畫,,即便有北宋的全景山水和南宋的小景山水的區(qū)別,但承繼的仍是唐代的水墨山�,,雖然在宋代�(dá)到巔�,,至于如何寫實,今天我們很難在自然山水中找到直接的對應(yīng),。人物畫也是如此,,雖然也頗多涉及具體的人物,但因缺乏參照,,我們也不知道有多寫�,。而花�,,從五代至宋,橫空出�,,工�(xì)�(shè)�,,完全描摹自然,其寫實程�,,至今仍可與身邊的自然一一觀�,�
�174幅作品辨識出67種鳥類,宋人畫鳥是認(rèn)真的
宋代花鳥畫到底有多寫�,,是一個被時光掩埋的秘�,。《宋畫全集》的出版,,打開了一個窗�,,給予我們管窺宋畫全貌的�(jī)會�
《宋畫全集》的編撰出版是“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文化工程的組成部分,,由浙江大學(xué)和浙江省文物局共同主持,。項目自2005年啟動至今,已編纂出�60�226�,,收錄海�(nèi)�263家文博機(jī)�(gòu)的中國繪畫藏�12405件(套),。其中,《宋畫全集�8�23�,,收錄宋�1014�,�
我細(xì)讀《宋畫全集》,選定有鳥類圖像的作品171幅(占比16.8%�,,外加雖未收入《宋畫全集�,,但被認(rèn)為可信的作品3幅,�(jìn)行統(tǒng)計分�,。這些作品大部分為花鳥�,,也包括了少�(shù)含鳥類圖像的山水小景和人物畫。其鳥類圖像,,大致可分為工筆可辨識(68%�,、工筆不可辨識(2%)、簡筆可辨識�20%�,、簡筆不可辨識(10%)四大類,�
也就是說,�174幅作品中,,可辨識到具體物種的,,達(dá)�88%,這個比例遠(yuǎn)超我的預(yù)�,,可辨識鳥類共計67�,。從中可�,,宋代花鳥畫家,不只描繪身邊熟悉的鳥�,,還大量記錄了偶然闖入視�,,包括獵捕和觀察到的鳥類�
雖然這些花鳥畫家不一定認(rèn)識筆下的每一種鳥�,,也沒有為每一種鳥類命�,,但從多�(shù)畫作所體現(xiàn)對形�(tài)和畫理的追求來看,相信他們是了解,,并能夠區(qū)別不同鳥類的特征,、行為和生態(tài)�(xí)性的�
�174幅宋�,,均只是幸存�,,只占宋代實際花鳥畫�(shù)量極少的一部分,幸存的比例�(yīng)該遠(yuǎn)�(yuǎn)不到實際�1%,。在沒有照相�(jī)的時�,,如果多�(shù)宋畫能夠保存至今,完全可以編錄一部大體量的《宋代鳥類圖譜�,,根�(jù)其中鳥類物種描繪的精確度,,所反映鳥類與環(huán)境、季節(jié),、食物的�(guān)�,,以及鳥類行為習(xí)性等方面的諸多信息,那將是世界上最�,、最偉大的一部博物學(xué)著作,�
宋畫為什么愛“寫生”?
打開《宋畫全集�,,我們會頻繁地遇見一個詞——“寫生”:寫生珍禽,、寫生蛺�,、寫生草�,、寫生梔子、寫生紫薇……檢紀宣和畫譜�,,寫生更加常�,,幾乎在每一個畫家名下都有寫生作品。這里的寫生到底何�,?何以如此頻繁地出現(xiàn)在宋畫之�,�
在西方美�(shù)中,寫生是初�(xué)者的必修�,,屬于學(xué)�(xí)繪畫的基�(chǔ)和起�,,同時也是專�(yè)畫家收集素材的重要途徑,。但無論是學(xué)生的�(xí)作,還是畫家的寫生稿�,,往往不被看作是一件嚴(yán)肅或正式的作�,。這樣的情況后來發(fā)生了明顯改變,尤其在印象派出�(xiàn)之后,,我們今天熟悉的許多印象派大師的作品,,就是最初的寫生作品,比如梵高和塞尚的風(fēng)景和人物畫作,�
中國古代畫家也強(qiáng)�(diào)“師法自然”和寫生,,大量的畫史論著中都出現(xiàn)了寫生一詞。但因為工具不易攜帶和野外使�,,所謂的寫生,,并非西方傳�(tǒng)中在野外�(xiàn)場的寫生,據(jù)說是通過“目識心記�,,也就是觀察和記憶來實�(xiàn)�,。比如,畫家飽覽名山大川,,觀物之�,,觀物之理,回家以后憑記憶下�,。這應(yīng)該是多數(shù)山水畫家通用的方�,�
但這一論點如果延伸到花鳥畫中,卻很難令人信�,。我們看到大量的宋代花鳥�,,包括以寫生為名的花鳥畫,其�(xì)節(jié)的精微和�(zhǔn)確度,,是絕無可能僅靠“目識心記”來�(chuàng)作的,。那么花鳥畫中的寫生又是怎么回事�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談到黃筌畫法時說:“諸黃畫�,,妙在賦�,,用筆極新細(xì),殆不見墨跡,,但以輕色染�,,謂之寫�?!逼渲兄惶岬接霉P和著�,,完全不提是否對照實物描繪,然后�,,這就是寫�,。更奇怪的�,,中間還沒頭沒腦地來一句“殆不見墨跡”。這是什么意�,?戶外寫�,,很難工�(xì),多見簡�,,有墨跡才對�,,為什么是相反,要特別�(qiáng)�(diào)“殆不見墨跡�,�
根據(jù)我的分析,,宋代所謂的寫生,存在廣義和狹義兩層含義,。廣義上就是沈括的表�,,也就是如實描繪�(xiàn)實生�(tài)。用筆新�(xì),、賦色準(zhǔn)�,,正是如實反映生命自然狀�(tài)的必然要求。這里的寫�,,強(qiáng)�(diào)的并不是繪畫的過�,,而是描繪的結(jié)果——畫作是否逼真�(xiàn)實�
然�,,這并不是寫生在宋代的全部含義,。我們也看到,宋代花鳥畫�,,幾乎都很寫�,,照上述定義,絕大多�(shù)宋代花鳥畫都符合寫生的標(biāo)�(zhǔn),,為什么要特別為其中的一部分作品冠以寫生的名�,?所以,寫生在宋代還有另一層含�,,這一含義接近西方寫生的概�,,但稍有不同�
那些以寫生為名的畫作,,很可能不是初稿,,而是在初稿基�(chǔ)上再加工的成熟作�,。之所以強(qiáng)�(diào)寫生,,只是區(qū)別于臨摹,以及根�(jù)他人或舊有的素材�(jìn)行的�(chuàng)�,,以表示畫中題材直接來自�(xiàn)�,�
不管是狹義的,,還是廣義的,寫生在宋代蔚然成風(fēng),。如果沿著中國繪畫史巡視而下,,我們會�(fā)�(xiàn),這一傳統(tǒng)在后世逐漸丟失,,寫生成了宋畫獨特的�(biāo)�,�
宋代畫家的最高追求——理
寫生求形似,寫意求傳�,。一幅花鳥作�,,如果能夠做到形神兼?zhèn)洌瑧?yīng)該可以算是上品了,。但宋代畫家的追求不止于�,,在他們的心中還有一個“理”字�
這與宋代理學(xué)的興起與盛行有一定關(guān)�,,更�(zhǔn)確地�,,是程頤和朱熹所倡導(dǎo)的“程朱理�(xué)”。該�(xué)說認(rèn)�,,萬物的背后,,必有一理。這是中國哲學(xué)樸素的宇宙觀和本體論思想,,其中的�,,接近于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道理”和“原理”,或者“客觀�(guī)律�,�
那么,,在花鳥畫中,畫理具體體�(xiàn)在哪些方�,,宋代的畫家又是如何講究�,�
花鳥畫的理,首先體現(xiàn)在鳥類與所處環(huán)境的�(guān)�,。不同的鳥類有其特定的生存環(huán)境:游禽,,具蹼,善游�,,主要棲息在深水�(huán)境中,,如雁類和鴨類;涉禽,,一般具有“腿�,、頸長、嘴長”的特征,主要棲息在淺水�(huán)境中,,如鷺類和鶴�,;猛禽,具有�(qiáng)有力的利爪和�,,以捕捉其他動物為生,,或翱翔空中,或靜立枝頭,,如鷹類和鸮�,;陸禽,具有�(qiáng)勁的腳和�,,適于在地面行走和翻撿食�,,如雉雞類;鳴禽,,多為小型鳥�,,身形靈巧,喜歡鳴叫,,棲息環(huán)境復(fù)�,,多在樹枝間活動,包括了雀形目所有鳥�,,如柳鶯,、鵯類、鶇類等,�
其次,,畫理體�(xiàn)在鳥類與季節(jié)的關(guān)系。我們并不能在所有季節(jié)看到所有鳥�,,因為很大一部分鳥類具有遷徙�(xí)�,。終年留在本地的,稱為留�,;春天從南方飛來繁殖度夏,、秋天離開的,稱為夏候鳥,;秋天從北方飛來越冬,、春天離開的,稱為冬候鳥,;只在春秋短暫過�,,既不留下越冬,又不留下度夏�,,稱為旅�,。植�,、鳥類與季節(jié)之間的對�(yīng)�(guān)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畫理,�
鳥類與食物的�(guān)系,同樣值得�(guān)�,。不同的鳥類,,捕獵或覓取不同的食物。如鷹以捕捉小型獸類和其他鳥類為�,,鸮類以鼠類為食,,鸕鶿、鷗�,、鷺類和翠鳥以魚為食,,雉雞、燕雀以谷物和植物種子為食,,啄木鳥以鑿取樹皮內(nèi)的蠹蟲為�,,鸚鵡以水果為食,繡�,、太陽鳥以花蜜為�,,大多數(shù)雀類食性較雜,既食昆蟲,,又食植物種子和嫩葉�,�
鳥類的行為,也是畫理,。有些鳥類生性安�,,比如鹟類;有些鳥類吵鬧不休,,比如喜�,;有些鳥類喜集群,比如椋�,;有些鳥類喜獨處,,比如猛禽;有些鳥類喜歡站立高枝,,比如伯�,;有些鳥類藏匿草叢,比如鵪鶉,;有些習(xí)慣盤旋飛�,,比如老鷹;有些飛行時喜歡排一字長�,,比如大�,;有些習(xí)慣跳躍著行走,比如麻雀;有些習(xí)慣抖動尾�,,比如鹡�,,如此等等�
最�,,應(yīng)該強(qiáng)�(diào)的是鳥類的姿�(tài),。比如同樣站在樹上,有些鳥類身姿筆挺,,如伯勞,、北紅尾鴝和老鷹等;有些�(xí)慣蜷縮脖�,,如夜鷺,、寒鴉等;有些則一刻不�,,輾�(zhuǎn)反側(cè),,甚至倒掛懸停,如柳鶯,、鴉雀,、繡眼鳥等。對于資深的觀鳥者來�,,有時并不需要細(xì)辨外�,,僅憑身影,即可判斷物種,�
系統(tǒng)梳理這些�(xiàn)存的宋代花鳥�,,我們會�(fā)�(xiàn),絕大多�(shù)作品不僅形態(tài)寫實,,姿�(tài)傳神,,在鳥類與季節(jié)、環(huán)�,、食物關(guān)系上,,在鳥類棲息和行為方面,均能�(yán)格遵循畫�,?!靶卫韮扇笔撬未嫾业钠毡樽非螅踔潦亲罡咦非?�
(作者系浙江省博物館館長�
編輯: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