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日用品 使用時有講究

  來源:解放日報任翀2025-03-2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沒有經過消毒的一次性內褲,、被翻新的衛(wèi)生巾和紙尿褲等一次性日用品被曝光,涉案生產企業(yè)已接受監(jiān)管部門調查,。很多消費者意外又氣憤:原以為干凈

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沒有經過消毒的一次性內褲、被翻新的衛(wèi)生巾和紙尿褲等一次性日用品被曝光,,涉案生產企業(yè)已接受監(jiān)管部門調查,。很多消費者意外又氣憤:原以為干凈衛(wèi)生的一次性用品,竟然有那么多問題。

事實上,,除了央視已經曝光的案例,,市場上常見的一次性用品還有不少“玄機”,有的涉嫌用文字游戲誤導消費者,,有的要注意使用方式,,否則會增加安全隱患。

一次性柔巾,,“綿”“棉”有別

這兩年,,一次性洗臉巾,、一次性浴巾在市場上流行了起來。不少營銷號宣傳,,傳統(tǒng)毛巾由于清潔不及時,,容易滋生細菌,;相比之下,,一次性使用的洗臉巾,、浴巾等就沒有這樣的隱患,。于是,,一次性柔巾成為很多消費者的新選擇。

可是,,仔細的消費者發(fā)現(xiàn),,市售一次性柔巾中,有的叫“綿柔巾”,,有的叫“棉柔巾”。兩者摸上去手感差不多,,但真的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專業(yè)人士解釋,,“綿柔”和“棉柔”都不是規(guī)范的纖維名稱,,而是商品名稱。兩者區(qū)別主要在纖維成分上,。細看綿柔巾的成分表,,會發(fā)現(xiàn)主要纖維是以聚酯纖維、粘膠纖維為代表的化學纖維,;棉柔巾的成分表中,,以棉為代表的天然纖維必須占大部分,還有部分產品為“100%棉”“全棉”,。

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產品標注為“植物纖維”,也不等于“全天然”,,更不等于“全棉”,。植物纖維以天然纖維為原料,經提煉加工而成,,仍屬于化學纖維范疇,。

在手感上,綿柔巾和棉柔巾差不多,,但從吸水性看,,綿柔巾往往弱于棉柔巾,濕水后的細膩度也不如棉柔巾,。此外,,部分綿柔巾在加工時,會用到一些化學成分,,最終的成品含有化學殘留,。雖然符合國家標準的殘留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對嬰幼兒,、敏感肌膚人群來說,,綿柔巾的使用體驗會比棉柔巾差一些,。

之所以會有綿柔巾和棉柔巾的差異,在于前者的原料成本通常低于后者,。由于沒有規(guī)定禁止使用“綿柔”這一商品名,,所以部分商家會使用“綿柔”的概念,讓消費者以為產品使用的是天然纖維,。

好在區(qū)分綿柔巾和棉柔巾并不復雜,。只要查看商品成分表,就能知道使用的是全天然的纖維,,還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纖維,。事實上,商品名為“綿柔巾”的產品,,大部分都用化學纖維生產,。

一次性濕巾,消毒的未必好

一次性濕巾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在春日踏青,、外出旅行等場景下,以及對有嬰幼兒的家庭來說,,更是必備品,。但要注意的是,一次性濕巾并非都能消毒殺菌,,能消毒滅菌的產品,,也不一定能擦拭面部。

不論是哪種濕巾,,水都是主要成分,,能起到稀釋和溶解其他成分的作用。但不同的一次性濕巾根據用途,,可能添加消毒劑,、抗菌劑、香料等成分,。

并非所有的濕巾都能殺菌消毒,。比如,有的濕巾只有最基本的濕潤作用,,不能殺滅細菌病毒,。有的消費者在外用餐時,會用這類濕巾擦拭手部,,作為應急的清潔用品,,殊不知它們只能去除一般的灰塵。如果消費者手部有細菌,,又直接用手拿食物食用,,依舊有病從口入的風險,。

消毒濕巾添加的消毒成分也不一樣。有的是酒精,,有的是苯扎氯銨,,有的是季銨鹽類,還有的使用了提取自植物的抗菌劑,。通常,,這類濕巾會在產品包裝上標注殺菌效果,消費者可以根據需求選擇,。

但需要注意的是,,也不是說能消毒的一次性濕巾就比不能消毒的好。消毒濕巾所含的消毒成分雖然能有效滅菌,,卻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不建議敏感肌,、嬰幼兒等使用添加消毒成分的濕巾,。對普通人來說,消毒濕巾的消毒成分也會對嘴部皮膚,、口腔黏膜等造成刺激,,所以不建議用來擦拭嘴部。

一次性容器,,切勿反復使用

另一個容易因使用誤區(qū)產生安全風險的,,是各種一次性容器,包括飲料瓶,、餐盒,、預包裝食品使用的塑料盒等。

符合國家標準的飲料瓶,、外賣盒,、預包裝食品塑料盒等都是安全的,但有前提條件——裝的是對應的產品,。舉例來說,,常見的礦泉水瓶、飲料瓶一般為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質,。這種材質裝水,、飲料沒有問題,如果盛裝其他液體,,就可能會因為液體性質變化而產生風險,。

比如,用PET瓶盛放醋,,由于醋的pH值較水,、一般飲料等都低,,可能會導致PET瓶析出有害物質。再如,,PET不耐高溫,,盛裝過熱的食品會變形,并遷移出危害人體健康的有害物質,??稍谏钪校械南M者會用PET瓶分裝食用油,,并放在爐灶周圍,。高溫環(huán)境會急劇加劇飲料瓶中有害物質的遷移與擴散。

與飲料瓶相類似的還有各種一次性餐盒,、預包裝食品盒等,。正常使用時,它們都是安全的,。不過,由于材質不同,,如果重復使用,,就有禁忌:有的不能盛放酸、堿性較強的食物,,有的不能放入微波爐加熱,,還有的不適用于洗碗機等。

辨別不同材質的塑料容器,,可以通過容器上帶有數(shù)字的三角形標志,。比如,三角形中是“1”,,代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質,;“2”代表HDPE(高密度聚乙烯),常見于包裝瓶,,通常不用于直接接觸食品,;“5”代表PP(聚丙烯),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的塑料材質,;“6”代表PS(聚苯乙烯),,常見于一次性塑料杯、快餐盒等,,耐熱性差,,不能用于微波爐加熱,也不宜盛裝過熱的食物和油脂含量高的食物,。

很多消費者覺得,,搞清楚這些數(shù)字不容易,。其實,想避免使用風險不一定要記數(shù)字,,只要記住不重復使用一次性容器即可,。因為一次性容器的材質選擇是根據盛裝食品的特點和保質期確定的,重復使用或移作他用,,都可能增加風險,。消費者如果想環(huán)保,可以將它們投入可回收物垃圾桶,,進入正常的回收利用環(huán)節(jié),。

(編輯:映雪)


一次性日用品 使用時有講究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