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輪滑567公里來京引爭論

  來源:北京青年報孔令晗, 楊柳 ,丁典2017-10-1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兩名山東大學生腳踩輪滑鞋,,利用國慶假期一路從山東滑行至北京,,歷時5天半完成,。

兩名大學生輪滑567公里來京引爭論

近日,,兩名山東大學生腳踩輪滑鞋,利用國慶假期一路從山東滑行至北京,,歷時5天半完成了一次長達567公里的“長途刷街”,。這個不一般的旅行在網(wǎng)上引起了網(wǎng)友的熱議,有人羨慕他們的青春,,也有人質(zhì)疑此舉太過危險,。北京交警提醒,輪滑作為一種休閑健身運動,,只能在一定范圍的場地上活動,,如果代步上路,不僅違反了交通法規(guī),,而且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大學生輪滑進京

10月1日,來自山東省濟寧學院美術(shù)專業(yè)的兩名大三學生,,僅背著幾件簡單的衣服行李,、備用輪滑工具、食物和水,,滑著輪滑從山東省出發(fā),。一路上吃住全靠路邊的餐廳、旅館和隨身攜帶的一些壓縮餅干和巧克力,,最終歷時5天半的時間,,完成了567公里的路程,到達北京,。

7日,他們這次旅行的照片被學校官方微博發(fā)布在網(wǎng)上,,引起眾多網(wǎng)友熱議,,“有志者,事竟成,。真棒,!”“熱血青春,希望輪滑帶來的正能量越來越多,!”不少網(wǎng)友紛紛給兩人點贊,。

但與此同時也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為,這種行為過于危險,很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甚至認為這種出行方式觸及到了交通安全法規(guī),。

  趁年輕完成夢想

9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聯(lián)系到了其中一位學生王洋(化名),。王洋介紹,,自己大一的時候通過學校的社團接觸到了輪滑,并結(jié)交到了這次同行的伙伴,,兩人都從社團活動開始愛上了這項運動,。

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此次“長途刷街”之前,,兩人還曾經(jīng)多次參加過山東省舉辦的輪滑比賽并取得過競速第六的名次,。“從大一的時候我們就想過要來一次‘長途刷街’,,我覺得能和朋友一起結(jié)伴兒,,滑過那么長的距離去到另一個地方,這種旅行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正好趁著這次假期我們就準備完成這個夢想,。”

王洋告訴北青報記者,,這是他們倆第一次來北京,,又正好碰上了國慶,“我們?nèi)チ锁B巢,、中國輪滑廣場等地,。這趟旅行很值得,回來就一直跟大家說,,只要堅持下去不放棄就一定能達到目標,!”

王洋的老師告訴北青報記者,學校在他們兩人出發(fā)之前并不知情,。在老師看來,,兩名年輕學子的長途旅行體現(xiàn)了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表揚,?!斑@對他們也是一個歷練的過程吧,初心還是好的,。兩個學生平時在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還不錯,,性格上也屬于比較踏實的小孩兒。我覺得我們美術(shù)系的孩子思維上還是和其他專業(yè)的不太一樣,,很活躍,?!?

一路危險重重

王洋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10月1日從山東出發(fā),,一路上按照手機的騎行導航滑行,,吃住就在路上碰到的餐廳、旅館解決,,磨損,、耗費了一共12個滑輪軸承后,終于在6日早上10點左右到達了北京,?!懊刻焱砩厦撓螺喕_磨得都發(fā)紅,,特別疼,。但是休息一晚上后,到早上就會恢復不少,,還是想要堅持下去,。”

據(jù)他介紹,,這次的“長途刷街”計劃起初也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對,,家長認為兩個孩子遠距離徒步去陌生的地方太過危險。但最后因為兩個人的堅持,,家人最終還是妥協(xié)了,,“是存在危險,家里人也擔心我們倆,。但在出發(fā)前我們倆就跟社團的前輩,、學長咨詢請教過,他們也叮囑了我們什么地方輪滑是不能夠去的,,要注意安全,。”

王洋表示,,一路上遇到過不少困難,,印象最深的是在滑到濟南和德州交界的地方走岔了,到了一個村莊里,,“路特別難走,,路被大車軋得都不成樣子了,都是泥,,根本滑不起來,硌得腳也特別疼,。等到晚上住進旅館,,鞋上糊的都是泥,。”至于使用輪滑代步上路是否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王洋則表示沒有想那么多,,想過最差的情況就是被警察“遣返”。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事實上近年來高校輪滑社團廣受大學生喜愛,,不少學生都會選擇車流量較少的夜間上路“刷街”,鍛煉自己的輪滑技術(shù),。北京交警提醒,,輪滑作為一種休閑健身運動值得鼓勵,但只能在一定范圍的場地上活動,,如果使用輪滑鞋代步上路,,不僅違反了交通法規(guī),也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交警表示,,這種行為一旦被發(fā)現(xiàn),不僅會對學生進行嚴厲教育,,還會進行相應處罰,。

 (編輯:愛娣)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quán)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shù)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