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題目是石頭城,但四句都圍繞石頭城來寫周圍的景色,。
首句寫故國石頭城在青山的包圍之中,,次句寫潮水拍打著空城給人以寂寞的感覺,三,、四句寫淮水東邊的那輪月亮照在石頭城的矮城墻頭,。
詩中的石頭城在沉寂的群山中,在涼意襲人的潮聲中,,朦朧的月色下,,顯出故園的荒涼敗落。
石頭城就是作者詠的歷史:石頭城位于今南京市西清涼山上,,曾經(jīng)是戰(zhàn)國時楚國的金陵城,,三國時孫權(quán)就石壁筑城戍守,故稱石頭城,。后人也以石頭城指建業(yè),,曾是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都城,,至唐初廢棄。貫穿石頭城的秦淮河(淮水),,曾經(jīng)是六朝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
作者并沒有描述某個歷史事件,也沒有感慨某個具體的歷史人物,,而是通過石頭城周圍的景色描寫營造了一個空靜的意境,,烘托出一個曾經(jīng)繁華如今衰敗的客體形象石頭城,從而塑造出一個感傷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抒情主體形象,。
群山,江潮,,明月,,永恒存在;而故國,,空城,,女墻,富貴風(fēng)流,,轉(zhuǎn)眼成空,。山水明月猶在,而繁華富貴俱無,。全詩無一字言興亡,,而興亡之感溢于言表,。
一般認為,《石頭城》表面寫景,,實際卻是抒情,。表面以山水、明月,、荒城來追憶六朝的繁榮富貴,,內(nèi)在卻是在感嘆國運勢微,權(quán)貴無為,,想要以此詩呼喚統(tǒng)治者以史為鑒,,莫要重蹈覆轍。
《石頭城》一詩,,借景抒情是皮,,借古諷今是肉,而以景喻己才是骨,!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