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市區(qū)驅車約10公里,,就來到了有著“中國十大古村落”“中國十大最美村莊”美譽的浙江省江山市大陳鄉(xiāng)大陳村。這里三面環(huán)山,,溪水似玉帶,,從村中穿過。村內古祠氣勢磅礴,,古民居保存完好,,古店鋪,、古城墻雖歷經(jīng)幾百年風雨滌蕩,依然古風濃郁,、古韻悠揚……
如今的大陳村村容整潔,、村風和諧。但是,,誰能想到2005年前的大陳村還是江山有名的貧困村,,村集體負債60多萬元,村里環(huán)境臟亂,,村民對村“兩委”信任度低,,信訪不斷,各種社會問題錯綜復雜,。那么,,這個曾經(jīng)的后進村是如何實現(xiàn)華麗轉身的呢?答案就是“文化”二字,。
大陳村充分運用悠久村史的深厚積淀,,挖掘出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形成文化浸潤與引領氛圍,,以文化凝聚村民,,增強認同,培育公德,,切實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更積極探索文化產(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從而全面推進了鄉(xiāng)風文明建設,。
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會的嬗變
農(nóng)歷十月十是大陳村的“老佛節(jié)”,。這是一個沿襲數(shù)百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起源于當?shù)孛耖g秋收后慶豐收祭拜天地的儀式,。按照傳統(tǒng)儀式,,家家戶戶都要擺酒席,準備祭祀用品,,扛著神像游街,。
“以前‘老佛節(jié)’是村里最熱鬧的事,也是最‘鬧心’的事,?!币恍┐迕裾f,“那些年,,‘老佛節(jié)’都成了比面子的日子:誰家的客人多,,誰家的面子就大。曾經(jīng)有人家連擺一個星期的酒席,宴請客人數(shù)百之眾,?!?
“老佛節(jié)”漸漸變質,讓村民精力,、財力浪費嚴重,。
時代在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世代不變,。2005年,,汪衍君擔任起大陳村黨總支書記,一系列治村方法,,讓大陳這座古村落重煥生機,。
順應村民多年的過節(jié)習慣,因勢利導,,從2005年開始,,大陳村引導村民們自籌資金、自導自演,、自辦移風易俗的文化節(jié),。將傳統(tǒng)的“老佛節(jié)”正式冠名為“大陳麻糍文化節(jié)”,將庸俗的吃喝玩樂轉移到一系列的文化活動的開展上,,其中包括古村風貌攝影展,、麻糍擂臺賽、風味小吃制作比賽,、文藝晚會,、好媳婦好青年的頒獎儀式等眾多內容。
為了籌備好文化節(jié),,鎮(zhèn)里的文化站還幫助村里成立了威風鑼鼓隊,、女子腰鼓隊,、排舞隊,、民間座唱班等民間文藝團隊,并特地聘請了相關老師輔導教藝,,好多村里愛好打撲克的后生,,喜歡搓麻將的婦女,都紛紛進了文化團隊,,投入到村里各項文化活動中,。他們在親身參與文藝活動的同時,增長了見識,,嘗到了樂趣,,受了熏陶,其審美情趣、思想覺悟都在文化藝術的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傳統(tǒng)的民俗被賦予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內涵后,,受到了村民和各界朋友的認可和贊許,,2009年,大陳麻糍文化節(jié)被浙江省文化廳正式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如今“麻糍文化節(jié)”已成為了大陳最響亮的文化招牌,。
每年麻糍文化節(jié)期間,大陳村接待游客量超萬人,,旅游收入近百萬元,,這筆收入都真真切切進入了大陳村村民的口袋。
一座古村換新顏
走進大陳村,,馬頭墻,、走馬樓、木雕,,一草一木皆成美景,。古街道青條石鋪筑,店鋪前店后坊閣樓立,,巷弄縱橫交錯,,橋、坊,、閣,、堂布局有序……
大陳村歷史悠久,為徽州汪氏后裔聚居地,,在明朝永樂初,,中華汪氏74世孫普賢公徙此繁衍成族,后裔苦心經(jīng)營,,形成了一個以徽派古建筑為特色的古村落,,距今已有600余年歷史。
上任后的汪衍君,,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身體力行,用一把掃帚掃出了村莊新面貌,,加大對大陳古村落的保護力度,,修繕村里的徽派古建筑。古村落煥發(fā)生機,,大陳村村民也更有了歸屬感,。
悠久的歷史積累,,留下豐富的文化遺存。2009年,,大陳村通過多方爭取項目資金用于古村規(guī)劃和古道,、古建、古民居修繕等,。如今,,有完整的清至民國時期古建筑(古民居、古祠堂,、古戲臺等)79處,,青石古道3000余米。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文物點59處。
在修復原本恢宏壯觀,、珍藏著大陳600年歷史記憶的汪氏宗祠之時,,大陳村還將汪氏宗祠作為高標準的文化禮堂,并依此為陣地,,組織村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科學文化,開展麻糍文化節(jié),、楊梅豐收文化節(jié)等各類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曾經(jīng)蕭條的祠堂重新煥發(fā)活力,大陳村民在這里重新找到了血緣情感,、鄉(xiāng)愁記憶,,全國各地的汪氏族人也紛紛慕名前來尋根問祖。
一邊修繕古建筑,,一邊則是對環(huán)境臟亂差進行整治,。大陳村曾是當?shù)赜忻摹奥浜蟠濉保迕駚y搭亂建,,雜亂無序,,生活垃圾亂扔、污水亂排現(xiàn)象嚴重,。
“臟亂差現(xiàn)象透射出來的是村民一種甘于落后,、不思進取的精神污垢,。要推進鄉(xiāng)風文明,,首先必須從‘清潔家園’抓起?!蓖粞芫f,。
從一把笤帚起步,通過村“兩委”干部帶頭掃,發(fā)動黨員接力掃,,鼓勵全體村民自覺跟著掃的方式,,經(jīng)過多年的堅持和努力,掃出了村莊好風貌,,大陳村也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衛(wèi)生清潔村”,。在此過程中,大陳村形成了獨有的“臉面,、灶面,、桌面、地面”的“四面潔凈”文化,,并且隨著鄉(xiāng)風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又延伸出了“美在路面、美在市面,、美在門面,、美在情面”“新四面美”文化,打造出了一個“面子美,、里子更美”的美麗家園,。
文旅融合啟動鄉(xiāng)村振興新動能
徐芝燕是大陳村村民,在外打拼多年的她,,前兩年回村投資30萬元,,利用租來的老房開起了民宿,雖然僅3個房間,,但網(wǎng)上預訂價達到了1314元,,而且生意火爆;年輕村民汪鑫一直在外做淘寶生意,,看到村里的變化,,也回村注冊了浙里棲數(shù)字科技有限公司,賣起了“媽媽的味道”系列土特產(chǎn),;大陳村年輕媳婦李燕芳則回村開起了手工禮品店,,月收入5000余元……
筑巢引鳳,大量年輕村民的回歸離不開村里的扶持,。為帶動青年回流,,促進創(chuàng)業(yè),大陳村以村集體的名義租下了29處老房子,,對外招商,,針對年輕創(chuàng)業(yè)村民給出了“水電全免、房租減半”的政策,。此外,,村里還建成了“研學旅行”主題小作坊體驗館,,讓游客和村民一起體驗大陳面制作,品味鄉(xiāng)村文化,。在大陳村,,青年村民回歸已成了一種潮流,讓在外的“候鳥”回巢創(chuàng)業(yè),,既安居,、又樂業(yè),村莊也得以煥發(fā)生機,。
村歌是大陳村的金名片,,大陳村曾首創(chuàng)“以村歌管理村莊”,通過村干部領唱,,村民代表,、黨員學唱,群眾跟著唱的方式,,大陳村民一路把村歌唱進了央視,,唱進了省人民大會堂,唱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還被制作成MV,,作為國禮贈給參加G20外國元首與嘉賓。
如今,,村歌已然成為了村民關系的橋梁和紐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唱村歌。通過村歌傳唱,,唱出了村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唱出了文明和諧的鄉(xiāng)村風情,唱出了村民發(fā)自內心的自豪感,、愉悅感和幸福感,,更唱響了鄉(xiāng)風文明的新篇章。
進入新時期,,以什么樣的方式讓村民從文化旅游的融合中致富,,如何把大陳村歌這塊金名片再升級?2019年,,通過一年多時間準備的浙西首部大型實景劇《你好,!江山》正式落戶大陳。劇中參演的演員大多是大陳的草根明星,,在實景劇演出期間,,村民們不僅擁有了展現(xiàn)自己的更大舞臺,同時也拓寬了在家致富的道路,。
這就是屬于大陳的華麗轉身,。如今的大陳村村民在村莊的發(fā)展中,找到了歸屬感和正能量,,正以飽滿的熱情建設家鄉(xiāng),,煥發(fā)出文明向上的精神面貌。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