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波是一名盲人,,也是一名助盲培訓師。聽到“助盲”兩個字,,你大概覺得他培訓的是盲人——錯了,,他的培訓對象是亮眼人。每次培訓,,他會讓大家先蒙上眼睛,,對視障者的狀態(tài)有一個感性認識。
這兩年,,梁江波有一項不定期的長期工作,,“看”視頻。
視頻與視障者之間似乎關系遙遠,,但據(jù)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數(shù)據(jù):中國視障群體超過1700萬,,其中超過90%會在手機上安裝至少一款文娛類App,且每天使用音視頻App的時長與亮眼人無異,。
于是,,在梁江波這樣的助盲培訓師的共同參與下,一項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基礎設施”建設從2020年開工——為視障者修一條通往無障礙劇場的“盲道”,。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流浪地球》等一批影視佳作的無障礙版在優(yōu)酷無障礙劇場上線。
無障礙平臺:技術人員閉上眼和視障者一起測試
要實現(xiàn)線上無障礙觀影,,概括來說,,要解決三件事:一是對視頻平臺的無障礙改造,讓視障者能夠獨立順暢地使用,;二是對視頻內(nèi)容的無障礙改造,,讓視障者能夠欣賞;三是內(nèi)容的版權問題,。
阿里文娛移動技術負責人田徑杯,,在幾年前的一次技術團隊內(nèi)部小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在沒有任何無障礙適配的情況下,,每天竟然有大量視障者在使用優(yōu)酷,。
“這就像一個人要去一個地方看電影,雖然道路崎嶇,,幾乎無法行走,,但他還是要艱難地穿越過去?!碧飶奖f,,“這說明有一大群對視頻內(nèi)容有需求的用戶被我們忽視了,我們理應為他們建設必需的‘基礎設施’,,讓他們擁有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權利,。”
“視障者最大的需求之一,,是對軟件的無障礙使用,。我們雖然可以通過讀屏軟件,基本順暢地使用電腦和手機,,但線上觀影最怕App的無障礙設計不完善,。就像我們外出需要走盲道,但走了一半發(fā)現(xiàn)盲道斷了,?!绷航ㄕf。
從視障人群的體驗出發(fā),,這個原則貫穿始終,。有一個小插曲:關于怎么進入無障礙劇場,最初設計是打開App搜索“無障礙”,,出來第一個結(jié)果就是,,就可以進了。似乎很方便,,但視障用戶的習慣并不是這樣的,,他們靠聽,手機用的是旁白模式,,進App搜索很麻煩,。于是,在梁江波的建議下,,這個設計改為如果手機已使用旁白模式,,那么打開App后的第一個目錄就是精選頁,往右一滑即可進入無障礙劇場,。
這樣的細節(jié)在這場“基礎設施”建設中無處不在,,不斷發(fā)現(xiàn),不斷修正,。田徑杯覺得,,修一條“盲道”不難,難的是每次經(jīng)歷“風吹日曬雨打磕碰”之后,,都能及時把“缺失的磚塊”補上,。“技術人員開著旁白模式,、閉著眼測試,,還是會有死角,所以我們每個月都請視障測試人員來幫助我們,,這樣才能長期保持一個好的體驗,?!?
田徑杯透露,在無障礙劇場,,不僅能“看”電影,,還能評論?!皽y試發(fā)現(xiàn),,彈幕對視障者來說不太友好,如果把每一條都讀出來,,就沒法好好看電影了,。所以針對旁白模式,我們會自動關掉彈幕,。我們做了評論區(qū)的無障礙適配,,用戶可以切到評論區(qū),瀏覽和發(fā)布評論,?!?
2020年12月,國內(nèi)第一個無障礙劇場在優(yōu)酷上線,,田徑杯收到了很多用戶反饋,。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鄉(xiāng)村盲校教師的留言,“孩子們終于‘看’上電影了”,。
無障礙內(nèi)容:為影視作品加一條講述音軌
制作一部無障礙作品,,需要經(jīng)過選片、撰稿,、審稿,、錄制、剪輯,,以及后期混音,、校對等環(huán)節(jié)。簡單來說,,是給正常影視劇加了一條講述音軌,,是一種二次創(chuàng)作。
阿里文娛公益負責人陳艷玲介紹,,選片時,,既要考慮電影類型的豐富性,又要兼顧視障人群的觀影偏好,,連解說用詞也有講究,,比如,避免使用“五光十色”“極其明亮”這類詞,“第一,,視障人群可能沒法在想象中形成畫面,;第二,他們心里可能會不舒服”,。
“整體來說,,在題材和類型上沒有特別側(cè)重,我們希望這個群體能和其他用戶一樣,,自由選擇喜歡的電影和劇集?!标惼G玲說,,無障礙劇場不會替視障用戶作選擇,平臺上新好內(nèi)容,,盡可能同步無障礙版本,,選擇權則交給用戶。
影視作品是用畫面語言講故事的藝術,,同一個畫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制作過程中,,最難的是如何通過語言和文字,,為視障人群建立相對完整的、有審美意趣的想象,,把畫面深意講述出來,。
“視障者有敏銳的感知力,他們觸摸過的東西會在內(nèi)心成像,。但這些觸摸非常有限,,所以在講述時,要找到他們可以理解的依據(jù),?!标惼G玲說,比如,,木棍“像煙斗一樣”,,半米長的手電筒“要放好多節(jié)電池”。
“用視覺化的語言去描述,,他們的心理視覺就能與真實事物對應起來,,就離真的‘看’到不遠了?!标惼G玲說,,“更重要的是,講解不能冷冰冰地講,,不僅描述畫面所見,,還要參考各種資料,,挖出導演真正想表達的情感、思想和文化,?!?
如今,不少專業(yè)機構加入到視聽作品無障礙版的制作中,,如杭州市殘聯(lián),、北京紅丹丹視障文化服務中心,在制作無障礙內(nèi)容上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在服務視障人群上也有很強的意愿,。
上海亭東影業(yè)CEO李雯雯介紹,從2019年出品的第一部電影《飛馳人生》,,到后來的《揚名立萬》《四?!罚緸樗杏捌甲隽嗽壕€版的無障礙版本,,供線下為視障者放映,;之后又與優(yōu)酷合作,做了線上的無障礙版本,,讓不方便進影院的視障人群也能欣賞,。“盡管會有成本壓力,,但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版權:馬拉喀什條約在中國生效
有了硬件和軟件,,無障礙劇場還差一張“通行證”——影視版權,。影視作品的無障礙使用,并不等于普通的影視版權,。直白點說,,視頻平臺擁有一部影視作品的版權,并不代表擁有無障礙使用的權利,。今年,,馬拉喀什條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2022年5月5日,,馬拉喀什條約在中國生效,。條約的全稱是《關于為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條約要求締約方在版權規(guī)則中,,規(guī)定一套標準的限制與例外,允許復制、發(fā)行和提供已制成對視障者無障礙格式的已出版作品,。
不過,,馬拉喀什條約對應的是印刷品,尚未明確視聽作品的合理使用邊界,,視聽作品目前處于模糊地帶——中國的著作權法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
2021年6月1日,新著作權法正式實施,,第24條第12款規(guī)定了以下屬于版權合理使用的場景:以閱讀障礙者能夠感知的無障礙方式向其提供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這里的“作品”并沒有限定文字作品還是視聽作品,。因此,中國的著作權法為在中國境內(nèi)實施視聽作品的無障礙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據(jù),,這是對馬拉喀什條約的鞏固和進一步延伸,。
2022年12月3日,在中國殘聯(lián)宣文部指導下,,中國殘疾人事業(yè)新聞宣傳促進會與阿里文娛公益合作,視障用戶身份認證功能正式上線——視障用戶只要完成身份認證,,即可免費欣賞無障礙劇場內(nèi)的作品,。“這解決了線上無障礙觀影無法精準面向視障用戶帶來的版權風險,,為劇場加快無障礙內(nèi)容儲備提供法律保障,。”陳艷玲說,。
目前,,優(yōu)酷無障礙劇場內(nèi)除了《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飛馳人生》《唐人街探案3》等電影,也有《回廊亭》《圓桌派》《這就是中國》等劇集和人文類節(jié)目,,還有《三體1:地球往事》《長津湖往事》等音頻節(jié)目,,視聽作品總量超過400部(集)。
未來,,無障礙劇場將定期上線無障礙制作的熱門電影,,并以每周一集的頻率上線無障礙劇集,《刺殺小說家》《奇跡·笨小孩》《新神榜·楊戩》《重生之門》等影視內(nèi)容將陸續(xù)上線,。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