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場監(jiān)管局近日發(fā)布《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規(guī)范》,,此標準將從明年1月起實施,。新標準提出,居家適老化改造應考慮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及改造預算,,改造應滿足老年人的當前需求和未來需求,,改造方案應能補償老年人因生理機能變化或疾病導致的能力損傷,支持其獨立開展生活活動,。
記者了解到,,此次公布的《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規(guī)范》,從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的基本要求,、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評價與改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給出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清單和服務滿意度評價表作參考,。標準發(fā)布實施后,將進一步規(guī)范引導市場主體開展適老化改造服務,,提升服務質量,,為老年人營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家居環(huán)境。
所謂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主要指為滿足老年人居家起居活動,、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需求,,由服務組織提供居家環(huán)境改造,、設施配備,以及老年用品和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等適老化改造的過程,。
服務組織提供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需要遵循哪些規(guī)范?改造前,,服務組織應了解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建筑與家居環(huán)境情況,、老年用品及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情況,、已有適老化改造情況及改造需求等信息。例如,,應了解老年人是否發(fā)生過跌倒,、墜床、走失等意外情況,,以及老年人的改造需求,、改造意愿,、經濟承受能力等。
在進行改造方案設計時,,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興趣喜好、民族習俗以及改造預算,。預留照護空間以及適老設備配置的空間,,不僅要滿足老年人當前需求,還要滿足未來的需求,。通過改造提高老年人居家起居的安全性,,預防潛在安全風險發(fā)生。在提升老年人居家環(huán)境的舒適性和健康性的同時,,不降低原有環(huán)境的聲,、光、熱,、空氣等環(huán)境舒適度水平,。此外,改造方案還應能補償老年人因生理機能變化或疾病導致的能力損傷,,以支持其獨立開展生活活動。
改造實施及操作指導完成后,,將進行項目驗收,。若驗收不合格,需進行服務補救,,再次進行項目驗收,。改造完成,交付后1個月內,,服務組織要通過檢查或抽查相關改造項目,、電話溝通等方式,對老年人或其監(jiān)護人進行回訪,,對回訪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根據老年人身體情況變化,適時提出再次評估,、改造的建議,。記者注意到,對改造方案的適用性是否滿意,、對生活環(huán)境的適老性提升是否滿意,、對提供的產品質量是否滿意等都將成為評價內容。
(編輯:映雪)
